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深圳11月20日電(記者許仕豪、田光雨、丁文嫻)21:10 、18:21、16:21。鏖戰97分鐘,浙江選手陳雨菲憾負湖北隊王祉怡,未能實現全運會羽毛球女單三連冠。
儘管與金牌失之交臂,帶傷出戰的陳雨菲,依然收穫了掌聲與敬意。
11月20日,亞軍浙江隊選手陳雨菲在頒獎儀式上。新華社記者 李紫恒 攝
巴黎奧運會前後的很長一段時間,陳雨菲都在疲憊、傷病與焦慮中徘徊,甚至一度想過放棄。如今,不再迷茫的她,用全運會上的精彩表現宣告回歸。她沒能戰勝決賽對手,但戰勝了自己。
離開和堅持,都很勇敢
16日,女單1/8決賽,陳雨菲對陣老對手、老隊友何冰嬌。後者在巴黎奧運會後淡出了國際賽場,此番對決,吸引了不少眼球。
兩人的緣分要追溯到青少年時期。從市隊、省隊,到國青隊、國家隊,她們“從小打到大”。在國家隊,陳雨菲是一單,何冰嬌是“世界最強二單”;國際賽場,兩人交手16次,各勝8次。多年來,年齡相倣、實力相若的她們,總是被關注和比較的對象。
首局比賽,何冰嬌“燃命”提速,局勢膠着。但陳雨菲的表現更加穩定,以24:22拿下。第二局,體力到達瓶頸的何冰嬌無力支撐,陳雨菲以21:9鎖定勝局。
“從小打到大,非常開心有這樣的隊友和對手。”陳雨菲説,“她是我學習的榜樣。”
這是何冰嬌的謝幕之戰,選擇離開的她,讚揚了陳雨菲的堅持。“她能做出繼續堅持的選擇,真的特別勇敢。”
兩人上一次交手,正是在巴黎。陳雨菲在1/4決賽中被何冰嬌擊敗,無緣衛冕。奧運會後,何冰嬌退出國家隊,陳雨菲也一度糾結。
2024年8月3日,陳雨菲(上)和何冰嬌在比賽中。新華社記者 郭昱 攝
整個巴黎奧運周期,陳雨菲都很疲憊。賽程密集,身體持續消耗,卻得不到充分休息。腰、腿、跟腱,常常舊傷未愈又添新傷。更大的問題在於心理,東京奧運會上,她抱着的是衝擊與享受的姿態,也的確如願以償;但在巴黎周期,她身負的期待越來越多。“壓力和責任讓我無法喘息”,她甚至無法確認,是否還熱愛羽毛球。
“其實我更多的感受是終於解脫了……我想我需要很久很久的休息,去修復這三年破爛不堪的身體,去修復我早已不那麼堅定的靈魂。”巴黎奧運會輸球後,陳雨菲在社交媒體發了這樣一段話。

她放下球拍,獨自飛往澳大利亞。在墨爾本,她進入一間語言學校學英語。課餘時間,她逛街、旅行、自己做飯。有差不多四個月,陳雨菲完全沒有碰羽毛球。
如果故事就此發展,當打之年、榮譽滿身的陳雨菲,或許會離開國際賽場,轉身擁抱新的生活——就像何冰嬌、鄭思維、黃雅琼等隊友一樣。
這無疑是勇敢的,但這位浙江姑娘總有更勇敢的一面。在澳大利亞的最後兩周,她意識到自己離不開羽毛球,決心重返賽場。這一次,她想純粹地為熱愛而戰:“只要我還是我,就永遠有重新開始的勇氣。”
“人生可以搞砸”
宣告回歸前,陳雨菲給自己鼓勁:“人生可以搞砸,沒做好也沒關係。”
很快,她再度登上賽場。起初的恢復性訓練,她還有些跟不上節奏,但很快就找回狀態。4月份的亞錦賽上,陳雨菲強勢奪金;8月的世錦賽半決賽中,她又在扭傷腳踝的情況下擊敗新科奧運冠軍安洗瑩。
4月13日,陳雨菲在比賽後慶祝。當日,在浙江寧波舉行的2025亞洲羽毛球錦標賽女子單打決賽中,中國選手陳雨菲2比1戰勝隊友韓悅,奪得冠軍。新華社記者 孫非 攝
儘管在決賽中因傷折戟,陳雨菲並不沮喪:“吃了8顆止疼藥,但還是會疼。我覺得只要我還能走,還能站在場上,就應該去爭取一下。”
