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男足又輸了,但他們的熱愛從未改變-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10/11 17:44:26
來源:新華網

中國男足又輸了,但他們的熱愛從未改變

字體:

  新華社澳大利亞阿德萊德10月11日電(記者王子江、呂薇)為了看中國隊與澳大利亞隊的比賽,球迷小杜從北京轉機到上海,從上海轉機到悉尼,再從悉尼轉機到阿德萊德,單程花了34個小時。10日晚,他在阿德萊德的橢圓球場,現場目睹了中國隊以1:3失利。

  10月10日,中國隊在比賽後。新華社發(謝思達攝)

  輸日本、輸沙特、再輸澳大利亞。在世界盃亞洲區預選賽18強賽中,中國隊三場全負,一分未得,繼續在C組墊底。小杜説,這趟澳洲之行,他花了近3萬元。

  但30歲的他説,並不覺得跟着國家隊到處跑有什麼不可理解的,也不覺得這有什麼值得驕傲的,因為支持國家隊是一種自然的情懷。

  “其實來之前,我已經做好了中國隊輸球的準備。如果説來一趟值不值,其實關鍵看你願意不願意,如果不願意,串門都很遙遠,如果願意,去南極也很近。”

  小杜這趟的行程並不孤單,一位身穿胸前印着“龍之隊”的紅色球衣的老球迷,嘴裏不斷抱怨中國隊在與日本隊的比賽中拼搶不積極。儘管恨鐵不成鋼,但行動是熱愛最好的表達。他告訴記者,自己從鄭州起飛,同樣轉機三次,花了兩天的時間終於趕上了在阿德萊德的這場比賽。

  10月10日,中國隊守門員王大雷(中)在比賽中撲救。新華社發(謝思達攝)

  遙遠又昂貴的旅程,加上複雜的簽證手續,讓太多的中國球迷無法從國內趕來現場觀賽。但比賽開始前三個小時,就有大量身穿紅色球衣的中國隊球迷聚集在賽場外,不時喊着口號為中國隊加油,他們大多是從澳大利亞各地趕來的華人和留學生。

  “我從珀斯來的,今天晚上幹就完了,不用管太多。”

  “我從悉尼來的,不論成績如何,只要是中國隊,都要支持。”

  “我是從墨爾本來的,中國球迷,永遠對得起中國足球!”

  ……

  這些是賽場南門外部分留學生球迷的“豪言壯語”。

  在賽場北門,記者遇到了在澳大利亞生活14年的邸先生,他穿着國家隊隊服,身披五星紅旗等待入場。來自內蒙古的他説,儘管旅居海外多年,但“心依然是中國心”,不管成績怎麼樣,只要是中國隊的比賽,一定要來為國家隊加油。

  邸先生本人住在墨爾本,是開了八個小時車趕到阿德萊德的。他談起足球就滔滔不絕,説自己也算資深球迷,身上的球衣是2015年版的,基本每週都會去踢球。他作為一名脫口秀愛好者,還在考慮寫一個關於足球的段子,去參加下一次開放麥。

  體育場南面上下兩層看&,聚集了數百名身穿紅色球衣的中國球迷,從球員開始熱身到比賽結束的兩個多小時,他們揮舞着國旗,不停吶喊助威。

  從小在阿德萊德長大的小徐是當地球迷會的會長,這次他自己花錢,購買了很多國旗和球衣,凡是遇到中國球迷,就免費發放。小徐説,中國隊處於低谷,但熱愛永不變,並説:“輸就一起扛,贏就一起狂。”

  中澳之戰,到場觀眾有46000多人,除了南看&兩處集中區域外,還有很多中國球迷分散在澳球迷中間,他們當中很多都是在澳出生的華人。

  惠先生和妻子帶着兩個兒子從悉尼來觀看比賽,小兒子穿着中國隊球衣,揮舞着中國國旗,中文遠不如英文流利。孩子的媽媽説:“兒子儘管已經是澳大利亞公民,但心依然是中國心,肯定支持的是中國隊。”

  5歲女孩唐內是媽媽帶着從珀斯趕來看球的,她説自己最支持的就是中國隊,最喜歡的球員是門將王大雷。4歲的酒酒對於足球還不是特別了解,這次父親李先生帶他過來看球,希望借比賽傳承自己來自大連的“足球基因”。

  當裁判吹響終場哨聲,比分定格在1:3,球迷逐漸散去,阿德萊德橢圓球場逐漸回歸沉靜,但身在異國的中國球迷的心情卻難以平靜。

  “這場比賽雖然輸了,但我們踢得有內容,國足的將士並沒有在比分落後時放棄,澳大利亞隊實力確實比我們強一些,這是一場可以接受的失敗,他們發揮出了自己的水平。”小徐告訴記者。

  小杜眼含熱淚説:“我們已經輸了三場,很多球迷一定非常失望,問為什麼我們拿不到分?但仔細想想,6個隊選4個,我們可能戰勝的對手本來就只有巴林和印尼,我們真的沒有必要失望。只要你支持中國隊,哪怕你預測到了結果,你也想去現場期待奇蹟發生,不是嗎?”

  11日一大早,小杜就要踏上漫長的歸國旅程,他要先去長沙忙工作,4天后肯定還要去青島為國足下一場比賽加油。

  “作為華夏兒女,就要永遠不遺餘力、不求回報地站在他們身後,因為他們代表的是中國。”

【糾錯】 【責任編輯:解冰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