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法國馬賽7月31日電(記者張章)藍天、白雲、沙灘、大海……有一項運動,與這幾個美好的詞彙緊密&&在一起,那就是帆船。可惜的是,由於門檻較高,能夠從事帆船運動的人不多,有機會參加奧運會帆船比賽的更是少之又少。
看看奧運會帆船比賽的參賽選手名單,就會發現他們大多來自歐美發達國家(地區)。東京奧運會帆船比賽10個項目30塊獎牌中,27枚被歐洲和大洋洲選手獲得。為了讓更多地區的運動員能夠參加奧運會,世界帆船聯合會專門推出並實施了一項“新興國家(地區)計劃”。
7月30日,參賽選手在比賽中。當日,在法國馬賽舉行的巴黎奧運會帆船項目女子49人FX級比賽進入第三個比賽日。新華社記者 鄭煥松 攝
世界帆船聯合會首席執行官格拉漢姆説,一些運動員來自島嶼國家(地區)或有海岸線及內陸水域的國家(地區),有從事帆船運動的自然條件,但缺少資金等方面的支持。“‘新興國家(地區)計劃’旨在縮小各國(地區)之間的差距,增加能夠參加奧運會的運動員數量,實現他們的參賽夢想。”
“新興國家(地區)計劃”於2015年啟動,為66個國家和地區的500多名運動員提供訓練營、交通食宿、設備等支持,幫助他們參加國際賽事。在東京,8名運動員因該計劃而圓夢奧運會,而在巴黎奧運會,這一數字大幅增加到26人。
拉圖魯伊2000年出生在南太平洋島國斐濟的瓦努阿島一個貧困定居點,身邊人都親切地稱他威利。小威利的唯一樂趣就是在周末觀看風靡當地的橄欖球比賽。9歲那年,有一次橄欖球比賽取消,百無聊賴的威利偷偷把當地游艇俱樂部的一艘船劃了出來,但很快就被發現。
斐濟男子帆船運動員拉圖魯伊。圖片來自國際帆聯官網
聞訊追過來的泰勒是一位有着25年教齡的帆船教練,站在岸邊的他只能指揮威利把船劃回來。但就是這麼一次短短的接觸,泰勒就發現了威利在駕駛帆船方面的天賦,也成為改變威利人生軌跡的時刻。
“我所有的成就都歸功於那一刻的善意和對我天賦的信任。”威利回憶説。從那天起,泰勒每個周末都來接威利,確保他參加青年“新興國家(地區)計劃”資助的訓練。在經歷了一段非凡的帆船之旅後,威利將參加巴黎奧運會男子激光級比賽。
瑞普利同樣來自南太平洋島國,她從薩摩亞寧靜的水域出發,經過勇敢拼搏,最終踏上奧運舞&,將參加女子帆船激光雷迪爾級比賽。
薩摩亞女子帆船運動員瑞普利。圖片來自國際帆聯官網
作為薩摩亞首位女子奧運帆船選手的瑞普利説:“通過參加奧運會,我向世界展示了追求這項直接與我們太平洋遺産相關的有意義的運動是完全可能的!”
與威利和瑞普利相似,共有來自非洲、亞洲、加勒比、拉丁美洲和大洋洲的17個國家和地區的14名女性和12名男運動員得到“新興國家(地區)計劃”幫助而參加巴黎奧運會。
“我們為‘新興國家(地區)計劃’運動員感到非常自豪,是決心和堅韌幫他們贏得了奧運資格,祝願他們在巴黎奧運會上取得最好的成績。”格拉漢姆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