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巴黎8月11日電 題:1銀4銅收官,中國摔跤挺過艱難期盼豐收
新華社記者劉旸
巴黎奧運會摔跤項目11日結束三個跤種的全部比賽,中國隊以1銀4銅收官,日本隊以8金1銀2銅領跑獎牌榜,伊朗隊和美國隊分居獎牌榜第二和第三位。
中國摔跤隊領隊李杉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雖然距離金牌的理想目標還有一點差距,但成績基本體現出中國隊在世界上的真實實力和水平。
古典跤重回巔峰,期待突破
曹利國和孟令哲分別在男子古典式60公斤級和130公斤級項目上斬獲銀牌和銅牌,追平了中國古典跤在北京奧運會上創下的最好成績。與北京奧運會獎牌集中在小重量級別不同,中國隊在巴黎實現了大重量級別上的獎牌突破。
8月6日,曹利國在頒獎儀式上。新華社記者 張帆 攝
李杉認為,古典跤重返巔峰,是教練團隊和運動員雙向奔赴、共同努力的結果。“團隊經受住考驗,運動員國際賽場競爭力明顯提升。新周期要鞏固提高,在洛杉磯奧運會上爭取實現古典跤和男跤的歷史性突破。”
“雖然沒有拿到金牌,但幾場關鍵比賽,場面不難看。”李杉説,“文田健一郎(曹利國決賽對手)實力更勝一籌,曹利國沒能滾動對手,但對抗上不輸。孟令哲(銅牌戰)復仇了埃及選手(阿卜杜勒拉蒂夫·穆罕默德),取得一場完勝,跨過心理上的坎兒。錢海濤沒能‘復活’,但也能高效執行教練佈置的戰術。”
8月6日,孟令哲(右)和穆罕默德在比賽中。新華社記者 武巍 攝
李杉&&,中國古典跤在巴黎擁抱驚喜,是歷史的延續和傳承。中國古典跤“第一人”盛澤田在1992年、1996年和2000年三屆奧運會獲得銅牌。他的得意弟子常永祥在北京奧運會上奪得銀牌。東京奧運會上,瓦裏汗·賽裏克贏得銅牌。如今,中國古典跤在巴黎再次大放異彩。
女跤歷經磨合,初見成效
中國隊在女子自由式項目中斬獲三枚銅牌,奪牌選手分別是龐倩玉、馮紫琪和洪可新。“不嬌氣,真性情”是李杉對女隊員的整體評價。
8月7日,裁判宣布中國選手馮紫琪(右)獲勝。新華社記者 張帆 攝
馮紫琪在50公斤級銅牌戰中眼角受傷出血,場上卻渾然不覺。53公斤級銅牌戰中,龐倩玉僅用1分05秒贏下蒙古國對手巴特呼亞格。不為人知的是,她在地面糾纏一次極限翻轉中,肩部出現肌腱斷裂,好在她壓制住對手,迫使對手雙肩着地,結束比賽。
“她們背負了很大的心理壓力,失利後一直説怕辜負教練和大家的期望,贏了比賽後心懷感恩。”李杉説,“受傷還能頂住,讓人很心疼。”
8月8日,中國選手龐倩玉(上)和蒙古國選手巴特呼亞格在比賽中。最終龐倩玉獲得銅牌。新華社記者 鄔惠我 攝
洪可新在57公斤級半決賽中,大比分領先的情況下,被對手反制雙肩着地,輸掉比賽。賽後,她在休息室裏大哭。回到駐地,她徹夜難眠,凌晨三點起床,在奧運村,一個人走到天亮。轉天,她乾淨利落地拿下銅牌。
“這可能是成長的代價,是運動員都會經歷的挫折。”李杉説。
8月9日,季軍中國選手洪可新在頒獎儀式上。新華社記者 武巍 攝
蟬聯三屆亞運會冠軍的老將周鳳在68公斤級首輪比賽中出局。李杉對周鳳説:“你已經連續三屆打進奧運會,為中國摔跤做出了突出貢獻,沒必要自責。”
李杉總結道,女跤在備戰巴黎奧運會的周期中,重組中外教練團隊幾經波折,團隊穩定後,備戰時間只剩10個月,雖然有些晚,但成效初顯。現在的教練團隊敬業高效。
“上個備戰周期很多年輕隊員沒有出國比賽機會,和世界高水平隊伍交手機會少了,出現青黃不接的問題。現在年輕隊員頂上來,仍需要獲得更多國際比賽經驗,彌補技術短板。下個周期我們沒有磨合和搭建框架的問題,有充足的時間來‘雕琢’,相信女跤仍有上升空間。”李杉説。
“男自由”有遺憾,有差距
男子自由式方面,中國選手均未能闖進獎牌爭奪戰。從實力上看,中國隊與世界一流強隊仍有差距;從場面上看,中國選手錶現可圈可點。
8月8日,中國選手鄒萬豪(右)與美國選手斯潘塞·李在八分之一決賽中。新華社記者 武巍 攝
鄒萬豪在57公斤級比賽中,2:3不敵美國選手斯潘塞·李,後者一路殺進決賽。鄒萬豪在復活賽上不敵吉爾吉斯斯坦選手阿爾瑪茲·烏盧,無緣獎牌爭奪。
現年20歲的小將陸鋒,奪得2023年全國錦標賽冠軍後,國家隊招入麾下,重點培養時間只有1年。首次參加奧運會的他首輪14:4戰勝埃及選手胡森,四分之一決賽中4:7不敵塔吉克斯坦選手拉薩金。陸鋒最終名列第八,創造我國男子自由跤74公斤級的奧運會最好成績。
“巴黎奧運會對年輕隊員來説是非常寶貴的機會,對他(陸鋒)幫助很大,檢驗了體能、技術和心理素質。他也展現出了高水平的對抗能力,可以繼續發掘潛能。”李杉説。
8月9日,在巴黎奧運會摔跤男子自由式74公斤級八分之一決賽中,中國選手陸鋒(藍)戰勝埃及選手胡森。新華社記者 武巍 攝
中國小夥兒哈比拉·阿吾薩衣滿在97公斤級首輪遭遇強手,美國對手斯奈德在裏約和東京兩屆奧運會上分別摘得該級別金牌和銀牌。哈比拉·阿吾薩衣滿在上半時4:0領先情況下,最終以5:9遭逆轉。現年36歲的奧運“三朝元老”鄧志偉在125公斤級首輪比賽中,1:2不敵加拿大選手德西。
“哈比拉上半時讓美國冠軍一籌莫展,攻不進來,可惜下半時有點保守,沒能防住。”李杉點評道,“鄧志偉是隊裏的老大哥,同樣的訓練量,他恢復起來比其他人需要更長時間,這次耗盡了‘油箱’裏最後一滴油,很不容易。”
8月10日,中國選手阿吾薩衣滿(右)與美國選手斯奈德在比賽中。新華社記者 武巍 攝
李杉分析説:“男跤,尤其自由式,國內整體水平偏低,優秀苗子如果只在國內訓練比賽,水平難有提高。同樣一個技術在國內用‘無敵’,到世界上就可能被反制。世界摔跤強國,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風格打法,即便日本這樣具備統治力的隊伍都有‘外練’。堅持請進來、走出去的策略非常有必要。改善訓練環境,不斷與強敵過招,才能有效提高技戰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