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臺:在時光中,與自然共生

2021-05-25 08:45:07 來源: 中國金融資訊網

  遼闊星空,壯麗山河;囀囀鳥鳴,潺潺溪流。無論是恢弘大氣的自然之觀,或是悠然怡情的別致之景,都是人們對于美好生活的重要期待。

  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國家戰略,是人民期許,也是茅臺使命。

  秉承“道法自然,天人共釀”,茅臺于錦繡大地汲取營養,堅守技藝奉醇香之釀;秉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茅臺感恩于大自然無私的饋贈,視生態環境為自己的生命,予以最悉心的呵護。

  品質、綠色、活力、文化、陽光的“五星茅臺”中,“綠色”是基礎。“綠色茅臺”戰略,是茅臺為自身繁榮發展、永續發展實施的一項明智之策,也是建設美麗中國的重要力量,更是以自然之釀和使命擔當更好滿足消費者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因自然而生,行反哺之義

  “集靈泉于一身,匯秀水而東下”,茅臺美酒便在這赤水河畔醞釀而生。茅臺酒獨特的醬香口感,來源于赤水河優良水質,來源于在這優良水質的澆灌下生長的有機高粱原料,來源于赤水河谷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以及歷經千百年形成的獨有的微生物群落。

  這條國內唯一沒有被開發、被污染的長江支流,是我國生物多樣性的重要保護區,具有彌足珍貴的生態價值。同時,作為國家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中的重要一環和全球優質白酒産區,赤水河流域又具備顯著的經濟價值,成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動映照。“要像愛護眼睛一樣愛護赤水河”已成為全體茅臺人的共識。

  “保護好這裏獨特的水文、土壤、微生物群落、植物群落等資源,也就保護好了茅臺酒可持續發展的明天。”茅臺決策層表示。

  一直以來,茅臺對生態的保護,尤其是赤水河流域保護有著深切的自覺和責任感。1995年,為推動赤水河水資源保護區的建立,茅臺酒廠率先進入了國家水係統防污染管理網,是當時全國范圍內正式加入的第一家企業。2014 年,茅臺集團出席貴州赤水河流域生態文明制度改革會,決定從2014 年起,連續 10 年,每年出資 5000 萬元,累計 5 億元專項資金,用于赤水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此外,茅臺集團將茅臺鎮沿赤水河上游100公里、赤水河兩岸20公里范圍內地區作為赤水河流域核心生態保護區域,規劃了茅臺酒中長期生態環境保護的緩衝區和禁建區,投入大量資金對赤水河西岸荒坡進行綠化修復。

  作為白酒行業龍頭,茅臺不僅僅是赤水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的踐行者,也是倡導者和宣傳者。近年來,茅臺全力推進地方立法機構對區域生態環境保護立法,將“水、空氣、土壤、微生物、文化遺産、規劃建設”等領域作為重點立法保護對象,更好地保護不可復制的生態環境。同時,努力推動各相關方齊心聚力,共同為建設良好的赤水河生態做出更大貢獻。“醬香型白酒,是高度依賴于環境與生態的傳統産品”,在世界醬香型白酒核心産區企業共同發展宣言簽署儀式上,茅臺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高衛東表示,“身為這片土地的一員,我們受惠于赤水河無私的饋贈,切實保護好身邊這條大河,保護好醬香型白酒釀造生態環境是我們必須盡的義務與責任。”

  順自然之道,走綠色之路

  茅臺之所以成為茅臺,成就立于歲月、銘于人心的品質內涵,是因為茅臺人堅定的品質信仰和嚴謹的品質操守,是因為茅臺人孜孜不倦、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生態環境治理和保護領域,茅臺人把這種勁頭和精神發揮得更加淋漓盡致,因為綠色是茅臺的底色和生命。“水、陸、空”全方位協同,産前、産中、産後全過程貫穿,茅臺不斷提升生態環保係統化、科學化、精細化、信息化水準,按照生態係統的內在規律,統籌考慮自然生態各要素,打造一條“生態産業鏈”,以自然之道走出生態綠色發展的茅臺經驗。

