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知道OPPO,但你不一定知道在歐洲,人們用上的第一部5G商用終端來自OPPO;在東南亞的各大熱門旅游打卡地,最顯眼的廣告牌往往出自OPPO;在埃及,當地人最熟知的中國品牌中,就包括OPPO。
如今,OPPO已經進入全球50余個國家。第三方數據顯示,2021年第二季度,OPPO以10%的份額位列全球手機出貨量第四。而從2019年起,OPPO海外市場銷量就已經超過國內市場,成為企業整體增長的重要驅動力。成立17年,出海12年,OPPO已然成為一家真正的國際化的企業。不過,在國際化的進程中,OPPO是如何一步步邁進的?中間經歷了哪些出海的困惑?從OPPO的經歷中,其他企業是否能找到一些值得借鑒的出海通用思路?
不要“復刻”,要“適配”
2009年,OPPO開啟全球化戰略,並首先選擇了地緣相近的東南亞市場。在出海的第一站,OPPO完成了成為國際化品牌的第一輪蛻變:讓中國經驗適配當地市場。
當時,OPPO在國內市場以音樂手機的獨特定位,在海外品牌的夾擊中異軍突起。在隨即開啟的國際化征程中,常規的思路便是將國內的成功經驗復刻到海外去,把在中國成功的産品銷售到海外去。“國際化的首要原則是尊重多元化,適配本地市場。”OPPO副總裁、全球營銷總裁劉列稱。在回顧那段經歷時,OPPO海外銷售副總裁張小可也直言:“復刻這個詞其實是不對的,我們內部經常説的一個詞是Adaptive,就是適配模式,因為每個地方的模型,商業的環境和整個商業邏輯的模型是不一樣的。”
譬如,東南亞市場的線下銷售渠道更為成熟和強勢,印度市場和中國相似、有着電商和極客的文化,德國消費者更看重産品的科技含量,而英國消費者則看重品牌格調與服務水平……這些都是OPPO在出海過程中積累的洞察。
實際上,在出海的早期階段,OPPO就致力於打造國際化的品牌,展現出充分尊重與適配當地文化的姿態,在歐洲、印度、東南亞、北非都建設了企業的“能力中心”,收集當地的流行趨勢,洞察消費需求,推動本地化的研發、合作與經營。2019年,OPPO更宣布全球組織架構調整,不再區分國內、海外市場,而採用Glocal(Global+Local)策略,推動品牌國際化、運營本地化。
總結多年來的本地化經驗,産品、營銷、組織運營的本地化是最為重要的三大課題。
産品層面,僅以攝像頭的優化為例,在國內市場,人們對於自拍的場景習以為常,手機廠商也會着重優化前置攝像頭。在海外尤其是歐洲市場,消費者更習慣於用手機記錄身邊的人和事,手機攝像功能在聚會、親子、運動等場景中的應用更為常見。因此, OPPO面向海外市場選擇着重提升後置攝像頭的使用體驗。比如在硬體層面,推出了物理級防抖攝像頭,讓手機在運動等特殊的場景中也能表現出色,軟體層面也針對多種場景進行定向優化。“産品兩個字的背後,是一家公司對本地市場和本地顧客需求的深度洞察,並且能夠相應進行技術層面的布局的結果。”OPPO西歐大區負責人薛皓月&&,而這也是産品本地化的題中之義。
營銷層面,OPPO針對全球各地市場特性、文化屬性進行營銷本地化運作,在傳播內容、媒介觸點等層面進行優化,貼近當地消費者的決策旅程與情感需求。在眾多的營銷舉措中,體育營銷是OPPO的拿手戲。近年來,OPPO在多地市場簽下當地最具代表性的體育賽事贊助,如溫網、法網、非洲盃等,都成為OPPO走近當地消費者的重要渠道。
本地化的最終歸宿是組織運營的本地化。對內,企業需要組建本地化的人才團隊,以帶來更加本地化的經營視角與思路;對外,企業需要與本地供應商、渠道建立緊密的合作關係,並在生産製造環節中,與當地市場形成利益的共享。
以生態勢能對抗複雜環境
在全球化的第二階段,OPPO進入了更多的海外市場,尤其是進入了更多相對成熟的市場中,在那裏,市場的定制化需求更高,傳統渠道、運營商的影響更大,與其他國際化品牌的競爭更為激烈。
總體來看,出海的第二階段,OPPO面臨着更加複雜的市場環境,更加複雜的市場需求,和更加複雜的競爭態勢。而應對複雜環境,企業不能再以逐一滿足需求、逐個解決問題的心態應對,而需要推動經營能力的整體提升。“在這個階段,我們不再是只基於市場調研,就能把産品及時輸出,就能在市場上取得好的表現。”張小可稱,“要有更加前瞻性的布局,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更多的合作夥伴。”
