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9日,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大幕將啟,習近平總書記將連續第四次出席這一國內水平最高、規模最大的綜合性運動會開幕式。
體育,承載着國家強盛、民族振興的夢想。
在地方工作,組織全縣全民運動會,讓老百姓“身體也要健康起來”;到中央,擔任2008年北京奧運會、殘奧會籌備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為盛會成功舉辦傾注心血;新時代,從人民幸福、國家強大、民族復興的高度關心體育工作……一個個動人故事,彰顯着習近平總書記對體育強國建設的高度重視、對健康中國事業的深厚情懷。
今日之中國,體育健兒成績輝煌,全民健身蔚然成風,青少年體育生機勃勃,體育産業快速發展,體育強國建設不斷開創新的局面,人的全面發展得到充分體現。

“從體育強國到健康中國,人民的健康、人民的體質、人民的幸福,都是一脈相承的”
立冬時節,北京盧溝橋附近的北體大二七國家冰雪運動訓練科研基地熱力四射:
綜合風洞實驗室內,鋼架雪車等設備正在進行測試;訓練場上,運動員奮力備戰,衝刺米蘭冬奧會;速滑館中,一群孩子穿着冰鞋馳騁追趕,享受着冰雪運動的樂趣……
2022年1月4日,距離北京冬奧會開幕一個月之際,習近平總書記曾到這裡實地考察調研冬奧籌辦工作,強調要充分利用舉辦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形成的熱潮,堅持競技體育和群眾體育一體推進,推動我國冰雪運動持續發展。
今天,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願:“通過籌辦冬奧,不僅把冰雪運動的競技水平追上去了,冰雪運動的普及推廣也追上去了,體育運動的質和量都提高了。”

2022年2月4日晚,北京第二十四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幕式在國家體育場隆重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開幕式並宣布本屆冬奧會開幕。新華社記者 鞠鵬 攝
體育強則中國強,國運興則體育興。
在習近平總書記心中,“從體育強國到健康中國,人民的健康、人民的體質、人民的幸福,都是一脈相承的。這是全面小康、全面現代化的題中之義。它的意義,小中見大”。
作為一名“普通的體育愛好者”,習近平總書記自陳:“我喜歡游泳、爬山等運動,游泳我四五歲就學會了。我還喜歡足球、排球、籃球、網球、武術等運動。”
2016年教師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回母校北京市八一學校考察,專門來到操場上看一看。
“50多年前我就在這個地方踢過球。”看到小足球隊員進行帶球過人訓練,習近平總書記笑着對孩子們説,“看我現在身體這麼好,都是小時候體育運動打下的基礎。德智體美要全面發展,其中體育對陶冶性情、歷練意志有重要作用。”
極大受益於體育運動,真心牽掛着人民福祉。切身的體悟,化作綿長的關懷——
參加首都義務植樹活動叮囑“少年兒童要注意加強體育鍛煉,家庭、學校、社會都要為少年兒童增強體魄創造條件”;
看望南京青奧會中國體育代表團指出“要通過發展體育運動以不斷提高全民族身體素質與健康”;
接見第33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中國體育代表團強調“中國式現代化、全民健康是緊密&&的,全民健康就要有全民體育,全民體育才能出強的競技運動”;
…………
一番番深情囑託,飽含習近平總書記對強健人民體魄、實現健康生活的殷切期許,浸潤着大黨大國領袖深厚的人民情懷。
“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常常引用的話。
百年前,“奧運三問”振聾發聵;民國時期,劉長春“一個人的奧運”酸楚難當。
每每念及於此,習近平總書記痛心疾首:“中國人一度被屈辱地稱為‘東亞病夫’,國恥。”
在福建,闡明體育工作“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凝聚民族精神奮發向上的事業”;在浙江,誇讚“長期以來中國女排精神對全國人民起到了巨大的鼓舞作用”;在上海,明言“上海辦特奧、迎世博,是一個非常難得的推動精神文明建設的有效載體”……對於體育帶來的民族自豪感和社會責任感,習近平同志在地方工作時便有着深入思考。
通過舉辦大型國際賽事,可以更生動地映射中國的發展躍遷,更有力地展現中華體育精神。
對此,習近平總書記十分重視。
2007年,習近平同志到上海工作後,就面臨一件迫在眉睫的大事:舉辦世界夏季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這是我國在北京奧運會之前承辦的規模最大的國際賽事。
多次召開專題會議、考察重要場館、反復強調“一定要照顧好來自全世界的特奧運動員”……習近平同志事無巨細,對特奧會籌辦工作精益求精。
這次特奧會的籌辦經驗,也成為後來上海乃至全國舉行大型活動的寶貴經驗。
籌辦特奧會、北京奧運會,領導新時代中國成功舉辦南京青奧會,親自推動申辦、籌辦、舉辦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從地方到中央,習近平同志引領中國高標準舉辦各類體育盛會,向世界精彩詮釋了文明、進步、開放的大國形象。
“體育在提高人民身體素質和健康水平、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豐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激勵全國各族人民弘揚追求卓越、突破自我的精神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以深厚的體育情、宏闊的體育觀,習近平總書記科學準確把握體育的重大意義,指引着東方體育大國向體育強國鏗鏘前行。
從“推動群眾體育、競技體育、體育産業協調發展”,到體育“是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再到“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我國體育産業穩步發展,已成為國民經濟中極具活力的增長極。
從2014年全民健身上升為國家戰略,到2017年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加快推進體育強國建設”,再到2021年《全民健身計劃(2021-2025年)》印發……全民健身有了系統性、全方位的制度保障。
從洛杉磯奧運會金牌零的突破,到北京“無與倫比的一屆奧運會”,再到“十四五”以來共取得世界冠軍超500個……中國躋身世界體育大國、奧運強國之列,正奮勇書寫中國式現代化的體育篇章。

