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世運會
將於下周(8月7日)拉開大幕
如果你讀到關於世運會介紹的科普文章
大概率會有這麼一句
“世運會是非奧項目的綜合性運動會”
但是當你看到成都世運會的項目名單
也許會突然愣一下——
射箭、皮划艇、攀岩……
這些不都是奧運項目嗎?
還有腰旗橄欖球
這不是洛杉磯奧運會的新項目嗎?
2025年成都世運會項目。圖源:成都世運會官網
既然是“非奧項目的展示舞&”
為何這些奧運項目又會出現?
要理解這一現象
還得從世運會的誕生説起
1981年首屆世運會棒球比賽現場。圖源:國際世界運動會協會(IWGA)官網
上世紀70年代
奧運項目越來越多
但奧運“容量”卻有限
一些其他逐漸興起的項目
苦苦等候、無處施展
於是,一些國際單項體育聯合會
決定“另起爐灶”
搭建一個屬於非奧項目的賽事&&
國際世界運動會協會(IWGA)成立後
1981年
首屆世界運動會在美國聖克拉拉舉辦
這就是世運會的起點
1981年首屆世運會拔河比賽現場。圖源:國際世界運動會協會(IWGA)官網
在項目設置上
世運會鼓勵多元化
優先考慮新興運動、特色項目
以及部分未能進入奧運的傳統強項
有些項目曾經是世運會的常客
後來成為奧運會正式項目
比如跆拳道
1981年首屆世運會跆拳道比賽頒獎典禮現場。圖源:國際世界運動會協會(IWGA)官網
也有些項目
剛在世運會上“試水”
轉身就入選奧運會
比如霹靂舞
霹靂舞在2022年伯明翰世運會上首次成為正式比賽項目,2024年又登上了巴黎奧運會舞&,本屆成都世運會霹靂舞也是正式比賽項目之一。圖為巴黎奧運會上,中國選手劉清漪在霹靂舞比賽中。新華社記者 沈伯韓 攝
所以也有很多人評價
世運會是奧運會的“試驗田”
但這些項目一旦“轉正”
是否就不再參加世運了?
答案是:不一定
攀岩已經連續出現在東京和巴黎兩屆奧運會上。同時也將繼續出現在2028年洛杉磯奧運會上。圖為巴黎奧運會攀岩項目女子全能決賽,澳大利亞選手歐西安妮婭·麥肯齊在比賽中。新華社記者 高靜 攝
有些項目
確實完成了從世運到奧運的躍升
比如跆拳道
入奧後便退出了世運會
但也有些項目
雖然進過奧運
但仍然在世運會上被保留
這就不得不提到
奧運項目本身的流動性
空手道作為“新增項目”之一進入了東京奧運會,但未能在巴黎奧運會上繼續入圍。圖為東京奧運會,伊朗選手薩賈德(左)與沙特選手哈米迪在空手道比賽中。黃宗治 攝
從東京奧運會開始
國際奧委會(IOC)引入
“新增項目”
東道主可推薦項目入選當屆奧運
但這並非“終身制”
更像是一張短期入場券
這使得“進出奧運”的現象更頻繁
比如東京奧運有空手道
巴黎奧運有霹靂舞
但這兩個項目都不會在洛杉磯出現
巴黎奧運會霹靂舞女子組比賽,中國選手曾瑩瑩在比賽中。新華社記者 徐子鑒 攝
需要看到
一方面
世運會仍是新興項目的孵化器
不少運動正是在這裡起步、成熟
最終叩開奧運大門
另一方面
奧運項目本身也在動態變化中
項目進出、規則改動
都讓它更具開放性和流動性
國際奧委會前主席巴赫,其在任期間(2013年-2025年)主導推動了國際奧林匹克運動多項改革措施,其中就包括在奧運會項目設置上更偏向年輕化、城市化,以擁抱年輕一代。
這使得兩者之間邊界時有重合
出現了一定的“交叉地帶”
此外
哪怕項目名一樣
比賽形式也可能不同
比如皮划艇在奧運
分為靜水和激流迴旋兩個分項
世運會則是比皮划艇馬拉松
今年由於在中國舉辦
還首次增設了龍舟小項
龍舟在本次世運會上首次成為正式比賽項目,這也符合世運會設項突出地域特色的特點。圖為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鎮遠縣㵲陽河上的龍舟比賽。新華社發(龍建睿攝)
所以説到底
世運會和奧運會
不是競爭關係
也不是取代與被取代
而是互補的兩條軌道
有時交叉,有時並行
在領導者層面
IWGA與IOC也早已建立合作關係
正因為這種共存共生
才讓更多運動被看見
也讓世界體育的版圖
更加豐富、多彩
記者:肖亞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