過去數年間,與高通、谷歌以及多地市場運營商的緊密合作,幫助OPPO快速拓展海外市場,特別是在5G時代,締造了領先性的技術實力。
譬如在初入歐洲市場時,OPPO通過與高通公司的合作快速進入當地的運營商網絡。高通更熟悉當地的標準、技術規範,並將這些經驗共享給OPPO。而在後續的5G商用終端的開發中,雙方也有着更為緊密的合作。今年4月,OPPO宣布聯合沃達豐、高通和愛立信共同實現首個5G SA商用網絡在德國的正式商用。合作中,愛立信提供了無線基站解決方案以及用於SA網絡的雲原生5G核心網,幫助沃達豐在德國建設5G SA網絡;OPPO與高通共同參與了5G SA網絡的聯調聯測,並用搭載高通5G移動&&的OPPO智能手機進行網絡測試。
生態協作的過程拓展了OPPO的能力外延,帶來了更多資源與新的增長視野,使其能夠更加前瞻性的布局未來市場,從而跑贏複雜的環境。Counterpoint發布的2021年4月份歐洲市場各智能手機品牌的市場份額榜單顯示,OPPO同比增長高達314%。“獨善其身一定不是OPPO的準則,我們始終希望實現生態共贏、共同發展,推動産業鏈的協作。”劉列稱。
當然,在一個健康的生態中,合作多方均應輸出自己的優勢,達成協同共贏的關係。在與眾多生態夥伴的合作中,OPPO也清晰地感受到自身的差異化優勢,找準了自己的生態定位。在10餘年的經營中,OPPO在工業設計、影像、充電等方面都具備明顯優勢,並在洞察用戶需求方面積累了深厚的功底,這些都成為OPPO輸出給合作生態的重要能力。
張小可至今記得2019年下半年的一場跨國溝通。當時,眾多海外運營商到訪OPPO總部,“我們輸出了很多OPPO的經驗,很多運營商對我們的創新嘗試很感興趣,”張小可回憶道,比如如何通過視頻應用提升流量消費;如何貼近年輕人的喜好進行外觀設計;如何打造適應各地特色的銷售渠道等等。“每個産品都是國際化合作的産品,大家在合作的生態裏都有各自的分工。”
打造“價值觀名片”,輸出國際影響力
OPPO是一家怎樣的公司?在一次國際洽談中,談判桌對面的企業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張小可當即在YouTube上翻找出一些視頻。這些視頻記錄着OPPO在青年創意、環境保護等方面的行動,傳遞着OPPO“科技為人 以善天下”的品牌信仰。“看過視頻之後,對方説太好了,我們是一致的,都是人文的公司。”張小可回憶道,“我覺得這個是對我們公司最高的評價。”
去年,OPPO首次闡釋了自己的品牌使命“科技為人 以善天下”,強調科技需要以人性為支撐,並最終落地,為人們提供更好的體驗,打造有溫度的企業。這也是企業進入全球化第三階段時最為重要的工作。如今,OPPO已經有了相對完整的産品序列,敲開了全球幾乎全部重要市場的大門,接下來需要做的便是追求可持續的增長與領先,而要做到這一點,OPPO選擇首先認清自己,回歸企業的本性,找到正確的事情堅持做下去,樹立好企業的價值觀。
“功利”一點來看,在出海的過程中,企業會進入各種各樣的市場,面對各種各樣的合作夥伴,而此時,一張通用的“價值觀名片”將成為企業的最佳側寫,幫助企業找到目標一致的合作夥伴,也幫助企業更好地觸達全球消費者的心智。而對於希望打造國際領先品牌的企業而言,價值觀的塑造更是成長的必然。“對於一個全球化的品牌,除了提供優良的産品體驗和技術體驗之外,更重要的是作為品牌對這個世界有什麼存在的價值和意義。我們必須很清晰地面對和回答這個問題。”劉列稱,“品牌的價值觀是什麼?品牌的使命和義務是什麼?這是我們必須在接下來的時間裏去解答並且踐行的,做到以行踐言。”
如今,OPPO已在全球範圍內推動了許多人文行動。2019年,OPPO啟動Renovators全球青年創享計劃,面向全球徵集作品,鼓勵全球年輕人發揮創造力。而在後續的活動中,OPPO還與青年藝術家們共同探討信息科技倫理、電子垃圾回收再利用、節能宇宙等命題,展現社會責任意識、人文關懷和創新思維的青年視野。另外,OPPO也應用手機的強大功能記錄美好自然,向消費者傳遞環保理念。在海外國家和地區遭受疫情、自然災害侵襲時,OPPO也積極展開援助行動。
