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訪談|江寧婆婆:AI詐騙,中小學生怎麼防?-新華網
新華網 > 時政 > 正文
2025 03/31 10:37:31
來源:新華網

新華訪談|江寧婆婆:AI詐騙,中小學生怎麼防?

字體:

  “明星好友”“免費送游戲皮膚”……這些網絡陷阱可能盯上了你家孩子,要當心!

  近期,多地曝出中小學生被騙案件,損失從幾百元到數萬元不等。如今的AI技術已能‌實時偽造熟人聲音、外貌‌,連親人都難辨真假。

  面對飛速發展的AI技術,如何防詐反詐?被網友稱為“江寧婆婆”的南京市公安局江寧分局民警王海丁為您抽絲剝繭。

  AI詐騙升級,為什麼孩子最危險?

  “江寧婆婆”在接受新華訪談專訪時&&,缺乏社會經驗、易輕信“福利”“中獎”等話術、沉迷網游交易、對生物識別信息(指紋、面部)無保護意識等,都是孩子易遭電信詐騙的主要因素。

  “中小學生對於新生事物,比如新科技所帶來的這些電詐手段,其防範能力相對來説比較薄弱”,他們很容易輕信別人,成為電詐案件精準實施的對象。

  對此,“江寧婆婆”支招:“任何跟你在手機、互聯網上,或者社交媒體談論到錢的人,你都要小心了!”

  個人信息不慎洩露怎麼辦?

  對此,“江寧婆婆”&&:“如果只洩露了一些信息,比如説名字,可能不會那麼危險。但是如果銀行賬號或者是手機號等比較重要的信息也發生了洩露,那麼你的這個緊急處理動作就要快了!”

  首先要報告自己的父母或者老師,請當時的監護人去幫忙報警,或者是&&一些必要的監管部門來迅速處置。

  如果父母老師不在身邊,可直接撥打反詐電話96110。

  家長必做:三道安全防線築牢“防火墻”‌

  隨着AI技術的迅猛發展,詐騙分子也不斷翻新詐騙手法。幫助孩子防詐反詐,家長是第一責任人。“江寧婆婆”建議家長加強終端管理。

  對此,家長必須守好三道防線:

  防線一:切斷支付漏洞‌

  關閉免密支付‌:游戲端、微信和支付寶均需設置支付密碼

  開設專用賬戶‌:給孩子單獨開設低額度銀行卡

  進行定期查賬‌:每週檢查孩子的賬戶流水,發現異常立即凍結

  防線二:日常反詐訓練‌

  舉行模擬測試‌:用新聞案例提問(如“網友要送你游戲裝備,但需先付運費怎麼辦?”)

  約定反詐暗號‌:與孩子約定“轉賬必核對口令”(如只有家人知道的密語)

  開展舉報教育‌:教會孩子通過“12321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受理中心”舉報涉詐線索

  防線三:數字身份管控‌

  頭像/ID隱私設置‌:避免在社交&&使用真人照片、學校標誌

  生物信息保護‌:不讓孩子隨意錄入指紋、刷臉(特別是非必要App)等

  密碼分級管理‌:游戲賬號密碼≠支付密碼≠社交賬號密碼

  告訴孩子,這四類高風險信息閉口不説:‌

  學校地址/校服照→可能被偽造成“接送證明”

  家長手機號→易遭遇“孩子受傷”連環詐騙

  游戲賬號密碼→被盜號後會向好友群發詐騙鏈結

  身份證照片→可能被用於註冊網貸,落入“洗錢”騙局

  提醒孩子:一旦發現信息洩露,立即告知家長,修改所有關聯密碼,保留證據報警。收到可疑鏈結,第一時間使用“國家反詐中心”App一鍵檢測。

  築牢全民防線:學校+&&,必須行動!‌

  中小學生防詐騙,需要全民共同行動起來。對此,“江寧婆婆”建議學校加強對學生的安全教育意識的培養,定期開設反詐課‌,進行情景模擬課、場景演練等等,同時應加強對相關&&的監管‌,認準認證&&標識。

  “如果孩子們在中小學生階段就建立了反詐意識,可以很大程度地提高他們的防騙、識騙能力,有可能對將來整個人生的發展都産生正面引導的作用。”“江寧婆婆”説。

策劃:李曉雲 李由 吳新生

編導:關心 戚軒瑜 徐可 孫姝穎

記者:朱旭東

攝製:李南丹  張繼葉  張可心

鳴謝:

南京市公安局江寧分局

南京市南站小學

 

新華訪談 新華網江蘇頻道 聯合製作

新華網 新華社江蘇分社 聯合出品

【糾錯】 【責任編輯:徐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