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划艇起源於歐洲。依據器材不同,分為皮艇和划艇。2025年成都世運會皮划艇項目設皮划艇馬拉松、龍舟和皮艇球3個分項。
皮划艇馬拉松在2022年世界運動會首次作為比賽項目亮相,在歐洲和澳大利亞較為流行,近年來逐漸在中國興起。
皮划艇馬拉松
2025年成都世運會皮划艇馬拉松項目下設長距離和短距離,分男女組進行比賽。賽程為期2天,共有40名選手參賽。
皮划艇馬拉松賽道包括水上航道和陸上跑道,長距離比賽水上航道長1890米,陸上跑道長110米,每圈賽道長2000米,總賽程為21000米;短距離比賽水上航道長1090米,陸上跑道長110米,每圈賽道長1200米,總賽程為3400米。比賽時運動員一人一艇,使用雙葉槳,佩戴救生衣、頭盔、護目鏡,在水上劃行400米後,上岸至陸上跑道將艇扛在肩膀或提在手中跑步前進,再下水繼續劃行。運動員按照指定比賽路線重復繞圈,最終用時最短選手獲勝。
該項運動結合水上劃行技術和陸地奔跑技巧,運動員需具備高超的划水技術、強大的力量和耐力。“扛艇或拎艇跑”是項目的獨特環節,使比賽具備趣味性和觀賞性。
龍舟
龍舟相傳起源於我國戰國時期,是為紀念屈原而在民間自發開展的一種運動。2025年成都世運會是龍舟項目首次作為正式比賽項目亮相,賽程為期2天,共有12支隊伍,144名運動員參賽。
龍舟分為8人座龍舟和10人座龍舟,每支隊伍有舵手、鼓手和劃手。舵手掌控前進方向,鼓手通過擊鼓控制划槳節奏,劃手按節奏同步划槳,推動舟船前進。世運會龍舟比賽場地賽道共6條,每條賽道長500米,寬至少9米,水深2米。比賽距離為200米、500米和2000米。各參賽隊伍在各自賽道內同時起航,以龍頭最前沿到達終點的順序決定名次。
龍舟比賽強調集體協作,要求每名隊員都能突破個人意志和身體上的限制,以團隊精神完成比賽。此外,賽龍舟傳承和弘揚了傳統文化,促進競技交流,更彰顯民族精神。
皮艇球
皮艇球是一項對抗性團體運動,起源於英格蘭,深受歐美國家喜愛。2005年皮艇球首次作為世界運動會比賽項目亮相。2025年成都世運會皮艇球項目賽程為期4天,共有16支參賽隊伍,128名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