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敏感”被貼上“玻璃心”的標籤,當“松弛”被誤讀為“躺平”,當家長對着孩子的消極狀態束手無策,當孩子被困在分數與成長之間反復糾結,當人類在AI浪潮中浮沉……這些日常又不普通的困惑,其實都指向同一個核心:如何直面自己的內心,更從容地與自己、與世界相處。
對此,新華訪談專訪清華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系教授彭凱平,聽他從積極心理學的專業視角拆解這些心理謎題,幫助我們在親子之間搭起真正的理解橋梁,在快速變化的時代裏,守住屬於自己的情緒坐標。
策劃:車玉明
執行:李曉雲 李由 商亮
記者:關心
導演:韓光
攝製:陳傑 王平一 李艾潼 尹然
設計:史澤瀚
新華訪談製作
【糾錯】 【責任編輯: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