歸來的陳雨菲,不再因為一場和一分的得失而較勁、內耗。短期遠離賽場,讓她想清楚了自己為誰而打,為何而拼。
“真的沒有壓力,去拼就好,有收穫就好。”本屆全運會上,陳雨菲多次這樣説。
因休假導致世界排名下滑,陳雨菲在全運會上沒能享受前兩號種子的首輪輪空待遇,她的晉級之路也滿是“硬簽”。在擊敗何冰嬌後,陳雨菲迎來張藝曼的挑戰,兩人鏖戰90分鐘,前兩局戰平後,陳雨菲在第三局以24:22取勝。
那一場球,兩人先後拿到賽點,勝負僅在毫釐之間。賽後談到取勝秘訣,陳雨菲依然淡定:“我告訴自己,不能松、不能軟。”
11月17日,浙江隊選手陳雨菲(右)在比賽中得分後慶祝。她2比1戰勝江西隊選手張藝曼,晉級半決賽。新華社記者 李紫恒 攝
半決賽前,陳雨菲的腳傷加重,用繃帶纏了十幾層,鞋都險些穿不上。但對陣世界排名第三的韓悅,陳雨菲依然直落兩局取勝。她説,這次遇到的每個對手都很強,但自己“不抱怨、不悲觀”。
媒體席內,不少同行討論:“這次比賽,感覺陳雨菲‘成仙了’”。放下強烈得失心的陳雨菲,似乎達到了豁然開朗的新境界,不論局勢領先與否,她的每一次揮拍,都放鬆又自如。
11月18日,浙江隊選手陳雨菲在比賽後向觀眾致意。當日,在廣東深圳舉行的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羽毛球女單半決賽中,浙江隊選手陳雨菲2比0戰勝福建隊選手韓悅,晉級決賽。新華社記者 丁汀 攝
“每一場球都是歷練,都是積累。”陳雨菲説,現在的自己,心態更加積極,只會專注當下,一球一球去拼,不會因那些還沒發生的“下一場”而糾結。
“不怕搞砸,就不會搞砸。”有球迷這樣評論道。
陳雨菲戰勝陳雨菲
本屆賽事,陳雨菲多次提到的關鍵詞是“自己”。混採區頻頻出現的“戰勝自己”“展現自己”,讓記者想起2023年,她在獲得印尼公開賽冠軍後,説出的那句“感謝陳雨菲戰勝了陳雨菲”。
這句話放在如今,無疑更加貼切。20日決賽前,陳雨菲的腳傷更加嚴重,磨了很大的泡,賽前還坐了一天輪椅。但既然已經到了決賽,她覺得“還是想拼一下”。
11月20日,陳雨菲在比賽中回球。新華社記者 連振 攝
首局比賽,陳雨菲輕鬆拿下。第二局,王祉怡艱難取勝。第三局,比分交替上升,打到16:16時,兩人的一次多拍攻防精彩絕倫,這個回合因陳雨菲回球下網而結束,兩人隨後一同抽筋倒地,氣喘吁吁。
艱難的決勝階段,陳雨菲依然眼神堅定,時不時還面帶微笑。但體能與傷病的影響,讓她的進攻不再凌厲。王祉怡連續得分,最終獲得勝利。
冠軍時刻,王祉怡俯身抽泣。她説,這是自己第一次因勝利而流淚。陳雨菲則説:“這是很重要的時刻,王祉怡值得這一場勝利。”
11月20日,王祉怡慶祝奪冠。新華社記者 連振 攝
沒能贏下比賽,陳雨菲依然&&,自己對這次比賽的態度淡然又享受。她説:“我參加全運會的經驗已經很豐富了,輸贏都能接受,心態其實沒什麼波動。”
她也不想用傷病為輸球做開脫,“傷病有影響,但不是主要原因。每個人都會遇到一些問題,但都要自己想辦法去克服。”
11月20日,陳雨菲在比賽中受傷。新華社記者 連振 攝
對陳雨菲來説,最大的課題已經不是擊敗對手,而是如何面對自己。
“這是我經歷了很多事情後,回歸賽場的一項重要賽事,我拼盡了全力。”陳雨菲説,“競技體育總是有輸有贏,我要做的,就是讓自己不斷變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