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運會|第六次來到全運會,她又“解鎖”了新身份_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_新華網

全運會|第六次來到全運會,她又“解鎖”了新身份

2025-11-20 22:02:39
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珠海11月20日電(記者楊帆、樂文婉)“我之前以運動員身份參加過四屆全運會,第一次是2001年在廣州舉辦的九運會。陜西全運會我是澳門花游隊領隊,這是第六次全運會了。很神奇吧,不信你可以上網查。”香港電台記者歐陽善盈笑着説。

  十五運會網球項目中,香港隊拿到了男子單打和青年組男子團體兩枚銅牌,創造歷史。記者多次採訪香港隊,總會碰到歐陽善盈和她的同事。比賽間歇聊起來,發現她是一個很有故事的人。

  歐陽善盈在採訪香港網球運動員黃澤林。新華社記者 樂文婉 攝

  歐陽善盈1989年出生在澳門,自小學習花樣游泳,代表澳門花游隊先後參加四屆全運會。“澳門花游項目在1997年起步,當時從廣東隊引入了專業教練員,經過幾年訓練磨合,九運會正好是澳門回歸之後的第一次全運會,意義非常重大,我有幸隨隊參加了。”

  從2009年開始,歐陽善盈進入“半訓半退”的狀態,在澳門一家媒體從事體育報道,工作之餘進行花游訓練。2018年雅加達亞運會前,因為澳門隊需要,她辭掉工作,恢復系統性訓練。在完成亞運任務後,她正式退役,來到澳門聖若瑟大學攻讀教育學博士學位,後出任中國澳門游泳總會藝泳部主任,並帶隊參加了2021年陜西全運會。

  本屆全運會,澳門花游隊沒能湊夠參賽隊員,歐陽善盈原以為自己無緣第六屆全運會,結果柳暗花明。“趕上香港電台組織全運會采風活動,希望能夠有一位澳門人作出鏡主持,帶着香港運動員在澳門走一走,並在全運會賽時參與報道工作,我就拿到了‘兼職’的機會。”她説。

  “粵港澳聯合舉辦全運會的消息,讓人非常振奮。港澳體育人以及青少年能夠深度參與一屆全運會,這是珍貴的機會。”歐陽善盈説。

  歐陽善盈以花游項目舉例。“花樣游泳成才周期很長,而澳門花游隊屬於‘學生軍’,青訓梯隊約有30人,每一次大賽之後就會有很多孩子退出。因為備戰全運會,我們才有機會經常到武漢、南京等城市,和當地專業隊一起訓練,場地更好、教練更專業、隊員水平也更高,對我們提升很大。”

  2005年9月19日,歐陽善盈在第十屆全運會花樣游泳比賽個人自由自選比賽中。新華社記者 楊磊 攝

  近年來,正是在這樣的模式下,澳門花游隊參與了很多國內賽事,通過備戰和交流,水平不斷提升。歐陽善盈等澳門體育界人士因此和中國國家花樣游泳隊以及內地很多教練員、運動員熟悉了起來。

  “中國花樣游泳隊在巴黎奧運會上拿了金牌,極大激勵了我們。”歐陽善盈説,“她們的技術動作、審美表現,我們在不斷學習,看到她們如此優秀,我們也會想澳門花游的成績能不能衝上去。”

  從花游聊回網球,記者發現,本屆全運會期間採訪過的澳門網球隊領隊吳玉玲,竟是歐陽善盈的媽媽。

  “她很喜歡網球,在澳門體育總會工作多年,有着豐富的帶隊比賽經驗。”歐陽善盈説,“前幾天我告訴她要來網球賽場採訪,我倆就匆匆見了一面,拍了合影留念。”

  本屆全運會上,歐陽善盈和她的母親,澳門網球隊領隊吳玉玲合影。受訪者供圖

  歐陽善盈説,近些年隨着粵港澳大灣區不斷融合發展,交通更加便利,交流互通更多。“和我小時候從澳門去廣州訓練、比賽相比,現在交通條件好了,不那麼累了。”

  “澳門網球隊會經常參加廣東省的各種比賽,也會去上海、浙江很多地方比賽,提升了競訓水平。澳門到橫琴車程只要20分鐘,他們經常會到這次全運會的場館訓練和比賽,有時候還會來這裡過周末、吃美食。”歐陽善盈説。

  近幾年,歐陽善盈還多了一個新身份:澳門特區政府體育局的體育委員。她希望結合自己的成長經歷,在崗位上更多關注和助力運動員成長,這也讓她對青少年培養有了更深的思考。

  歐陽善盈(左二)在網球賽場採訪香港隊隊員黃澤林。受訪者供圖

  “近年來,內地在積極探索體教融合工作,我們也深感澳門需要去推進這項工作。”歐陽善盈説,“在經歷過很多種職業角色之後,我認為學業是一個衡量標準,但不是衡量一個人的標準。體育有自己獨特的魅力,希望澳門有更多青少年能成長、成才,有更多機會登上全運會這樣的大賽。”

【糾錯】 【責任編輯:解冰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