  在生態産業鏈前端,茅臺堅持“品質從土地抓起”的方針,建設有機原料基地,實現原輔料綠色種植;強調“綠色採購”原則,依照綠色環保、食品安全標準,擇優選用供應商。在生態産業鏈的生産和後續環節,茅臺堅持“綠色生産”“綠色包裝”“綠色回收”,制作100%天然麻質原料的物資裝配專用袋,採用有機大豆油墨、水性膠、水性膜包裝印刷,投建廢水處理站、垃圾處理場、廢氣廢水線上監測係統,建設新老廠區污水綜合治理管網,開展廠區鍋爐“煤改氣”工程,2020年冷卻水迴圈利用項目在茅臺本部試點推廣......茅臺不斷加大投入,革新材料和技術工藝,節能、減排、降耗,為保護山青、天藍、水清、地潔的釀酒生態和生産環境持續努力著。

  迴圈經濟是生態文明的代表。促進産後迴圈利用,是茅臺打造“生態産業鏈”的關鍵一環。釀酒過程産生的污水、酒糟等廢棄物,如果直接排放,對自然環境的破壞是難以逆轉的。面對規模龐大的廢棄酒糟,能否妥善處理,是對酒企能力和責任感的雙重考驗。在茅臺傾力打造的生態迴圈經濟産業示范園,依托現代生物技術、環保技術,運用自然生態規律和生態係統方法,酒糟被徹底利用,釀制復糟酒、生産天然氣、制作有機肥,變廢為寶。同時,有機肥反哺釀酒原料種植,天然氣反哺復糟酒生産,生態産業鏈實現有機迴圈。

  塑綠色風尚,護自然之美

  “環保不是一句口號,應是一種態度和務實行動”,高衛東在“綠色茅臺·我是行動者”活動中表示。在茅臺看來,每一個茅臺人都是綠色茅臺的建設者,在生産生活的每一個點滴中都肩負著保護生態環境的責任與義務。為此,從環保法律法規和環保知識的宣傳、增綠護綠活動的開展,到環保行為的監督規范,茅臺致力于將建設綠色茅臺轉化為全體員工的自覺行動,讓綠色生産生活蔚然成風。

  茅臺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李靜仁表示,茅臺將按照“出新績”的要求,從點滴著手,守護好赤水河流域生態環境。近年來,茅臺發布實施《制酒制曲車間生態環境保護實施細則》,堅持“保護優先、預防為主、節能減排、共同參與,損害擔責”的原則,進一步加強源頭管控;組織開展生態環保專項考核,提高各子公司環保站位和環保責任意識;拓展使用無人機等現代化監管手段、物聯網等先進智能化科技手段,提升環保管理能力和水準。

  生産管理制度和監管手段的細致嚴格,體現的是茅臺對環境的“體貼”和負責。每一個環保細節凝聚起來,便匯成了茅臺生態文明建設的“大能量”。2020年,茅臺開創性地實施了機動車單雙號限行制度,倡導員工採取“私家車+公交車”的方式上下班。據統計,茅臺日常上下班總人數約2.45萬人,運作車輛總數約1.82萬輛,限行制度可以使其中約1.6萬輛的私家車數量降到日均約8000輛,若按每周少開2.5天,每年少開125天計算,廠區車輛一年大概可以減少碳排放量1012公斤,相當于種了200棵樹。

  限行制度運作至今,“綠色出行”已經成為茅臺人自覺遵守的行為習慣,低碳生活儼然成為新的風尚。每個人都在用實實在在的行動,捍衛著自然之美,表達著對大自然的敬畏與珍惜。

  2021年,茅臺還將建設環保科普基地,組建優秀宣講團隊,招募環保志願者,繼續傳播綠色能量,厚植環保理念,讓環保文化進車間、進班組、進醫院、進學校,傳遞至每一個人心裏,傳導至每一個角落。

  從赤水河畔的小作坊,成長為全球市值第一的烈酒企業,近七十年的時光裏,茅臺書寫的是茅臺人與那裏的山水自然和諧相融的歷史。以自然為根,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理念還將會被一代又一代的茅臺人繼承和光大。

  人不負綠水青山,綠水青山定不負人。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相輔相成,建設生態文明、推動綠色低碳迴圈發展,可以推動實現更高品質、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

  環保,是茅臺緊緊抓住的生命線;綠色,被茅臺視為發展潛力和價值的體現。未來,在全力打造“五星茅臺”的進程中,不斷擦亮綠色基底,築牢生態屏障,茅臺高品質發展將更具成色。

[責任編輯: 索煒 ]
010030090950000000000000011100001127487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