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世運説|首次成為正式比賽項目,這兩個中華傳統運動正走向世界-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8/13 10:35:36
來源:新華網

成都世運説|首次成為正式比賽項目,這兩個中華傳統運動正走向世界

字體:

轉眼

成都世運會賽程已過半

這期間

歷經千年傳承

兼具東方智慧

首次成為正式比賽項目的

武術、龍舟

均已結束了在成都世運會上的全部較量

 

觀眾想象中大包大攬的盛況

沒有出現

中國隊在武術套路比賽中收穫兩枚金牌

龍舟賽場上

兩枚銀牌則成為中國龍舟隊的最終成績

 

優勢項目沒有“上大分”

 固然讓人意外

但更令人驚喜的

是武術和龍舟的“國際化”程度

早已超乎想象

再也不是中國人的“獨門絕學”

 

成都世運會武術套路

共設6個小項

中國隊僅獲得兩個小項的參賽資格

雖雙雙登頂

但不免讓人嘀咕

為啥不派更多高手參加其它小項的較量?

 

8月9日,馬來西亞選手陳昌敏在南拳比賽中。最終,她獲得冠軍。新華社記者 徐速繪 攝

 

原來

這看似“精簡”的陣容

有着

與賽制規則相關的“小插曲”

 

按照規則

世運會武術套路的參賽資格

與武術世錦賽成績挂鉤

2023年武術世錦賽

全能項目前六名可直接獲得入場券

彼時

中國運動員專注於單項比拼

並未全力參與全能項目的角逐

因此

僅能憑藉兩張外卡

獲得兩個參賽席位

 

8月8日,伊朗選手巴尼塔萊比在南棍比賽中。最終,他獲得冠軍。新華社記者 徐速繪 攝

 

好在兩名運動員不負眾望

小將盧卓靈

在第一個比賽日

頂住壓力

在女子太極拳太極劍全能項目中

為中國體育代表團斬獲首金

 

8月8日,中國選手盧卓靈在太極拳比賽中。新華社記者 胥冰潔 攝

 

川籍運動員高久尚

則在第二個比賽日

憑藉“三項第一”的絕對優勢

將男子長拳刀術棍術全能金牌收入囊中

 

8月9日,中國選手高久尚在刀術比賽中,他最終獲得冠軍。新華社記者 徐速繪 攝

 

參賽即奪冠看似輕鬆

實則並不容易

縱觀本屆世運會

武術套路六個小項

有多達九個國家/地區代表隊

收穫獎牌

可見

沒有一個國家/地區能夠“一統武林”

正如

國際武術聯合會秘書長張玉萍所説

“武術在亞洲廣泛開展

群眾基礎好

整體水平相對較高

不過

世界各地的水平都在快速提升”

如今的“武林”

不再是一花獨放

而是百花齊放

 

8月9日,中國香港選手楊頌熹在太極劍比賽中。最終,他獲得冠軍。新華社記者 徐速繪 攝

 

如果説

武術套路未能全項出擊略有遺憾

龍舟賽場

則令許多人“大跌眼鏡”

——

全部6個小項

中國隊僅收穫兩枚銀牌

 

  8月10日,冠軍泰國隊(後)、亞軍中國隊(前左)和季軍烏克蘭隊在頒獎儀式上合影。當日,2025年成都世運會龍舟10人座200米決賽在興隆湖湖濱賽場舉行。新華社記者 李嘉南 攝

 

作為發源地和東道主

中國在龍舟項目中“無金而返”

讓人頗感意外

事實上

儘管龍舟起源於中國

已有數千年歷史

但中國隊在世運會龍舟項目中

並無優勢

 

  8月9日,2025年成都世運會龍舟8人座公開組2000米追逐賽決賽舉行,中國隊獲得亞軍。圖為中國隊在比賽中。新華社記者 王翔 攝

 

8人座公開組2000米追逐賽中

印尼隊在拿到世運會歷史上首枚龍舟金牌同時

領先第二名中國隊

11秒之多

而在此前成都世運會龍舟項目資格賽中

總積分排名前兩位

獲得參賽資格的是

印尼和泰國

 

  8月10日,印度尼西亞隊(前)在比賽中。當日,在2025年成都世運會龍舟10人座500米決賽中,印度尼西亞隊獲得冠軍。新華社記者 李嘉南 攝

 

目前

全球約有5000萬名龍舟愛好者

開展龍舟運動的國家和地區近百個

正如業內人士所説

世界各地對龍舟的喜愛及重視程度

遠超國內很多民眾的想象

這恰是普及龍舟運動的成功

 

6月14日,在加拿大多倫多,參賽者在2025年國際龍舟節上競渡。新華社發(鄒崢攝)

 

6月15日,在盧森堡雷米希市,參賽隊員在第三屆盧森堡國際龍舟節比賽前熱身準備。新華社發(高懿攝)

 

6月29日,在俄羅斯符拉迪沃斯托克,選手為獲得龍舟比賽勝利歡呼。新華社發(郭飛洲攝)

 

沒有包攬

沒有一騎絕塵

但當在世運會這樣的國際大賽舞&上

越來越多的外國面孔出現在武術和龍舟的比賽中

這兩項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根基

融合世界現代體育文明的項目

已然憑藉自身魅力

承載着中國“精神內核”

從“獨門絕學”成為“世界功夫”

【糾錯】 【責任編輯:解冰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