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光|霹靂舞、滑板、沖浪和競技攀岩……巴黎奧運會新項目比什麼?_2024巴黎奧運會_新華網

追光|霹靂舞、滑板、沖浪和競技攀岩……巴黎奧運會新項目比什麼?

2024-07-23 18:13:16
來源:新華網

巴黎奧運會開幕在即

有什麼新鮮?

東京奧運會上

攀岩、沖浪和滑板

三個潮流項目首登奧運賽場

今年霹靂舞也將在巴黎完成奧運首秀

這些項目都有一個特點——

場上比賽的好些也就十幾歲

場下看比賽的老多也才剛畢業

歷史悠久的奧運會也開始走向年輕化

 

先來看滑板

7月27日

中國三朵“小花”——

崔宸曦、曾文蕙和朱沅鈴

將齊齊亮相女子街式賽場

  中國選手朱沅鈴、曾文蕙、崔宸曦(從左至右)合影。新華社發(弗爾季·奧蒂洛攝)

所謂街式

就是在一塊環境類似城市街道的場地中

選手們利用道具做出各種動作

比如翻個板然後跳上斜桿

讓板子呲着桿滑下來

或者直接在空中飛起來

帶着板飛下好幾級&階

總之就是一些

會讓保安叔叔和你爺你奶看了

大概率都要血壓上涌的動作……

在奧運會的決賽階段

滑手們要進行兩輪各45秒的線路滑行

然後進行五個技巧展示——

行話“大招”

最好的一個線路分數

和最好的兩個技巧分數將被納入總成績

  5月19日,巴西選手蕾薩·萊亞爾在巴黎奧運會資格系列賽上海站女子街式決賽中。新華社記者 陶希夷 攝

奧運會滑板的另一個項目叫作碗池

它在一個充滿各種曲線、弧面的

凹槽場地中進行

運動員利用這些弧面來增加起跳高度

在空中完成各種動作

同樣,也是一些homie見了都説酷

你爺你奶見了要掐人中的動作

每位選手需要進行三次滑行,每次45秒

取一輪最好成績記作最終成績

此次奧運會

中國代表團年齡最小的選手鄭好好

就將亮相女子碗池賽場

  6月20日,鄭好好在巴黎奧運會資格系列賽布達佩斯站滑板女子碗池預賽中。新華社記者 賀燦鈴 攝

不論比賽場地怎麼變化

滑板的根都在街頭

街式模仿的是城市街頭環境

碗池的起源則在放幹了水的露天泳池

滑板人一直把街頭當作自己的精神家園

最大程度地保持這項運動的街頭范兒

也是奧運會滑板比賽的追求

要説街頭范兒

霹靂舞同樣必須站C位

它是本屆奧運會唯一的新增項目

聽名字,或許很多人會聯想到

“擦玻璃”“傳電流”“太空步”……

等一系列中國80年代流行的舞蹈動作

但實際上,此“霹靂舞”非彼“霹靂舞”

而是起源於紐約美國街頭的一種城市舞蹈風格

  6月23日,中國選手曾瑩瑩在巴黎奧運會資格系列賽布達佩斯站霹靂舞比賽中。她最終獲得了巴黎奧運會的“門票”。新華社記者 連漪 攝

這個比賽的規則

是圍繞“單挑”模式來設計的

B-boys或B-girls在舞&上

各自有1分鐘時間展示並回應對手

如此往復兩或三輪,即完成一場對決

最後由裁判判定哪一方獲勝

 5月19日,荷蘭選手迪烏夫(左)與中國選手亓祥宇在巴黎奧運會資格系列賽上海站霹靂舞男子決賽中。新華社記者 賈浩成 攝

霹靂舞屬於那種

你不需要知道每個動作的名稱

就能理解和享受的項目

畢竟

連年逾七十的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

都能在觀眾席上看得不亦樂乎↓

  5月19日,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中)觀看巴黎奧運會資格系列賽上海站霹靂舞男子決賽中。新華社記者 王翔 攝

不過

想要看出點兒門道

小編還是給你劃劃重點

霹靂舞表演通常

以站立式動作的搖滾步(Top Rock)開啟

然後身體逐漸自上而下貼近地板

開始地板動作(Down Rock)

這其中包括極具視覺觀賞性的旋轉

細膩的排腿以及伏地、過渡

定格(Freezes)

則是在行雲流水的動態套路中

突然在某個難以保持的、體操式動作中

完全靜止

一般也會將其作為整個表演的“句號”