“把競技體育搞得更好、更快、更高、更強”
2024年8月20日下午,巴黎奧運會落幕不到10天,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親切接見載譽歸來的奧運健兒們。
接見中,有的運動員還沒來得及自我介紹,習近平總書記就叫出了他們的名字。
跳水運動員全紅嬋、陳芋汐攜手奪金,總書記印象深刻:“你們配合默契,被稱為‘無水花運動員’。”
游泳運動員潘展樂在男子100米自由泳項目奪得金牌,總書記勉勵他:“創造了世界紀錄,希望你再接再厲、再創佳績。”
對舉重運動員李雯雯,總書記形容她:“力拔山兮氣蓋世。”
…………
在繁忙的工作之餘,習近平總書記仍然關心着競技體育的發展,關注着健兒們在賽場上的表現,這令大家備受鼓舞。
競技運動成績是衡量國家體育綜合實力、體現體育強國整體建設水平的重要標誌。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我國競技體育經歷了從小到大、由弱到強的發展歷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競技體育工作,多次出席重大體育賽事活動,對競技體育發展作出重要指示批示,開啟我國競技體育發展新征程。近年來,我國在奧運會等國際賽事獎牌榜上名列前茅,跳水、乒乓球、舉重等項目長期保持優勢地位。
習近平總書記無限感慨:“從許海峰拿到第一塊奧運金牌實現零的突破,到現在我們拿到了300多枚夏季奧運會金牌。”
與此同時,針對我國競技體育“冰強雪弱”的狀況,習近平總書記要求“鞏固優勢,再上新&階”“奮起追趕,惡補短板”。
2019年2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北京石景山首鋼園區,考察冬奧會籌辦工作,看望正在備戰的運動員。當時,將滿15歲的蘇翊鳴正是其中一員,技術和世界最高水平還有差距。
蘇翊鳴回憶説:“總書記來到我們的訓練地點,他叮囑我們要志存高遠,到世界競技舞&上去展現中國新一代青少年風采。我一直把這句話銘記在心。”
在高強度訓練中增強本領,在高水平比賽中積累經驗……冰雪小將迅速成長,朝着夢想奮力奔跑。
2022年2月15日,北京冬奧會單板滑雪男子大跳&決賽,蘇翊鳴一舉摘得中國單板滑雪冬奧首金!
激動之下,他給習近平總書記寫信,匯報了牢記總書記教誨,刻苦訓練、突破自我、實現夢想的奮鬥歷程。
很快,蘇翊鳴便收到了回信——“你和中國冰雪健兒在冬奧賽場奮勇拼搏、超越自我,取得了優異成績。我向你們&&祝賀!為你們點讚!”
從“冰強雪弱”到齊頭並進,從北京冬奧會申辦成功時我國三分之一的項目基本是空白到舉辦時實現全項目參賽……蘇翊鳴堅定地説:“總書記的回信,是對冰雪運動成績的肯定,對全體冰雪健兒的鼓舞。我將不斷挑戰極限,為建設競技體育強國貢獻青春力量。”
足球、籃球、排球“三大球”的發展水平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國家體育發展綜合實力。
對此,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三大球’要搞上去,這是一個體育強國的標誌。”
始建於1972年的福建漳州體育訓練基地,是中國女排最早的集訓基地。在經歷了20多年風雨後,基地設施老舊、日顯滄桑。
2000年11月,時任福建省省長習近平來到這裡,就地召開現場辦公會,把新建基地場館和宿舍的事情定了下來,改善女排隊員們住宿和訓練條件。
次年7月,習近平同志再次來到基地。
當時,中國女排成績不理想,一時受到冷遇。時任中國女排主教練陳忠和説:“習近平同志得知這一情況後特地趕到漳州,看望中國女排全體運動員和教練員。”
“福建人民、漳州人民都希望女排再造輝煌”……暖心的慰問,讓大家十分感動。習近平同志還從省長基金中撥給中國女排50萬元,及時解決了隊伍在訓練和生活方面的困難。
一支無人看好的隊伍,在低谷中積蓄力量。
2003年,以11戰全勝獲得第九屆世界盃女排賽冠軍;2004年,以驚天逆轉擊敗俄羅斯隊獲得雅典奧運會冠軍……歷經風雨,“女排精神”重放光芒。
殷殷關切,一以貫之。
專門邀請剛剛獲得2019年女排世界盃冠軍的中國女排隊員、教練員代表參加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招待會;南京青奧會開幕前夕,來到青奧村訓練館籃球場邊,勉勵大家“可把籃球的目標定得更高點,爭取拿到更好的成績”;主持召開十八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次會議,審議通過《中國足球改革總體方案》……
一個個難忘瞬間,見證着習近平總書記對“三大球”振興發展的深切關心與大力推動。
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把競技體育搞得更好、更快、更高、更強”的要求,運動員們頑強拼搏、刻苦訓練;賽場上,一個個“高光時刻”永載史冊——
裏約奧運會,中國女排時隔12年再奪奧運金牌;東京奧運會,短跑運動員蘇炳添以9秒83的成績打破亞洲紀錄;北京冬奧會,谷愛凌決賽中挑戰個人從未完成過的高難動作,為中國女子雪上項目摘得冬奧會歷史首金;巴黎奧運會,鄭欽文無懼強敵、過關斬將,成為中國首位奧運會網球女子單打冠軍……
我國競技體育整體水平進一步提升,在奧運會上屢創佳績的基礎上,多個項目取得歷史性突破;國際賽場上,網球、賽車、拳擊等項目表現亮眼;培養出獲得奧運金牌運動員的省份越來越多,均衡發展取得顯著成效。

