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球票背後的賽事經濟-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12/06 17:19:40
來源:新華網

一張球票背後的賽事經濟

字體:

  新華社成都12月6日電 題:一張球票背後的賽事經濟

  新華社記者陳地

  冬日午後的成都玉林東路,道路兩旁的美食、文創産品商鋪人頭攢動,熱鬧非凡,仿佛是盛大的節日現場。

  2024年成都國際乒聯混合團體世界盃正在四川省體育館進行。本次比賽12月1日開賽,門票在一個多月前開始分三輪發售,每日上午場和下午場的近2萬張球票每輪一經開售便“秒光”。一張張球票背後,蘊藏着巨大的賽事“流量”,也正在轉化為消費“增量”。

  記者見到11歲小姑娘郜藝澤時,她已在“紅雙喜”店舖門口排隊近3小時,她想購買印有偶像孫穎莎頭像的乒乓球。

  “我真是太幸運了能搶到球票,這是我第一次來到成都,我好喜歡這裡的氛圍。”郜藝澤説。

  郜藝澤的母親宋梓琪説,他們一家三口特意從新疆趕來,儘管只有女兒一人搶到了2日上午場的比賽門票,但他們仍計劃在成都待上幾天,感受下成都的煙火氣。

  “我們此行單是機票加住宿就近萬元,但覺得不虛此行。女兒既然搶到了門票,那就全力支持,希望她能被榜樣在賽場上拼搏的精氣神所激勵,今後可以更好地學習和生活。”宋梓琪説。

  在玉林路上開火鍋店的店主張東,也分享到了賽事帶來的紅利。“前幾天有幾名韓國客人來就餐,後來有路過的球迷突然進來找他們合影簽名,我才知道他們是韓國乒乓球運動員趙大成、張禹珍。”張東説,媒體報道韓國球員在成都吃火鍋還留有店名後,這幾日從下午3點開始便有客人排隊等待就餐,“生意火爆,營業額翻番了!”

  混團世界盃所帶來的消費增量,是近兩年成都賽事經濟的縮影。除此之外,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成都大運會,報名人數突破20萬大關的成都馬拉松,幾乎場場爆滿的中超成都蓉城隊主場比賽……這些賽事也都在推動成都的“文體商旅”深度融合。

  這兩個賽季的中超聯賽,成都蓉城隊的主場“鳳凰山”給眾多球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幾乎場場爆滿,其所帶動的冠名、包廂銷售等相關衍生消費持續向好。

  今年“五一”假期在成都舉辦的湯尤杯羽毛球賽期間,成都共發放三輪“湯尤”專項消費券,推出40余場促銷活動;成都SKP、鐵像寺水街同期營業額同比增長22.5%、16.0%。據統計,本次湯尤杯賽時入場觀眾累計7.5萬餘人次,其中外地觀眾佔比48.8%。

  四川省體育局副局長程靜認為,在促進賽事流量轉化為消費增量的過程中,首先要保障賽事的專業高效,才能有後續的“留量”。

  “這是所有體育賽事的立身之本。”程靜介紹,目前成都乃至四川正創新探索一條“區縣主體、市級統籌、市場運營”的賽事舉辦經驗,進一步提升國際化、專業化辦賽水平。

  成都城投萬館體育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韓立鋒&&,要想進一步發展賽事經濟,賽事流量永遠是飲水之源。而“鳳凰山”之所以能擁有火爆的球市,除了得益於成都悠久的足球歷史和文化,場館在服務和營銷上的創新也是關鍵因素。

  “我們目前向球迷、政府和社區、參賽者(俱樂部、球員)、贊助商、媒體和主辦方等主體,提供安全、舒適、高效的服務。”韓立鋒説。

  以重大體育賽事為引擎,充分發揮其“融合效應”“帶動效應”,持續激發城市活力。當下的成都,堅持以賽營城,不斷挖掘賽事消費潛力,做強賽事消費場景,在城市與賽事的“雙向奔赴”中,向着建設世界賽事名城的目標不斷邁進。

【糾錯】 【責任編輯:谷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