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男子半程馬拉松冠軍葉爾安·葉列吾斯孜(中)、亞軍哈孜孜·別克吐爾松(左)、季軍吐魯阿布勒·托列汗在頒獎儀式上。
當日,2025烏魯木齊馬拉松暨“跑遍大美新疆”(烏魯木齊)賽事在新疆國際會展中心鳴槍開跑。賽事設置了全程馬拉松、半程馬拉松、6公里歡樂跑三個組別,總參賽規模約1.4萬人。比賽首次採用“全市區路線”,深度串聯烏魯木齊多個城區,賽道沿途經過眾多城市地標。
新華社記者 胡虎虎 攝
8月31日,女子半程馬拉松冠軍韓夢(中)、亞軍陸蘇丹(左)、季軍李馨怡在頒獎儀式上。
當日,2025烏魯木齊馬拉松暨“跑遍大美新疆”(烏魯木齊)賽事在新疆國際會展中心鳴槍開跑。賽事設置了全程馬拉松、半程馬拉松、6公里歡樂跑三個組別,總參賽規模約1.4萬人。比賽首次採用“全市區路線”,深度串聯烏魯木齊多個城區,賽道沿途經過眾多城市地標。
新華社記者 胡虎虎 攝
8月31日,中國選手多斯包勒·哈布利江恩(左)在終點處迎接好友巴合塔爾·吾拉孜艾力。最終,兩人分別以2小時25分33秒和2小時26分09秒的成績獲男子全程馬拉松亞軍、季軍。
當日,2025烏魯木齊馬拉松暨“跑遍大美新疆”(烏魯木齊)賽事在新疆國際會展中心鳴槍開跑。賽事設置了全程馬拉松、半程馬拉松、6公里歡樂跑三個組別,總參賽規模約1.4萬人。比賽首次採用“全市區路線”,深度串聯烏魯木齊多個城區,賽道沿途經過眾多城市地標。
新華社記者 胡虎虎 攝
8月31日,中國選手多斯包勒·哈布利江恩(左)與巴合塔爾·吾拉孜艾力在比賽後。最終,兩人分別以2小時25分33秒和2小時26分09秒的成績獲男子全程馬拉松亞軍、季軍。
當日,2025烏魯木齊馬拉松暨“跑遍大美新疆”(烏魯木齊)賽事在新疆國際會展中心鳴槍開跑。賽事設置了全程馬拉松、半程馬拉松、6公里歡樂跑三個組別,總參賽規模約1.4萬人。比賽首次採用“全市區路線”,深度串聯烏魯木齊多個城區,賽道沿途經過眾多城市地標。
新華社記者 胡虎虎 攝
8月31日,中國選手李政躍衝過終點。最終,他以2小時19分54秒的成績獲得男子全程馬拉松冠軍。
當日,2025烏魯木齊馬拉松暨“跑遍大美新疆”(烏魯木齊)賽事在新疆國際會展中心鳴槍開跑。賽事設置了全程馬拉松、半程馬拉松、6公里歡樂跑三個組別,總參賽規模約1.4萬人。比賽首次採用“全市區路線”,深度串聯烏魯木齊多個城區,賽道沿途經過眾多城市地標。
新華社記者 胡虎虎 攝
8月31日,中國選手李政躍在比賽中。最終,他以2小時19分54秒的成績獲得男子全程馬拉松冠軍。
當日,2025烏魯木齊馬拉松暨“跑遍大美新疆”(烏魯木齊)賽事在新疆國際會展中心鳴槍開跑。賽事設置了全程馬拉松、半程馬拉松、6公里歡樂跑三個組別,總參賽規模約1.4萬人。比賽首次採用“全市區路線”,深度串聯烏魯木齊多個城區,賽道沿途經過眾多城市地標。
新華社記者 胡虎虎 攝
8月31日,男子全程馬拉松冠軍李政躍在比賽後慶祝。
當日,2025烏魯木齊馬拉松暨“跑遍大美新疆”(烏魯木齊)賽事在新疆國際會展中心鳴槍開跑。賽事設置了全程馬拉松、半程馬拉松、6公里歡樂跑三個組別,總參賽規模約1.4萬人。比賽首次採用“全市區路線”,深度串聯烏魯木齊多個城區,賽道沿途經過眾多城市地標。