“把滿足人民健身需求、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體育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1984年春天,河北正定舉行了一場全縣全民運動會。
比賽項目既有田徑、體操等專業競技項目,也有健身、舞蹈等群眾項目。正定一中操場上格外熱鬧,運動會吸引了1300多人參加。
對這場運動會,當時出現了許多不理解的聲音。在全國各地都在聚焦經濟建設的大環境下,不少人覺得搞體育運動沒有太大意義。
時任正定縣委書記習近平卻不這麼看。他説:“老百姓‘錢袋子’要鼓起來,精神也要豐富起來,身體也要健康起來,讓老百姓感到幸福,搞全民運動會這件事情意義重大。”
運動會之後,正定陸續建起體育場館、組建群眾體育隊伍,各種健身活動在全縣範圍內陸續展開。“後來正定能夠成為全國體育先進縣,跟習書記搞的這次全縣運動會開了個好頭有直接關係。”談起當年那場運動會,正定幹部群眾記憶猶新。
習近平總書記十分重視群眾體育運動,既倡導熱愛運動的社會風氣,也大力改善百姓健身條件。
福州鼓山,登山愛好者的聚集地。至今,當地群眾仍津津樂道跟習近平同志一起登山的故事。
在福建工作時,習近平同志常常抽出時間去登山。他發現,鼓山只有一條登山古道,兩側沒路燈,早晚登山不安全。習近平同志在鼓山開了一個現場辦公會,決定開闢兩條新的登山道,還安裝了路燈。
群眾一片叫好:“習省長幫我們辦了件大好事。”
在習近平同志推動下,福建把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建設、全民健身活動作為每年為民辦實事項目,推動群眾體育蓬勃開展。
到山東日照陽光海岸綠道,叮囑正在鍛煉的騎行愛好者“把身體搞好”;在上海,與休閒健身的市民親切交談,要求“努力擴大公共空間,讓老百姓有休閒、健身、娛樂的地方”……黨的十八大後,習近平總書記的身影,仍時常出現在群眾休閒健身場所。

