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20餘年的生産線,過去全靠“師傅帶徒弟”傳手藝,一道道工序都得憑老工人的經驗拿捏。而如今,這裡的産業工人與智能化設備在這裡成了“好搭子”。如此一條生産線,在當下數字化智能化的浪潮中,如何適應時代發展完成智能化蛻變?新華訪談走進鞍鋼股份冷軋廠涂鍍分廠這條老生産線,看看它的“智能新生”裏,企業越幹越好、工人跟着成長的雙向奔赴,到底有多實在。
【糾錯】 【責任編輯:關心】
一條20餘年的生産線,過去全靠“師傅帶徒弟”傳手藝,一道道工序都得憑老工人的經驗拿捏。而如今,這裡的産業工人與智能化設備在這裡成了“好搭子”。如此一條生産線,在當下數字化智能化的浪潮中,如何適應時代發展完成智能化蛻變?新華訪談走進鞍鋼股份冷軋廠涂鍍分廠這條老生産線,看看它的“智能新生”裏,企業越幹越好、工人跟着成長的雙向奔赴,到底有多實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