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訪談|十部門力促農産品消費 這些亮點了解一下-新華網
新華網 > 時政 > 正文
2025 07/30 11:33:10
來源:新華網

新華訪談|十部門力促農産品消費 這些亮點了解一下

字體:

  十部門聯手出招,農産品消費將迎哪些新變化?最新發布的《促進農産品消費實施方案》引發關注,9大方面23條措施,這份方案將帶來什麼? 新華訪談連線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帶來解讀。

  新華訪談:《實施方案》&&的背景是什麼?

  李國祥:農産品是消費的重要組成部分。面對複雜嚴峻的國際環境,我們通過擴大農産品消費,可以促進國內大循環,拉動內需,對整個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全面推動鄉村振興、發展鄉村産業、增加農民收入,擴大農産品消費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途徑。

  新華訪談:《實施方案》對哪些人影響最大?

  李國祥:農産品供應的主體將首先受益。在政府推動下,如果農産品消費得到提升,農民能夠增收,整個消費將實現更好的大循環。我覺得這是全産業鏈的,各方都能夠分享到這種增值的收益。

  新華訪談:9方面23條舉措,其中最大亮點是什麼?

  李國祥:多部門聯動是一個亮點。除了負責農産品生産的農業農村部,特別值得關注的是體育部門。現在農村開展了很多體育活動,這些活動能與農産品消費相結合。教育系統給學生提供營養餐,也參與到農産品消費裏面去。像這樣涉及多個部門,我相信我們的農産品擴大消費可以提升到一個新的層級。

  新華訪談:跨部門聯動,需要注意的問題是什麼?

  李國祥:農産品消費涉及多個部門,各部門都有自己的專長。最主要的是發展培育優質綠色農産品。在推進過程中,要加強部門協調,打破條塊分割的工作方法,形成共識和合力,共同推動綠色優質農産品發展。

  新華訪談:如何防止“偽有機”“假地理標誌”等市場亂象?

  李國祥:這確實是老大難問題。某個農産品受消費者青睞,就可能會有冒充現象。現在比較成熟的方法是建立可追溯體系,加大監管力度,打擊冒牌産品。但客觀來説,執行成本較高,難度較大。

  新華訪談:促進農産品消費還有哪些痛點亟待解決?

  李國祥:現在的消費趨勢是強調健康營養,消費者可能存在想花錢買好的農産品卻買不到的問題,而生産者可能面臨生産了優質農産品卻賣不出好價錢的難題。除了農産品質量本身不穩定外,整個供應鏈還不夠暢通。針對這些痛點,我們需要在農産品的性價比和個性化方面多做文章,讓不同層次的消費者能夠選擇到不同的優質農産品。

  新華訪談:直播帶貨渠道購買農産品被“坑”,怎麼辦?

  李國祥:傳統的農産品電商可能存在坑人現象。消費者應大膽維權,避免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保護大家利益。

  新華訪談:如何保障農産品質量,讓消費者放心下單?

 李國祥:發展優質農産品不是價格越高越好,也不是越低越好。農産品受多種因素影響,品質會有所不同。如果發現品質下降,要及時調整,以維持消費者信心。否則一旦消費者認為原來好的現在不行了,就會破壞信任。直播帶貨等新的營銷模式可以結合起來創造附加值讓農民受益的同時讓消費者得到好處。

策劃:車玉明

執行:李由

記者:徐可  黃桂花   

製作:劉廈

設計:史澤瀚

配音:李艾潼

【糾錯】 【責任編輯:徐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