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前
西安人迎來一件大喜事
曾經舉辦過甲A聯賽的
西安市人民體育場
在經過提升和改造施工之後
重新向公眾開放
西安市人民體育場建於上世紀50年代初
總用地面積約139畝
是陜西省西安市中心城區
唯一一所大型綜合性體育場
除了舉行過競技體育比賽外
它曾經是服務全民健身
豐富群眾業餘生活的主要場所
承載着幾代人的城市記憶
↑1953年8月10日至17日,1953年西北區田徑、體育、自行車運動大會在西安市人民體育場舉行。圖為西安市運動員郭潔在男子鐵餅比賽中。
不過,這座體育場的跑道
自上世紀90年代後
就再也沒有翻修過
隨着時代的推移
體育場設施逐漸陳舊
再加上其布局雜亂
部分全民健身功能欠缺
已不能滿足廣大群眾
快速增長的多元化健身需求
2024年,西安市委市政府開始研究
西安市人民體育場的提升和改造問題
西安市體育局負責人介紹説
提升和改造的總體思路是
盤活存量資源
解決矛盾問題
將改造後的新體育場
打造為多元複合的城市體育休閒運動中心
和中心城區全民健身中心
經過幾個月的前期準備
2024年8月
改造工程正式開工
這項工程中
有四個關鍵字貫穿其中
分別是“留、改、拆、建”
“留”,即保留包括體育場老觀眾席在內的
絕大多數原有建築
“改”,主要是
對一些建築物的結構
進行安全檢測並加固
1998年後
再也沒被整修過的體育場跑道
此次獲得了全面升級
另外,考慮到體育場已不再承擔
西安市多支運動隊的訓練場地功能
市體育局對體育場內部分空間
按照體育服務及體育産業類配套用房進行了改造
“拆”,即拆除已失去使用功能
存在安全隱患的建築
具體來説,這次西安市人民體育場
拆了一個被鑒定為危房的小型訓練館
一個室外游泳池和一座室內游泳館
“建”,即新建一座標準游泳館
老室內游泳館的
水循環系統、凈水系統均已老化
雖然拆除了擁有25米泳池的游泳館
但喜歡游泳的市民們迎來了一座
擁有八條50米標準長度泳道的游泳館
此外,在全面改造升級的運動館內
如今可開展網球、羽毛球、乒乓球等
10余個運動健身項目
各場地採用智慧化管理系統
並設置有衞生間、更衣室、淋浴間
自助購物等配套設施
市民們在中心城區
就能享受到高質量的
全民健身公共服務
這塊擁有悠久歷史的老場地
正在成為備受市民青睞的
健身打卡地
在“翻新”後的
西安市人民體育場場外
籠式球類區、智慧健身區
乒乓球健身區、康養健身區
飛盤健身區、門球健身區
鱗次櫛比
一條長920米、寬3米的
環形智慧健身步道
將各健身區域串聯一體
體育場提升改造工程結束後
西安城投集團
負責體育場的運營工作
據初步估算
這次改造工程的花費
經過十幾年的時間
可全部收回
通過提供更優質的
全民健身場地設施
以及更高水平的
全民健身公共服務供給
西安向打造
“運動友好”“青年友好”之城
邁出了堅實一步
這座千年古都的
城市魅力和運動活力
歷經時光洗煉
從未改變
記者:姚友明、李一博、趙英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