2024年5月22日至24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山東考察。這是22日下午,習近平在日照市陽光海岸綠道同市民親切交流。新華社記者 謝環馳 攝
2017年,第十三屆全運會首次設立群眾比賽項目。
當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天津會見全國體育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代表等時深刻指出:“把群眾性體育納入全運會,組織人民群眾廣泛參與,就更好起到了舉辦全運會的作用。”
現場聆聽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天津體育學院教師解乒乒格外振奮。作為天津市首枚全運會群眾比賽項目金牌獲得者,她感到肩頭有了更多的使命和責任。
開設健身課程,指導觀眾居家健身,給援外醫護人員教授太極拳……從此,解乒乒帶動更多人參加體育鍛煉。
提高人的健康素質,青少年是黃金期。對於加強青少年體育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尤為關心。
2023年5月31日,習近平總書記走進北京育英學校,看望慰問師生。籃球場上,體育教師王作舟正帶着學生上體育課。他後來回憶説:“看到總書記,孩子們都特別興奮,立馬放下手中的籃球,邊鼓掌邊喊‘習爺爺好’。”
習近平總書記笑着對大家説:“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孩子們不是要吃得胖胖的,而是要長得壯壯的、練得棒棒的。體育鍛煉要從小抓起,體育鍛煉多一些,‘小胖墩’、‘小眼鏡’就少一些。”

2023年5月31日上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來到北京育英學校看望慰問師生,向全國廣大少年兒童祝賀“六一”國際兒童節快樂。這是習近平在籃球場同正在上體育課的小學生們親切交流。新華社記者 申宏 攝
而今,保障孩子們每天一節體育課、每天運動2小時,成了王作舟等體育老師沉甸甸的責任:“想到總書記對我們的囑託,看到孩子們茁壯成長,我們打心眼兒裏高興。”
出席全國教育大會,強調“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開齊開足體育課”;考察北京五棵松體育中心,與冰球小將“撞肩”互動,叮囑他“塊頭要再長大一點”;走進陜西平利縣老縣鎮中心小學的教室,關心孩子們戴眼鏡的情況,語重心長地説“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我説的‘野蠻其體魄’就是強身健體”……對祖國下一代的健康,習近平總書記念茲在茲:“孩子們成長得更好,是我們最大的心願。”
近年來,《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等文件印發,“學生體質強健計劃”“近視防控光明行動”實施……在習近平總書記關心推動下,越來越多的孩子摘掉“小眼鏡”、不當“小胖墩”、挺直“小脊梁”。
“強身健體,就是要讓人民群眾生活得更好”“現代化最重要的指標還是人民健康,這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基礎”,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期望正化為務實舉措和明顯成效。
截至2024年,全國體育場地面積達到42.3億平方米,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數比例超過38.5%;居民人均預期壽命達到79歲,比2020年提高1.1歲……
中華民族正以更加強健的體魄、更加昂揚的精神,在中國式現代化的康莊大道上奮勇向前。

“體育為人們關注,在於它所蘊含的哲學、文化精神與人們産生的共鳴與交融”
2014年2月6日,農曆大年初七,習近平主席前往俄羅斯索契,開啟冬奧之旅。這是中國最高領導人首次出席在境外舉行的大型體育賽事。
43個小時、12場活動,日程緊密。出席冬奧會開幕式,起立鼓掌,向中國運動員揮手致意;同中國奧運健兒座談,勉勵他們“來到這裡,既是運動員,也是中國人民的友好使者”……
索契之行,習近平主席以體育外交開啟外交新篇,成就開放中國與世界互動的又一段意義深遠的佳話。

