新華網 > > 正文
2022 09/ 27 18:56:57
來源:新華網

科普:如何用防禦技術應對“小行星撞地球”

字體:

  新華社洛杉磯9月26日電(記者譚晶晶)“小行星撞地球”是很多科幻電影中的情節。一旦這種情形在現實中將要發生,人類能否有效應對?美國航太局“雙小行星重定向測試(DART)”航太器26日“故意”撞擊一顆近地小行星,就是針對類似情形的防禦測試。

  美國東部時間26日19時14分(北京時間27日7時14分),美國航太局DART航太器撞擊了一個近地雙小行星係統中較小的一顆名為“雙形態”的小行星,以期改變它的運作軌道。美國航太局表示,這是世界上首次旨在保護地球免受小行星撞擊威脅的測試任務。

  DART航太器重約570公斤,主體尺寸與一輛小汽車相當,兩側各有一個完全展開後長約8.5米的太陽能電池板,搭載高分辨率錄影機和自動導航係統。它于2021年11月24日從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范登堡太空軍基地發射升空,飛行約10個月後到達目標區域附近。

  這是一次“有去無回”的測試任務。26日,DART航太器搭載的高分辨率錄影機記錄下撞擊時的畫面。隨後畫面中斷,標誌著撞擊按計劃發生。美國航太局介紹説,DART航太器在撞擊發生時的運作速度約為每小時22530公里,被撞擊的“雙形態”小行星距離地球約1100萬公里。

  據介紹,此次被撞擊的“雙形態”小行星是一個近地雙小行星係統中體積較小的一顆,直徑約160米,它環繞該係統中另一顆名為“雙胞胎”的小行星飛行,後者直徑約780米。這兩顆小行星對地球都沒有威脅。

  美國航太局表示,DART航太器撞擊小行星任務旨在檢驗一種可行的緩解策略,以保護地球免受小行星或彗星潛在撞擊威脅。任務已表明,可以成功通過航太器自主導航與小行星“故意”發生碰撞,使小行星偏離原來軌道,這種技術被稱為動能撞擊技術。

  研究團隊將利用地面望遠鏡觀測DART航太器的撞擊使“雙形態”小行星偏離原軌道的程度。研究人員預計,這次撞擊將使“雙形態”小行星繞行“雙胞胎”小行星的軌道縮短1%,從而使其繞行軌道周期縮短約10分鐘。

  未來歐洲航太局將發射“赫拉”任務航太器,來深入研究這次撞擊對該雙小行星係統的影響。“赫拉”將對兩顆小行星進行詳細觀測,特別是觀測撞擊坑並對被撞擊的“雙形態”小行星的品質進行精確測量。

  據美國航太局官網介紹,“近地天體”是指可在距離地球軌道5000萬公里范圍內經過的小行星或彗星,而對地球構成潛在威脅的天體是指其運作軌道距地球軌道750萬公里以內且直徑大于140米的“近地天體”。絕大多數小行星都比較小,每年欲和地球“親密接觸”的絕大部分小行星都在地球大氣層中分解殆盡。

  美國航太局稱,雖然在未來100年內,沒有任何已知直徑大于140米的小行星有撞擊地球的實質性風險,但迄今這類小行星中只有約40%已被探測發現。

  動能撞擊是目前防禦小行星撞擊地球的相對簡單且技術成熟的方法。利用該技術,人類發射的航太器可以每秒數公里的速度直接撞向有威脅的小行星。

  美國航太局表示,DART撞擊測試數據將為完善科學計算模型提供數據支撐,這對于“預測和驗證動能撞擊對行星防禦的有效性”至關重要。該機構負責行星防禦項目的官員林德利·約翰遜在一份公報中説,DART任務的成功為保護地球免受小行星毀滅性撞擊的基本工具箱提供了重要補充。

  據介紹,美國航太局還將通過DART撞擊測試來檢驗一係列創新技術,包括航太器自主實時導航演算法、新型太陽能電池陣列技術和太陽能離子推進係統等。

【糾錯】 【責任編輯:張樵蘇 】
閱讀下一篇:
010030090950000000000000011105701129036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