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哈爾濱2月13日電(記者高萌、樂文婉)還有2天,馬來西亞花滑選手羅春鴻就將迎來他的30歲生日。按照原本的人生計劃,此時的他或許會是一位&&律所法院的律師。
而事實卻是:13日傍晚,他以總分84.92分的成績率先完成了哈爾濱亞冬會花樣滑冰男單項目所有比賽。他在短節目及自由滑中得到的總分,甚至不如同場競技的冬奧會銀牌得主日本選手鍵山優真、韓國高人氣選手車俊煥的短節目得分高。本屆亞冬會,羅春鴻幾乎毫無懸念地以位列倒數的排名完賽。
“這是我的第一屆亞冬會,很開心、很爽,因為我沒有來過這麼大的場地……最後一個旋轉做完之後我長舒一口氣。”比賽結束途經混採區時,羅春鴻笑得非常開朗,“我一直許願能第一個出場。”
21歲時,羅春鴻正在大學裏學習法律專業。那個時候的他,不僅不了解滑冰,甚至對體育鍛煉都毫無興趣。“以前就是讀書罷了,其實我從小到大都在讀書。我不運動,也從來不想。學校裏的體育課,我每次都逃。”
一次偶然,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
“那個時候,馬來西亞剛有第三個還是第四個溜冰場,就在我家附近。我們那邊天氣很熱,但溜冰涼快、又曬不到太陽,我想著要不就進去看看。結果看到有幾個女生在做旋轉。當時我心裏突然有個念頭:我也要轉。”
這一轉,讓這個法律系大學生愛上了滑冰,卻讓家裏人開始犯愁。在一個年平均氣溫26攝氏度到30攝氏度的東南亞國家,花滑選手的出路顯然不及律師明晰。“我媽媽一開始很不贊成,當她看到我越來越投入的時候才慢慢接受。”羅春鴻説。
冰場少、教練少、專業的訓練方法更是少之又少。2017年,羅春鴻的啟蒙教練改行。從那時起,他只好獨自摸索,自己當自己的教練。幾乎所有動作,他都只能靠自己在視頻網站進行“線上學習”。“我在網絡上一直看人家溜(冰),靠這樣再慢慢學習……那時候其實還是蠻難的,本身我年齡比較大了,一跌倒就很痛。”在沒有冬天的馬來西亞,羅春鴻就這樣在冰場裏練了近9年。
為了滑冰,他當過磨刀師、做過安裝師傅……用他自己的話説,“所有溜冰相關的工作我都做完了”。
一年前,他又有了個新身份——花滑教練。目前,羅春鴻帶的學生們年齡小到7歲,大到40歲。自由滑比賽結束後,他的手機幾乎被“打爆”,許多學生都在馬來西亞的家裏收看了他的比賽。
“馬來西亞的花滑還沒有到很成體系的程度,但也一直在進步。我剛開始練的時候,可能跳兩周都是很困難的。但現在,在馬來西亞,兩周(跳)是很簡單的動作。所以我們也正在慢慢發展三周(跳)。”羅春鴻介紹道。
他也透露了自己作為教練的心得:“只要不怕跌倒,就什麼都容易。如果一個小朋友跌倒之後還能笑一下,那麼我想他應該很容易在這項運動裏找到樂趣……目前也只是希望學生跟我一樣,愛上溜冰。還沒有想過要帶他們參加什麼比賽,只是想幫助他們把這個愛好延續下去。”
這次亞冬會,參賽之外,羅春鴻還藏着一個“巨大的私心”——看比賽。
“出發之前,我弟弟問我,‘你一個三周跳都沒有,還要去參加亞冬會嗎?’我説我要去,參賽了才可以看到別人在怎麼滑。”
這幾天,羅春鴻在現場看完比賽後,都會回酒店再把視頻看好幾遍。“我發現,因為拍攝角度的問題,視頻和現場真的很不一樣。在現場我才能看到他們跳得有多高。”
21歲時,羅春鴻沒覺得自己開始得晚;即將年滿30,他也同樣不把“年齡”這件事放在心上。“我時常跟自己説:只要還可以跳,我就繼續跳,沒有結束的日子。有機會的話,我甚至還想去奧運會看看。”
“我一直希望能第一個出場。”羅春鴻在一次採訪接近尾聲時再度提到了這句話,“因為第一個出場,我才能完整地看後面選手的比賽。現在,我要去享受比賽了。”話音剛落,羅春鴻就轉身消失在了通向賽場的運動員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