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科技創新書寫在祖國的藍天上-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1 10/22 08:13:05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把科技創新書寫在祖國的藍天上

字體:


  在珠海舉行的第十三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太博覽會上,包括無人機、無人車、無人船在內的一批無人裝備集中亮相。圖為航展上展出的無人機。新華社記者 鄧 華攝
 
  中國航發展出的飛機發動機模型。新華社記者 鄧 華攝

  9月28日,第十三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太博覽會在珠海盛大開幕。本屆航展上,中國航空工業再次大放異彩:近140項自主研制的航空裝備及技術項目亮相展會,其中近40%為首次參展,包括無偵7大型無人機、無偵8高空高速無人機、攻擊11等中國航空工業的新成果、新産品。

  2021年,對于新中國航空工業來説是一個特殊的年份。自1951年創建以來,新中國航空工業已經走過了整整70個年頭。撫今追昔,從修理、倣制到自主創新,從望塵莫及到同臺競技,新中國航空工業的70年,是篳路藍縷、可圈可點的70年。

  新中國航空工業的起點充滿了辛酸。1949年的開國大典,我們東拼西湊,飛機數量還是不夠,為了完成空中分列式,一部分飛機只能繞回起點再飛一遍。那也是歷次閱兵中唯一一次帶彈受閱,因為所有的飛機都在天上,一旦敵機來襲,便要即刻投入戰鬥。之後的抗美援朝戰場,美軍飛機成了志願軍戰士最頭疼的“喪門神”,多少年輕的生命就是因為缺少空中力量的掩護而犧牲在他鄉,全軍上下充滿了對我們自己造飛機的急切呼喚。1951年,中央作出了創立航空工業的決定,稚嫩的新中國航空工業就此誕生。

  新中國航空工業的發展充滿了艱辛。雖然有蘇聯“老大哥”的援助,但一片空白的我們只能從飛機修理學起。直到1954年,中國才成功制造出了第一架飛機。別人的援助終歸有限,時任二機部部長趙爾陸總結道:“蘇聯不讓我們搞科研,只讓我們搞倣制。”于是,國家下定決心發展自己的航空科研設計能力。1956年,在瀋陽分別建立了新中國第一個飛機設計室和航空發動機設計室。在徐舜壽等留學歸國專家的帶領下,在無數青年大學生的奉獻中,中國就在“一張圖、一支筆、一把尺”的條件裏擁有了自己的飛機研發設計能力。

  航空工業極其復雜,不僅囊括設計、制造、試飛環節,更對材料、燃料、控制係統等有著極為苛刻的要求,被稱作現代工業制造領域的“皇冠”。這種“燒錢”的事,通常只有發達國家能做。對于一窮二白的新中國來説,想與它們並駕齊驅談何容易。然而,戰勝困難,既是物質的角力,也是精神的對壘。正是憑借著“忠誠奉獻、逐夢藍天”的航空報國精神,一代代航空人前赴後繼、接續奮鬥,令中國航空工業取得了驕人成績。

  近年來,隨著殲20隱身戰鬥機、運20大型運輸機、直20戰術通用直升機、FC-31戰鬥機以及攻擊11無人機為代表的先進機型陸續亮相,中國航空武器裝備正式邁入“20時代”。“20時代”標誌著人民軍隊裝備邁上新臺階,航空工業能力邁上新臺階,以及自主發展航空武器裝備的信心邁上新臺階。

  經過70年的發展,中國已經形成了現代航空産業體係,産業規模、創新能力、人才儲備等居于世界前列,具備了航空大國的綜合實力,處在由大到強的跨越發展期。

  回首過去,新中國航空工業的70年,是一部堅持黨的領導、聽黨指揮、敢于勝利的創業史;是一部牢記強軍首責、許黨報國、忠誠奉獻的奮鬥史;是一部始終勇往直前、奮力超越的創新史。

  面向未來,相信中國航空工業也必能築牢航空強國之基,奮力推進航空強國建設,把科技創新書寫在祖國的藍天上,創造無愧于偉大新時代的新成績。(韓維正)

【糾錯】 【責任編輯:冉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