多元的人文行動正在給OPPO品牌的增長帶來明顯的助力,2021凱度BrandZ中國全球化品牌50榜單中,OPPO排名第6,並被評為“卓越全球化發展品牌”。而在入榜這5年來,OPPO的排名一直快速上升,從最初的26位一路向上躍進。
“作為一個中國企業、中國品牌,在全球範圍內如何被認知、被尊重?從我們的經驗來講,企業、品牌的立足之本是它給用戶提供的價值,産品價值、體驗價值、品牌價值。”劉列總結道,“中國企業在産品技術上的積累,真正以用戶為本創造出的優質體驗,以及品牌的價值觀,這些是中國企業、中國品牌在全球範圍內越來越被尊重、被欣賞或者更加被追捧的核心。”
【OPPO歐洲5G攻略】
科技能力的提升是長期協作與積澱的結果,而不是孤勇的英雄行為。“作為國際品牌,最重要的是能夠與合作夥伴形成深遠的利益共享。”這是OPPO副總裁、全球營銷總裁劉列對全球化趨勢的判斷,而這一判斷也在OPPO與生態夥伴共同突破5G技術難關的合作中體現出來。
2018年,整個通信行業還處於5G的胚胎發育階段,但OPPO已經成立了“OPPO 5G攻堅組”,堅定的投入其中。攻堅組成員奔走全球,拜訪有名的運營商實驗室、參與各種5G技術交流峰會。一直與OPPO保持密切合作關係的高通,也在5G標準、協議部署的進程中展開緊密協作。值得一提的是,就在2018年初,高通宣布發起“5G領航計劃”,與包括OPPO在內的領先的中國手機廠商一道,加速了首批5G終端及服務的面世,也幫助了眾多中國手機廠商開拓國內外5G市場。
2018年12月,OPPO與瑞士電信合作,在德國和瑞士蹲點測試,與愛立信合作進行終端和網絡間5G連接的聯調。當時,OPPO團隊在瑞士的辦公室就能遠眺阿爾卑斯山,但團隊成員始終堅守實驗室攻克技術難關,甚至無暇登上雪山。
半年後,OPPO與瑞士電信合作在瑞士正式發售OPPO Reno 5G 版,成為歐洲首款正式商用的5G手機。憑藉這一機型,OPPO在瑞士5G細分市場裏佔據了20%左右的市場份額,並得到了更多全球頂級運營商的關注。
時間來到2020年7月,OPPO與愛立信、高通、聯發科等合作夥伴聯手實現了沃達豐英國5G SA網絡切片解決方案,推動5G網絡架構進一步向前發展。2021年4月,OPPO成為首個歐洲支持5G SA商用的手機廠商。而在隨後的研發中,高通看到了OPPO在5G領域的積澱與投入的決心——OPPO使用高通&&芯片,成為唯一一家參與歐洲首個5G SA商用網絡的廠商,高通也給予戰略投入,全力支持測試工作。最終OPPO與沃達豐、愛立信、高通攻克難關,完成OPPO Find X3 Pro的軟體升級,如期實現首例歐洲5G SA網絡商用。
可以看到,生態協作在推動5G商用的過程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與優秀的、目標一致的夥伴攜手,將提升企業創新的效能、獲得更快的增長加速度。高通這樣的國際領先企業更是在其中扮演着重要作用。“高通毫無疑問是我們最重要的戰略合作夥伴,在OPPO走向全球的過程中,與高通都保持着非常好的合作夥伴關係。”劉列&&,“從OPPO誕生的最初,逐步拓展到智能手機時代,包括未來的更多科技應用場景,我相信我們都會有更廣闊的合作領域。”當下,OPPO正致力於為消費者提供多場景的無縫體驗,因此在物聯網領域投入頗多,而在這一新鮮的領域中,OPPO依舊希望與高通等業內領先的合作夥伴共同協作,拓展更大的增長空間。
【出海底層邏輯】
科技支撐:
2020年,OPPO便公布了科技躍遷戰略,並宣布3年內持續投入百億級研發費用,提升軟硬體和服務的基礎技術能力,在人工智能、安全隱私、多媒體、互聯互通等領域形成差異化技術點,從而革新用戶體驗。
本地經營:
OPPO採用Glocal(Global+Local)策略,推動品牌國際化、運營本地化,並在産品、運營、組織人才本地化方面不斷發力,適配各地市場。
生態蓄力:
與高通、愛立信及各大運營商的緊密合作,助力OPPO更快打開國際市場,尤其在5G産品研發中,生態能量助力企業打破能力邊界,實現快速增長。
品牌突圍:
“科技為人 以善天下”的品牌使命助力OPPO在全球範圍內打造品牌名片,推動與合作夥伴更好的溝通,及對消費者心智的高效觸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