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育兒補貼制度實施方案來了,哪些家庭可領取?如何申領?跨省申領是否存在障礙?新華訪談連線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杜旻帶來解讀。
新華訪談:哪些家庭可領取育兒補貼,具體有哪些要求?
杜旻:育兒補貼指的是從2025年1月1號起,所有符合法律法規生育的或者收養的三周歲以下嬰幼兒的家庭都可以領取,即2022年1月1號以後出生的孩子都是可以發育兒補貼的,一直髮到滿三周歲,此外要求領取的嬰幼兒必須已經落戶,可在戶籍所在地領取,覆蓋一孩、二孩和三孩家庭。
新華訪談:怎樣去申領育兒補貼?各省份的申領方式是否相同?
杜旻:有兩種方式,主要通過線上申領,申領人可以通過微信小程序或者支付寶登錄育兒補貼信息管理系統申領,需填寫嬰幼兒及申領人的相關信息。 也可以到嬰幼兒戶籍所在地的鄉鎮政府或者街道辦事處申請線下辦理。
新華訪談:對2025年前出生未滿3歲兒童的“按月折算”機制,如何計算?
杜旻:計算公式基於兒童距離三周歲的剩餘時間,按應補貼的月數折算計發。如果不足一年按月折算,每個月300塊錢,不足整月按整月計發。舉例來説,如果孩子還有13個月滿3周歲,那麼就可以領取1年零1個月的補貼。
新華訪談:對於流動人口家庭,跨省申領是否存在障礙?
杜旻:流動人口跨省領取不存在障礙。可以通過育兒補貼信息系統線上申領,實現便民利民,方便流動人口家庭及時領取
新華訪談:為什麼國家現在&&育兒補貼?
杜旻: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已經將建立生育補貼制度作為健全人口發展支持和服務體系的重要改革舉措。
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也明確將發放育兒補貼納入了制度性安排。現在&&育兒補貼是黨中央做出來的民生保障制度性安排。
新華訪談:育兒補貼預計有什麼效果?
杜旻:我們國家現在每年大概有2000多萬的嬰幼兒可以領取現金補貼,從保障水平來看現階段的補貼制度是屬於起步階段,未來相信我們國家會根據經濟發展水平,對於補貼進行動態調整。
育兒補貼是補齊公共服務短板、建立生育激勵機制的基本制度,有利於積極應對少子化挑戰。育兒補貼制度貫徹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能夠實現增加家庭收入、提振消費、擴大內需等多重政策目標。政策的&&更重要的是起到了社會宣傳導向的作用,體現了政府構建生育友好型社會的堅定決心。
新華訪談:育兒補貼對於營造生育友好社會氛圍有多大作用?
杜旻:這是我國第一次面向所有的育兒家庭進行直接的現金補貼,向社會傳遞了這麼一個信號,即尊重家庭養育孩子的社會價值,體現育兒是國家、社會、家庭共擔責任。
新華訪談:隨着育兒補貼政策的實施,未來還需要在哪些方面進一步完善?
杜旻:隨着政策的啟動實施,要加強政策宣傳引導,提高政策知曉率,確保群眾能夠及時、便利地享有政策福利。政策實施過程中需要從制度完善、配套支持、執行監督等綜合舉措,確保政策平穩落地。加強困難群體傾斜政策,此外可以根據不同地區不同人群的需求,進一步完善生育支持政策體系,可以把經濟補貼制度向前延伸到孕産期,向後擴展到托育、幼兒園保育、住房補貼等等,也可將經濟補貼和其他的民生政策服務相銜接。
未來還需要建立一個科學合理的政策評估體系,推動補貼政策發揮更大的效果。
策劃:車玉明
執行:李曉雲 李由
編導:關心 林媚
製作:陳傑
設計:史澤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