新華社記者 胡虎虎 攝
8月31日,肯尼亞選手菲利斯·傑普科斯蓋·基羅普衝過終點。最終,她以2小時45分18秒的成績獲得女子全程馬拉松冠軍。
當日,2025烏魯木齊馬拉松暨“跑遍大美新疆”(烏魯木齊)賽事在新疆國際會展中心鳴槍開跑。賽事設置了全程馬拉松、半程馬拉松、6公里歡樂跑三個組別,總參賽規模約1.4萬人。比賽首次採用“全市區路線”,深度串聯烏魯木齊多個城區,賽道沿途經過眾多城市地標。
新華社記者 胡虎虎 攝
8月31日,中國選手敖蘋平在比賽中。最終,她以2小時50分18秒的成績獲得女子全程馬拉松亞軍。
當日,2025烏魯木齊馬拉松暨“跑遍大美新疆”(烏魯木齊)賽事在新疆國際會展中心鳴槍開跑。賽事設置了全程馬拉松、半程馬拉松、6公里歡樂跑三個組別,總參賽規模約1.4萬人。比賽首次採用“全市區路線”,深度串聯烏魯木齊多個城區,賽道沿途經過眾多城市地標。
新華社記者 胡虎虎 攝
8月31日,中國選手多斯包勒·哈布利江恩在比賽中。最終,他以2小時25分33秒的成績獲得男子全程馬拉松亞軍。
當日,2025烏魯木齊馬拉松暨“跑遍大美新疆”(烏魯木齊)賽事在新疆國際會展中心鳴槍開跑。賽事設置了全程馬拉松、半程馬拉松、6公里歡樂跑三個組別,總參賽規模約1.4萬人。比賽首次採用“全市區路線”,深度串聯烏魯木齊多個城區,賽道沿途經過眾多城市地標。
新華社記者 胡虎虎 攝
8月31日,中國選手巴合塔爾·吾拉孜艾力在比賽中。最終,他以2小時26分09秒的成績獲得男子全程馬拉松季軍。
當日,2025烏魯木齊馬拉松暨“跑遍大美新疆”(烏魯木齊)賽事在新疆國際會展中心鳴槍開跑。賽事設置了全程馬拉松、半程馬拉松、6公里歡樂跑三個組別,總參賽規模約1.4萬人。比賽首次採用“全市區路線”,深度串聯烏魯木齊多個城區,賽道沿途經過眾多城市地標。
新華社記者 王菲 攝
8月31日,女子全程馬拉松冠軍肯尼亞選手菲利斯·傑普科斯蓋·基羅普衝線後與觀眾互動慶祝。
當日,2025烏魯木齊馬拉松暨“跑遍大美新疆”(烏魯木齊)賽事在新疆國際會展中心鳴槍開跑。賽事設置了全程馬拉松、半程馬拉松、6公里歡樂跑三個組別,總參賽規模約1.4萬人。比賽首次採用“全市區路線”,深度串聯烏魯木齊多個城區,賽道沿途經過眾多城市地標。
新華社記者 胡虎虎 攝
8月31日,中國選手敖蘋平(右)在比賽中。最終,她以2小時50分18秒的成績獲得女子全程馬拉松亞軍。
當日,2025烏魯木齊馬拉松暨“跑遍大美新疆”(烏魯木齊)賽事在新疆國際會展中心鳴槍開跑。賽事設置了全程馬拉松、半程馬拉松、6公里歡樂跑三個組別,總參賽規模約1.4萬人。比賽首次採用“全市區路線”,深度串聯烏魯木齊多個城區,賽道沿途經過眾多城市地標。
新華社記者 王菲 攝
8月31日,參賽選手在比賽中。
當日,2025烏魯木齊馬拉松暨“跑遍大美新疆”(烏魯木齊)賽事在新疆國際會展中心鳴槍開跑。賽事設置了全程馬拉松、半程馬拉松、6公里歡樂跑三個組別,總參賽規模約1.4萬人。比賽首次採用“全市區路線”,深度串聯烏魯木齊多個城區,賽道沿途經過眾多城市地標。
新華社記者 胡虎虎 攝
8月31日,參賽選手在比賽中。
當日,2025烏魯木齊馬拉松暨“跑遍大美新疆”(烏魯木齊)賽事在新疆國際會展中心鳴槍開跑。賽事設置了全程馬拉松、半程馬拉松、6公里歡樂跑三個組別,總參賽規模約1.4萬人。比賽首次採用“全市區路線”,深度串聯烏魯木齊多個城區,賽道沿途經過眾多城市地標。