2014年2月7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俄羅斯索契親切看望參加第二十二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中國體育代表團。這是習近平在座談會上與代表團成員親切交流。新華社記者 蘭紅光 攝
體育是社會發展和人類進步的重要標誌,是人文交流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浙江工作時,習近平同志就曾表達對體育、奧運的深刻體悟:“體育為人們關注,在於它所蘊含的哲學、文化精神與人們産生的共鳴與交融;奧運受世人矚目,在於參與和團結以及更快更高更強的追求。”
體育,蘊含着消弭隔閡的外交智慧。
德國柏林,奧林匹亞體育場足球場先後兩次留下習近平主席的足跡。
2014年3月,正在德國進行國事訪問的習近平主席,特意在繁忙的行程中抽時間來到這裡,觀看了一場中德小球員之間的足球友誼賽,希望“兩國加強足球交流”。
三年後的7月,同樣在這片青青草場上,中德青少年足球友誼賽再度開賽。這一次,習近平主席同時任德國總理默克爾共同觀看,指出“中方願同德方加強足球領域全方位交流合作”。
出訪法國,兩國元首互贈奧運火炬;邀請來華訪問的俄羅斯總統普京一起為冰球比賽開球;同波蘭、塞內加爾等國家領導人會見時,指出加強體育領域交流合作……習近平主席的體育外交,不斷鞏固擴大中國的“朋友圈”。
2015年10月,英國曼徹斯特城足球俱樂部在社交&&發出一張照片,轟動全球,被稱為國際足壇“有愛”的自拍照。
畫面中,習近平主席、時任英國首相卡梅倫、球星阿圭羅看向鏡頭,笑意盈盈。俱樂部用中英雙語寫下阿圭羅的感言:“感謝能與您自拍,習主席!”
那是習近平主席訪英期間前往曼城足球俱樂部,與英國足球“親密接觸”。一張自拍照展露的親切風度,彰顯大國領袖的魅力風範。
出訪阿根廷期間,獲贈印有自己名字的阿根廷國家足球隊10號球衣;在墨西哥演講時祝願“中墨兩國合作奪得更多‘金牌’”……憑藉體育交流中的自信與風趣,習近平主席於輕鬆互動間將山海之遠化為鄰里之近。
2018年11月,在巴布亞新幾內亞進行國事訪問的習近平主席,為中國援建的布圖卡學園揭牌。
在乒乓球&前,習近平主席同時任巴新總理奧尼爾觀看了一場對打練習:中國奧運冠軍張怡寧對陣其巴新“徒弟”傑弗裏·羅伊。
得益於共建“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傑弗裏·羅伊經過在中國的集訓,和搭檔在2019年太平洋運動會上獲得男雙銀牌,創造了巴新乒乓球歷史最好成績。
“我想借此機會向習近平主席表達感謝。”多年後,在北京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傑弗裏·羅伊身着巴新乒乓球國家隊服,言辭真摯。
馬拉松系列賽、搏擊對抗賽等賽事不斷興起,為“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交往注入蓬勃活力。正如習近平主席所説:“體育交流正日益成為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交往的一部分。”
通過體育這門“共同語言”,習近平主席向世界傳遞友誼與善意,賦予“命運共同體”更豐富內涵、更絢麗色彩。
瑞士洛桑,奧林匹克之都。
2017年歲首,坐落在洛桑半山腰的國際奧林匹克博物館迎來一場“頒獎儀式”。習近平主席應邀登上奧運會冠軍領獎&,他面帶笑容,舉起雙臂,向在場的人們揮手致意。時任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也一同登&,現場氣氛輕鬆活潑。
起源於古希臘臨時休戰的奧林匹克運動,傳遞着人類和平團結進步的夢想。那次訪問中,習近平主席欣然提筆,在留言簿寫下:“弘揚奧運精神,促進和平發展”。
巴赫感嘆:“就推動奧林匹克運動而言,習近平主席是當之無愧的冠軍”。
開創一個個首次:習近平主席是第一位出席在境外舉行的大型國際體育賽事的中國國家元首,也是第一位到訪國際奧委會總部的中國最高領導人。
出席一個個盛會:習近平主席出席南京青奧會、武漢軍運會、北京冬奧會、成都大運會等國際綜合性運動會開幕式。他號召“用體育的陽光穿透戰爭陰霾”“以體育促團結,為國際社會匯聚正能量”。
2022年2月5日,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辦了一場春節“廟會”。其間,摩納哥元首阿爾貝二世親王體驗製作了中國國寶大熊貓形象的“冰墩墩”面塑,想帶兩個回家。
“聽説你準備帶一對‘冰墩墩’回去,帶給你的雙胞胎孩子。希望他們今後也能夠對冰雪運動感興趣,如你一樣成為冰雪運動健將。”第二天,在人民大會堂東大廳,習近平主席會見曾是運動員的阿爾貝二世親王,親切地對他説。
貼心的交流,展現着東道主的熱情好客,也傳遞着中華文明與奧運文化相融的無窮魅力。
“人類的一切文明成就都值得全人類共同欣賞和分享。”習近平主席的話,道出人類文明因體育而更加絢爛多姿的深刻題旨。
“我們每個人的夢想、體育強國夢都與中國夢緊密相連。”
新征程上,體育強國夢澎湃着強大動能,凝聚起億萬中華兒女的奮進力量。

文字:新華社記者
海報設計:劉思錄
統籌:金小茜、譚謨曉、畢曉洋、肖磊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