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
接近尾聲
有許多來自各行業的業餘選手
在有限的時間裏
用體育證明了自己的不平凡
在花炮比賽裏
廣西隊的壯族運動員覃寶
始終守着端線 組織防守
就像日復一日在高速路上
一絲不茍地排查安全隱患

覃寶是廣西壯族自治區
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局第三支隊的
一名執法人員
在工作中
他隨時準備應對突發情況
日常向鄉親宣傳道路安全知識
穿上制服 他是道路安全的守衛
套上球衣 他是隊中防守的“底座”
“安全”總是他的座右銘

貴州隊的張仁信
在27日獲得押加項目55公斤級一等獎
平日裏的他是一位礦山救護隊員
為準備這次比賽
他在減體重過程中
二十幾天沒有攝入過
碳水類食品
“我堅持了好幾年
也算給自己這麼多年的堅持一個交代”
他説
“運動會更重要的一個意義是
認識天南海北的朋友”
他和朋友比試力量
他和險情比拼速度

有人突破平凡的角色
有人重溫熟悉的賽場
中國農業大學體育教學部教師賀忠亮
幾個熟練的跨步之後
面帶笑容“進炮”得分
43歲的賀忠亮曾經是一名橄欖球運動員
參加過三屆亞運會
在2006年多哈亞運會上
為中國隊奪得七人制橄欖球季軍
在2013年全運會上摘得金牌
這次是他第二次參加
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
“從我退役到現在十年了
我想這次為十年畫上圓滿句號
然後徹底告別競技場”

誰説女子不如男?
來自北京市第五十六中學的體育教師彭湘
27日在陀螺比賽中手肘受傷
仍然堅持和隊友並肩作戰
“大家練了這麼久
我不能在這個時候掉鏈子
這就是體育人的精神吧
一定要堅持到最後”

彭湘平時要教課
備賽都是下班後練習到八、九點鐘
從零基礎學習到現在
她已經練習陀螺20年
這是她連續第五次參加這項賽事
“現在歲數越來越大了
有傷病
但還是想跟年輕人在同一個舞&上競技
還是不服輸吧”

第一次在三亞感受天涯海角的浪漫
第一次看火炬點燃
第一次體會兩萬人為他鼓掌
香港代表團龍舟運動員陸文豪
在三亞留下了美好回憶

陸文豪是一家水族館的海洋動物飼養員
堅持龍舟運動約有二十年
這項運動帶給他最大的快樂是
每年都可以和朋友因比賽而相聚
一起共度歡樂時光
“最大的感受是大家特別熱情
參賽體驗也很棒
到處都是溫馨的細節
希望還能有機會再來!”

來自上海體育大學的張盛
數次在開幕式上動容
“在觀看開幕式代表團駐停表演時
旁邊的兩位老師也跟我講
為什麼會有潸然淚下的感覺
我覺得因為這些表演
把文化、競技和民俗融合起來
點燃了每一個人的鄉愁”
在22日的開幕式上
上海市代表隊的成員有三分之二來自
上海體育大學
這所高校的學生們
在這屆運動會中參加了表演項目
他們演繹了
《火彝繩花》《茅古斯·狩》和《滬疆情》
張盛説
“讓學生參與到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上
是增強文化自信最好的課程”



在這場運動會中
設立的獎項不是金、銀、銅牌
只有一、二、三等獎
獎牌正面的海浪曲線象徵力量與激情
背面的“團結奮鬥 揚帆征程”八個字
被十二個同心圓環繞着
這些同心圓代表着什麼?
可以是從首屆到第十二屆的運動會
也可以是學生、是教師
是海洋動物飼養員
是退役運動員
是礦山救護隊員
……
是這場民族體育盛會中
團結拼搏的每一位運動員
他們圍繞着一場沒有金牌的運動會
匯聚成屬於自己的金色光芒

記者:季嘉東、胡佳麗、郭軼凡、馬思嘉、羅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