要注意

霹靂舞是藝術與運動的有機結合

難度並不是唯一的評判標準

  6月23日,中國選手商小宇在巴黎奧運會資格系列賽布達佩斯站霹靂舞比賽中。新華社記者 連漪 攝

霹靂舞街頭文化中

崇尚自由與特立獨行的部分

也將在奧運會比賽的細節上充分還原

比如

音樂是隨機播放的

造型是形態各異的

甚至出場方式也可以自行決定……

以往略顯嚴肅的競技賽場

在這裡被一種獨有的“松弛感”重構

(韓國傳奇老將金洪烈在

巴黎奧運會資格系列賽上海站的比賽中創意出場↓)

攀岩則成為年輕人的社交利器

下班之後去爬墻

已經成為許多打工人的生活儀式

我們習慣把在人工岩壁上的爬墻活動叫做攀岩

但它嚴格意義上

應該被叫作“競技攀岩

用來和它的起源——

自然岩壁攀岩區分

此前,攀岩在世界盃、世錦賽上

一直比的都是三個分項

速度、難度、攀石

速度比的是誰爬得快

難度比的是誰爬得高

攀石比的是誰能完成的線路多

但由於奧運會整體規模的限制

東京時

三個分項組合成了一個“全能”項目

到了巴黎

技術特點與其他兩項更為不同的速度項目

從全能中分離了出來,單獨設項

  5月18日,中國選手王欣尚(左)與西班牙選手卡多納在巴黎奧運會資格系列賽上海站男子攀岩速度賽中。新華社記者 陶希夷 攝

對於初次觀看攀岩的觀眾來説

速度賽是最容易看懂也最刺激的項目

兩兩對決,誰快誰贏,勝負常在一瞬間

頂尖速度選手爬起來啊

真就比咱跑得都快

相對好理解的是難度賽

規定時間內,誰爬得高誰贏

國際攀聯現在為了方便排名

還給每個岩點都賦上了不同的分值

 

最難看懂的恐怕就是攀石

這是三個小項裏

唯一不穿戴保護繩進行的項目

選手要在高約4米的矮墻上

按照定線員設計好的幾條線路攀爬

以線路完成程度排名

國際攀聯專門為奧運會的攀石賽設定了

一套計分規則

給線路中一些關鍵岩點設置了分數

你爬到了這裡?好的給你5分

繼續爬到了那裏?好的,15分你有了

你竟然完攀到頂了?恭喜,25分到手!

所以看比賽的時候

大家注意看墻上貼的分數數字就好

數字由低到高

其實就是為觀眾指明了這條路線

正確的攀爬方向

(奧運資格系列賽中就在墻上標明了岩點的分數↓)

那萬一得分相同怎麼辦?

規則規定

每條線路每多嘗試一次

就會多扣掉0.1分

也就是説

如果能一次到頂

那就會拿到25分

嘗試了兩次到頂,就是24.9分

最終,攀石和難度得分相加

就是兩項全能選手總得分

  6月23日,中國選手駱知鷺在巴黎奧運會資格系列賽布達佩斯站攀岩女子兩項全能決賽中。新華社記者 賀燦鈴 攝

看完陸上項目

我們再去看看大海!

沖浪在東京奧運會上成為正式比賽項目

但起步較晚的中國隊無人參賽

這次在巴黎

沖浪是唯一在法國海外領土舉行的項目

舉辦地是人人都想去的——塔希提

對,就是《月亮與六便士》裏面提到的

那個美得無與倫比的島

  7月21日,澳大利亞選手莫莉·皮克勒姆在賽前訓練中。當日,沖浪選手在法屬波利尼西亞群島的塔希提進行訓練。新華社發(Pool照片/本·圖瓦爾)

塔希提是世界上最知名的沖浪勝地之一

浪況“兇猛”

還有可能遇到“管浪”

15歲的中國女孩楊思琪

將成為首位亮相奧運賽場的中國沖浪選手

實現中國沖浪運動的突破

  楊思琪(右)獲得巴黎奧運會參賽資格

巴黎奧運會

沖浪比賽採取打分制

每道浪的滿分為10分

運動員沖浪中的動作技巧、難度、美感等

都是打分的考量

每輪比賽的最終成績是

每名運動員兩道最好的浪的得分均值的總和

 

看到這裡

恭喜你現在已經是新興項目的半個專家

説一千道一萬

都不如去看看比賽!

請持續關注新華體育

我們賽場等你!

記者:王沁鷗、牛夢彤、李嘉

編輯:肖世堯、黃緒國

【糾錯】 【責任編輯:趙文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