新華社記者 胡虎虎 攝
8月31日,舞獅隊演員在比賽中為參賽選手吶喊助威。
當日,2025烏魯木齊馬拉松暨“跑遍大美新疆”(烏魯木齊)賽事在新疆國際會展中心鳴槍開跑。賽事設置了全程馬拉松、半程馬拉松、6公里歡樂跑三個組別,總參賽規模約1.4萬人。比賽首次採用“全市區路線”,深度串聯烏魯木齊多個城區,賽道沿途經過眾多城市地標。
新華社記者 王菲 攝
8月31日,參賽選手在比賽中與觀眾合影留念。
當日,2025烏魯木齊馬拉松暨“跑遍大美新疆”(烏魯木齊)賽事在新疆國際會展中心鳴槍開跑。賽事設置了全程馬拉松、半程馬拉松、6公里歡樂跑三個組別,總參賽規模約1.4萬人。比賽首次採用“全市區路線”,深度串聯烏魯木齊多個城區,賽道沿途經過眾多城市地標。
新華社記者 王菲 攝
8月31日,扮成“馕人”文創形象的觀眾在比賽中為參賽選手助威。
當日,2025烏魯木齊馬拉松暨“跑遍大美新疆”(烏魯木齊)賽事在新疆國際會展中心鳴槍開跑。賽事設置了全程馬拉松、半程馬拉松、6公里歡樂跑三個組別,總參賽規模約1.4萬人。比賽首次採用“全市區路線”,深度串聯烏魯木齊多個城區,賽道沿途經過眾多城市地標。
新華社記者 王菲 攝
這是8月31日拍攝的比賽現場(無人機照片)。
當日,2025烏魯木齊馬拉松暨“跑遍大美新疆”(烏魯木齊)賽事在新疆國際會展中心鳴槍開跑。賽事設置了全程馬拉松、半程馬拉松、6公里歡樂跑三個組別,總參賽規模約1.4萬人。比賽首次採用“全市區路線”,深度串聯烏魯木齊多個城區,賽道沿途經過眾多城市地標。
新華社發(賽事運營方供圖)
8月31日,參賽選手在比賽中。
當日,2025烏魯木齊馬拉松暨“跑遍大美新疆”(烏魯木齊)賽事在新疆國際會展中心鳴槍開跑。賽事設置了全程馬拉松、半程馬拉松、6公里歡樂跑三個組別,總參賽規模約1.4萬人。比賽首次採用“全市區路線”,深度串聯烏魯木齊多個城區,賽道沿途經過眾多城市地標。
新華社記者 王菲 攝
這是8月31日拍攝的比賽現場(無人機照片)。
當日,2025烏魯木齊馬拉松暨“跑遍大美新疆”(烏魯木齊)賽事在新疆國際會展中心鳴槍開跑。賽事設置了全程馬拉松、半程馬拉松、6公里歡樂跑三個組別,總參賽規模約1.4萬人。比賽首次採用“全市區路線”,深度串聯烏魯木齊多個城區,賽道沿途經過眾多城市地標。
新華社發(賽事運營方供圖)
8月31日,一名參賽選手在比賽中與觀眾一起隨音樂舞蹈。
當日,2025烏魯木齊馬拉松暨“跑遍大美新疆”(烏魯木齊)賽事在新疆國際會展中心鳴槍開跑。賽事設置了全程馬拉松、半程馬拉松、6公里歡樂跑三個組別,總參賽規模約1.4萬人。比賽首次採用“全市區路線”,深度串聯烏魯木齊多個城區,賽道沿途經過眾多城市地標。
新華社記者 王菲 攝
8月31日,參賽選手在比賽中。
當日,2025烏魯木齊馬拉松暨“跑遍大美新疆”(烏魯木齊)賽事在新疆國際會展中心鳴槍開跑。賽事設置了全程馬拉松、半程馬拉松、6公里歡樂跑三個組別,總參賽規模約1.4萬人。比賽首次採用“全市區路線”,深度串聯烏魯木齊多個城區,賽道沿途經過眾多城市地標。
新華社記者 王菲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