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訪談|“象爸爸”陳繼銘笑談亞洲象“羊妞”的成長故事-新華網
新華網 > 時政 > 正文
2025 08/12 14:49:07
來源:新華網

新華訪談|“象爸爸”陳繼銘笑談亞洲象“羊妞”的成長故事

字體:

亞洲象中有一位“小明星”,名叫“羊妞”。你是從哪個視頻認識它的呢?是溜着“滑梯”下山,還是玩水管,或是“吃貨”屬性暴露?無論哪一個瞬間,都是“羊妞”來時的路。

“‘羊妞’成長記”展板。新華網發(徐華陵 攝)

8月12日是世界大象日,也是生活在西雙版納亞洲象救護與繁育中心的救助象“羊妞”的生日,今天,它10歲啦!從奄奄一息到肆意奔跑,從81厘米長到190厘米,從76公斤到1600公斤......數據的背後,是“羊妞”的成長故事,有艱險、有樂趣,也有溫暖……

“羊妞”的10年變化

“羊妞”被救助時僅出生7天,是西雙版納亞洲象救護與繁育中心投入使用以來,第一次嘗試救助這麼小的幼象。當時“羊妞”出現腹瀉、心律不齊等症狀,甚至在轉運到中心的途中,還出現了休克的情況。“羊妞”的第一任“象爸爸”陳繼銘説,在現場的工作人員都覺得情況不樂觀,但大家都不願説破,全身心為“羊妞”努力着。

“羊妞”被救助現場。新華網發(雲南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 供圖)

好在“羊妞”被大家從“鬼門關”拉了回來,但對於幼象而言,沒有媽媽的“象生”,會面臨諸多挑戰,比如沒有母乳是否會對它的健康有影響?它要如何學會在野外覓食?它能否和其他夥伴和睦相處……令“象爸爸”們欣慰的是,10年間,“羊妞”讓大家看到了它的成長與變化。

“象爸爸”給“羊妞”喂羊奶。新華網發(雲南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 供圖)

看著“羊妞”幼年時的照片,再看看如今已經190厘米的它,陳繼銘很感慨,但“羊妞”的變化不僅僅是身高、體重。因為長期喝羊奶,它身上的味道有些不同,遭到了其他大象的排斥,“象爸爸”想讓有野外生存經驗的成年大象帶它學習生存技能的想法落空了。不過,通過日復一日的野放,“羊妞”也慢慢學會了一些野外生存技能,目前已經可以採食20多種植物啦!

“象爸爸”陪同“羊妞”開展野化訓練。新華網發(徐華陵 攝)

以前在野外活動時,“羊妞”總是寸步不離地跟着“象爸爸”,現在它會在離“象爸爸”10多米外的地方活動;曾經它總是習慣於“象爸爸”的投喂,現在在野外也能自主覓食;曾經它看到其他象就會躲到一邊,現在也嘗試着與它們交流……看著“羊妞”對自己的依賴逐漸減少,陳繼銘偶爾會失落,但更多的是看到孩子成長後的欣慰。

陳繼銘注視着在一旁活動的“羊妞”。新華網發(徐華陵 攝)

“羊妞”的成長趣事

在一次野放中,“象爸爸”想拍攝一些“羊妞”的成長畫面,無意間記錄下它下陡坡時溜滑梯的有趣瞬間,視頻發布後迅速火了起來,“羊妞”闖入了大眾視野,也讓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到了亞洲象。隨着越來越多的視頻“出圈”,“羊妞”成為了“明星象”,有人喜歡它玩水管時調皮的樣子,有人被它的“吃貨”屬性圈粉,還有人被它和“象爸爸”的溫馨互動感動。

“象爸爸”給羊妞洗澡。新華網發(徐華陵 攝)

皮球是“羊妞”喜愛的玩具之一,陳繼銘記得“羊妞”剛開始接觸皮球時,還會踢着玩,但玩着玩着就開始“耍賴”——用鼻子抱着球跑,“象爸爸”想直接把球收回來是不可能的。這該如何是好?面對“吃貨”,當然要用對付“吃貨”的辦法。只要拿起奶瓶,“羊妞”便會迅速放下皮球,但聰明的它不會一直被“套路”,發現奶瓶裏沒有奶後,“象爸爸”要用胡蘿蔔才能換回皮球。

“羊妞”用鼻子“抱”着皮球。新華網發(柴靜 攝)

隨着年齡增長,“羊妞”的性格越來越穩重,但偶爾還是會闖禍。“有一次野放,它想去玩藤蔓,結果扯下來一個蜂窩。”説起這事,陳繼銘有些無奈,當時“羊妞”很快跑開了,但來不及反應的他被蜜蜂叮了滿頭包。

陳繼銘陪同“羊妞”在野外活動。新華網發(徐華陵 攝)

在陳繼銘看來,“羊妞”在10年間無論是外表還是性格,都有成長、有變化,期間並不是每一個瞬間都被影像記錄下來,但“羊妞”成長的珍貴畫面都在他的腦海中,也成為了他珍貴的記憶。

“強妞CP”暫時“BE” 但希望未來……

“羊妞”於2015年被救助,與它同年來到西雙版納亞洲象救護與繁育中心的,還有“小強”——一頭不被象群接納,卻仍然努力生活的幼象。“小強”比“羊妞”大幾個月,也多了幾個月的野外生存經驗。為了讓它們彼此有個伴,“象爸爸”嘗試帶着兩個小傢伙一同去野外。剛開始,“小強”會帶着“羊妞”學習一些採食技能,兩頭象之間也會有“貼貼”的溫馨瞬間,在“羊妞”受到驚嚇時,“小強”也會第一時間來到它身邊。

幼年的“羊妞”(右)和“小強”(左)一同在野外活動。新華網發(雲南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 供圖)

當時兩頭小象相處的溫馨一度讓“象爸爸”都支持這對“CP”,希望它們長大後能有更進一步的發展。“但隨着年齡增長,它們慢慢就不喜歡一起玩了。”陳繼銘説,再見面時,兩頭象之間雖然沒有敵意,但也很難再像小時候一樣親密,“羊妞”有時還會躲開。

“羊妞”在野外活動。新華網發(徐華陵 攝)

雖然還是希望“羊妞”能有小夥伴的陪伴,但在陳繼銘看來,這是它們成長的必經之路。就像曾經充滿回憶的“‘羊妞’愛心小屋”如今已經變成了為救助幼象改建的“育幼室”,我國首次放歸自然的收容救助野象“阿寶”住過的象舍也沒有了它的身影,西雙版納亞洲象救護與繁育中心的新面孔越來越多……這些是中心的改變,也是亞洲象保護事業發展的必經之路。

幼年“羊妞”在“象爸爸”的床前玩耍。新華網發(雲南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 供圖)

陳繼銘希望,“羊妞”和它的小夥伴們都能在各方的守護下健康成長,學會更多野外生存技能。他也期待着下一個10年,“羊妞”能有自己的“家”,自己的孩子。(完)

 

策劃:李曉雲 李由 韓海闊 李霞

採制:劉袁媛 柴靜 徐華陵

指導單位

雲南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

支持單位

雲南省林業和草原局

雲南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

 

新華訪談 新華網雲南分公司

聯合製作

【糾錯】 【責任編輯:於子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