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2022 05/ 30 12:38:57
來源:新華社

新華全媒+|細胞裏建工廠?太空中交作業?這屆科技工作者的“奇幻世界”長這樣……

字體:

細胞裏打造工廠?

到太空中交作業?

建顱內導航係統?

……

是的

沒聽錯

更沒看錯

 

5月30日

是“全國科技工作者日”

 

今天

讓我們一同走進

這屆科技工作者的“奇幻世界”

圖為新疆艾丁湖。(受訪者供圖)

清華大學生命學院教授陳國強團隊

在新疆艾丁湖發現

一種極端微生物

它就像微生物中的“戰獒”

其他微生物在它面前都無法存活

因此它具有天然的“免疫力”

可在開放、無滅菌的環境下被直接培養

圖為利用合成生物學改造的超級細胞工廠。(受訪者供圖)

該團隊將這種極端微生物底盤細胞

進行基因改造

成功構建出實現開放、無滅菌、連續培養的

超級細胞工廠平臺

 

這個細胞工廠能夠生産

生物降解材料PHA、醫藥原料四氫嘧啶

3-羥基丙酸、賴氨酸、淀粉酶等……

 

這些産品能幹啥?

舉兩個例子

賴氨酸可作為營養物質

添加到各種加工食品中

還對單純皰疹病毒與復發性的潰瘍、凍瘡等

有治療和預防的效果

 

3-羥基丙酸可用于生産聚丙烯酸吸水劑

可在沙漠中作為固水物質

將沙漠變為可耕地

超級細胞工廠在平板上的生長狀況。(受訪者供圖)

小小的細胞

在科學家的賦能下

釋放出巨大潛力

 

細胞工廠

還解決了傳統化工方式合成有機化合物

帶來的石化資源消耗以及環境污染等問題

有助于綠色低碳發展

在北京航空航太大學

宇航學院航太飛行器技術係學生趙旭瑞

與同學們從本科階段

便開始參與亞太空間合作組織大學生小衛星的研制

 

2021年10月14日

這顆名為APSCO-SSS-1的小衛星

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

成功發射

現已是北航在讀博士生的趙旭瑞

和同學一起把作業交到了太空

2016年開始

由北航牽頭

北航學生與國內外其他高校學生

在專業教師指導下

開啟了親手研發衛星的工作

一個部件一個部件地組裝

一個模型一個模型地推演

一個參數一個參數地調整

……

團隊夜以繼日

在實驗室攻堅克難

最終完成衛星發射

發射前,工作人員將APSCO-SSS-1小衛星與火箭對接。(北航供圖)

上天後的衛星每天會在固定時間

向地面傳回信號

學生們通常要提前定好鬧鐘

半夜起床與衛星“交流”

“‘他’就像我的兄弟一樣。”

對于趙旭瑞來説

這顆衛星已成為他在太空的“兄弟”

而他們共同的徵途

便是星辰大海

 

圖為內窺鏡顱底導航設備。(受訪者供圖)

在手術臺上

面對復雜的顱內神經、血管

一臺“顱底導航係統”

能幫助做顱底手術的醫生

降低手術風險

 

北京理工大學光電學院教授楊健團隊

自主研發出

內窺鏡顱底外科手術導航設備

讓醫生在“導航”的幫助下

提高手術的精準度

 

通常情況下

醫生會在內窺鏡實時影像引導下

為患者做微創手術

但內窺鏡無法呈現人體皮下組織的三維結構

醫生只能通過自身經驗判斷人體內部的組織結構

這就像是人在房子外面

只能從墻上打一個小孔

將手伸進去摸索著檢修房間內部的線路

 

如何讓醫生通過國內自主研發的醫療設備

實時看清患者顱內的組織、皮下血管、視神經的精準位置

以及它們與腫瘤的相對位置關係

成為楊健團隊多年來的攻關重點

通過16年的攻關

楊健帶領團隊成功“解題”

採用先進的增強現實技術

讓醫生通過“導航”看到顱內的血管和神經結構

目前,該設備已獲批國家三類醫療器械注冊證

從實驗室走進了手術室

 

像他們一樣

我國廣大科技工作者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

面向經濟主戰場

面向國家重大需求

面向人民生命健康

踔厲奮發

精益求精

把創新、智慧書寫在祖國的大地上


記者:烏夢達、趙旭

【糾錯】 【責任編輯:周楚卿 】
閱讀下一篇:
010030090950000000000000011124101128696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