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手”握大未來-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7/02 09:39:02
來源:新華網

小城“手”握大未來

字體:

  新華社北京7月1日電(記者季嘉東、周暢)“我們本來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小學校,因為場館建得好,舉辦的比賽也多了,現在每年有二三十個批次的人要來參觀學習。”滁州職業技術學院體育部主任孫強説。

  孫強説的場館是2019年建成的滁州職業技術學院體育館,它的結構是一個“匚”字形,三面是三層建築,包含了不同功能的體育教室、辦公室、羽毛球館、乒乓球館等近30個空間。中部是一座面積大約3000平方米的室內場館,可以進行手球、籃球、排球等室內項目。

  2016年,滁州市提出打造“東方手球之都”,作為市屬高校,滁州職業技術學院積極響應,但缺乏場地和經費是個大難題。“我們這種類型和地區的學校,資金不充足,設施設備相對比較難搞。”孫強説。

  為了省錢,更為了把錢花在刀刃上,孫強更加考慮場館的實用性,提出了蓋三座樓,再“搭”出來一個室內體育館的思路。

  “頂棚我要求只用一個簡單的弧形,不要複雜的造型,但材料要用好的。室內燈光是達到國際比賽要求的,儘管三面環樓,光線也很好。用電動伸縮座椅代替看&,打開後有3600個座位,平時可以收在樓道裏,節省了很多空間。”就這樣,三座樓加上一個室內館,算上設施器材等費用,僅用了大約7000萬元成本。在此之前,學校沒有室內運動場所,日常體育教學得“看天吃飯”,更別提舉辦其他體育活動。

 

  2024年8月,第十屆世界青年(U18)女子手球錦標賽在安徽省滁州市舉行,這是安徽省迄今為止舉辦的規模最大的國際賽事。在滁州高教科創城國際手球館、滁州奧體中心體育館和滁州職業技術學院體育館裏,32支不同國家和地區的代表隊、960余名運動員進行了116場比賽。

  也是在那個8月,出生於滁州的杜機娟,代表亞洲參加巴黎奧運會沙灘手球表演賽。此前,她曾代表中國隊多次參加世錦賽、亞沙會和亞錦賽,並幫助中國隊在亞洲多次奪冠。

  2017年9月1日,安徽隊選手杜機娟在第十三屆全運會女子手球小組賽A組比賽中。新華社記者 李響 攝

  手球是安徽省的傳統強項,而滁州是安徽手球的龍頭。2003年,滁州被安徽省體育局命名為“省級手球單項後備人才訓練基地”。2007年,滁州體校成功申報成為“國家手球奧林匹克後備人才訓練基地”。

  在滁州體校裏,滁州女子手球隊主教練李莉向記者介紹,每個奧運周期,滁州都會給國字號隊伍輸送隊員,進不了省隊和國字號隊伍的,也可以考到大學。滁州手球名聲在外,吸引了不少周邊省份的孩子。

  有一位14歲的女孩從浙江慕名而來。她叫施曉晴,浙江余姚人,原本在余姚市泗門鎮第二小學上學,在體育課上接觸過手球後就愛上了這項運動,堅決地來到這裡。施曉晴臉上滿是打球帶來的快樂,她微笑着説:“手球讓我覺得把心理壓力都釋放出來了,我最喜歡進球的瞬間,會忍不住歡呼。剛來滁州的時候,爸媽不放心我,但我以後就想當手球運動員,每天訓練都不覺得累。我想打進國家隊,像劉學丹(安徽手球新星)一樣。在這裡也有好朋友,好多好多。”

  耀眼的競技成績只是塔尖,一項體育運動的持續健康發展,離不開穩定的群眾基礎,尤其是廣大青少年。2021年開始,中國手球協會與滁州市共建國家女子手球青年隊,看中的就是這裡豐厚的人才儲備。

  6月30日,在夏日的勃勃生機裏,2025年滁州市青少年校園手球聯賽在市體育館落幕。滁州市教育體育局競技體育與藝術教育科長崔帥介紹,此次滁州市青少年校園手球聯賽包括“校際聯賽”“片區聯賽”“市級決賽”三個階段,於2024年9月開賽。此次比賽設高中組(七人制)、初中組(五人制)、小學組(五人制),男女共6個組別,來自8個縣(市、區)的近百所中小學校參賽,共有44支隊伍進入總決賽。

  “搭建這個&&,就是讓賽事起到引領作用,各個學校就更有動力去加強平時的訓練。孩子們在比賽中有了獲得感、榮譽感,建立自信、收穫成長。通過比賽我們也更容易發現人才,提供進入更高層次隊伍的機會。”崔帥説。

  目前,滁州市擁有20余所省級以上手球傳統特色學校,70余所市級手球傳統校、特色校,好苗子在良好的賽事競爭裏不斷涌現。滁州市教育體育局也在不斷研究,希望通過賽制改革為校園手球打造更好的環境。“以前也有手球聯賽,但是沒有整合起來,過去是推薦制,讓每個縣出一兩個隊伍。這一屆比賽是從縣級開始層層選拔,採用積分制,積分靠前的隊伍參加總決賽。這樣就提供了更多比賽,讓更多學校參與進來。”

  “從2016年以來,滁州手球進入加速發展的階段。去年的世界青年女子手球錦標賽讓很多國家知道了滁州,城市的知名度、認可度都得到了提升。”崔帥説。

【糾錯】 【責任編輯:解冰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