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澳門11月16日電(記者郭雨祺、齊菲、劉剛)格蘭披治大賽車進行期間,澳門比以往醒得要早。6點賽道封閉,7點賽道檢查,8點整,引擎轟鳴聲在街巷間響起,來自世界各地的賽車手在全長6.2公里的東望洋賽道開跑。
今年,這場“速度與激情”的盛會有了新的夥伴——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正在粵港澳大灣區舉行。
香港市民謝旻熹專程來體驗這場“一城雙賽”。她前一日在氹仔看完全運會三人籃球項目,第二天在半島觀看格蘭披治GT世界盃,隨即乘船返回香港。“來往非常方便,一個小時就能到,臨時決定也沒問題。”
曾在澳門工作的她&&,昔日自己對澳門體育的認識只有大賽車,但全運會讓她看到澳門“更豐富的一面”,酒店、賽車之外,還有籃球、乒乓球,更多競技項目正在為城市注入活力。
同樣從香港來看大賽車的黎培英在澳門停留多日,她回憶起20年前的情景,“那時還是50多屆,現在已經是第72屆”。看賽車之餘,黎培英也計劃看全運會籃球和乒乓球比賽。“有一些項目全運會比奧運會競技水平更高,能在現場看很難得。”她説。
東望洋賽道是澳門的城市街道,幾十年的時間裏,它見證賽車呼嘯而過,也承載了澳門人的成長記憶。對許多在這裡長大的孩子來説,大賽車是每年的約定,是城市節奏的一部分。
全運會部分賽事結束後,澳門隊運動員、教練員以及技術官員也來到大賽車現場。
看&上,澳門運動員方文浩仿佛回到少年時代。“上次在現場看大賽車我還在上初中,爸爸是賽車發燒友。”如今,他已在本屆全運會空手道男子業餘組團體型項目中隨隊奪冠,又和隊友一起再看大賽車,他説:“非常享受這一刻”。
同為體育人,方文浩説,無論是在全運會賽場拼搏的運動員還是飛馳的賽車手,兩者對於勝利都有強烈的渴望,同樣會遇到很多困難,但最終都會堅持下來。
暮色四合,東望洋賽道的引擎聲漸漸低了下去,賽道上還留着胎痕和余溫。而在半島另一邊的氹仔,燈光亮起,人們奔赴下一個盛會,那是一場人聲鼎沸的乒乓球國手較量。
體育激情一次又一次燃起,澳門的夜晚,從轟鳴駛向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