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訪談|春茶怎麼喝更健康?-新華網
新華網 > 時政 > 正文
2025 04/03 10:28:44
來源:新華網

新華訪談|春茶怎麼喝更健康?

字體:

清明前後,春茶大量上市。春天適合喝什麼茶?不懂茶的人應該怎麼選茶?新華訪談專訪中國茶葉博物館副館長、文博研究館員樂素娜,為大家揭開春茶的健康密碼和泡茶講究。

新華訪談:俗話説“一兩春茶一兩金”,春茶為何這麼金貴?

樂素娜:在春天採摘並製成的茶葉被稱為“春茶”,它的最佳採摘期通常只有10-20天,這種稀缺性使其更為珍貴。另外,經過一個冬季的休眠,茶葉中氨基酸、茶多酚等內含物質含量較高,茶葉的營養價值更豐富。再加上春季氣溫較低,茶葉中苦澀成分的生成得到了抑制,使春茶口感更為鮮甜。

新華訪談:不懂茶的人應該怎麼選茶?

樂素娜:春夏秋冬四季選擇喝的茶是有講究的。我國有綠茶、白茶、黃茶、烏龍茶、黑茶和紅茶六大基本茶類。春天採摘的茶有綠茶、白茶和黃茶,茶的品質比較好。烏龍茶、黑茶、紅茶則適合在夏天採制。普洱茶,春茶和夏秋茶各有千秋。

至於個人如何選擇適合自己喝的茶,主要是考慮個人體質和季節兩個因素。腸胃好的人可以飲用各類茶;胃寒的人,建議選擇紅茶這類發酵程度高的茶,減少對腸胃的刺激;有減肥需求的人,可以適量飲用黑茶。內火旺盛的人,建議飲用性涼的茶,比如,綠茶、白茶、黃茶,都是不錯的選擇。春季,推薦喝一些剛採摘的綠茶和花茶;夏天天氣炎熱,適合飲用綠茶,或發酵程度比較低的烏龍茶;秋季可選擇中度發酵的烏龍茶,或老白茶;冬季則適合全發酵的紅茶、黑茶。

新華訪談:如何辨別茶葉品質的好壞?

樂素娜:辨別茶葉品質可從色、香、味、形四個方面鑒別。一看色澤。優質茶葉色澤均勻、光澤明亮。若茶葉色澤不一,代表着茶葉老嫩程度不一致,這樣的茶品不宜選購。二聞香氣。不同茶類有各種各樣的香型,如果茶葉帶有陳味、霉味,不宜選購。三品茶味。飲用品質不佳的茶一般會讓人有“鎖喉”感,或讓舌底發澀。四捻乾濕。在選購茶葉時,可用手輕捻茶葉來判斷乾濕程度。乾燥程度合格的茶葉容易捻碎,更加利於保存。

新華訪談:沖泡茶有哪些講究?

樂素娜:每種茶的沖泡方式不一樣,各具特色。以西湖龍井為例。傳統的龍井茶採用兩次沖泡,第一次沖泡稱為“浸潤泡”,第二次沖泡會採用“鳳凰三點頭”的手法,以此表達對來賓的敬意。倒茶時也講究“七分滿”,這源於中國“淺茶滿酒”的傳統禮儀,寓意“七分茶水,三分情誼”。

新華訪談:古人飲茶和現代有何不同?

樂素娜:早期的飲茶方式較為粗放。在三國時期的《廣雅》中記載,當時的人們會以米糕作為粘合劑,將茶葉製成茶餅,喝茶時將茶餅碾成末,與生薑、橘子等一起煮飲,那個時候喝茶有點像我們現在喝蔬菜湯。到了唐代,主流的茶品有散茶、末茶、餅茶,但依舊以餅茶為主,碾末煮飲時會加鹽調味。宋代則流行點茶法。我們現在是用沸水沖泡葉茶,這種飲茶的方式叫“瀹飲法”,是從明代開始定型的,所以明清的茶具與現代的非常接近。

 

策劃:李曉雲 李由 翁璟

編導:馬江 關心 於子茹

攝製:夏越嶠 宋越 張欣怡 伍梁永

設計:戰曉菁

記者:孔令杭 段菁菁

鳴謝:中國茶葉博物館

新華訪談 新華網浙江頻道 聯合製作

新華網 新華社浙江分社 聯合出品

【糾錯】 【責任編輯:於子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