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00和1/3-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7/05 18:48:18
來源:新華網

1/90000和1/3

字體:

  新華社德國漢堡7月4日電(記者公兵、劉旸)科布,德國斯圖加特的一個市鎮,人口不過萬餘人,因當地出産的葡萄酒而聞名。同樣令其出名的,還有這裡的一家綜合體育俱樂部。

  採訪歐錦賽期間,記者專門探訪了這家名為“科布體育”的俱樂部。其場地分佈在布魯克納街周邊,沿着石子路行進,兩邊綠樹成蔭,直至一片綠油油的足球場撞入眼簾。球場在山腳下,山坡上是齊整的葡萄園,幾所白色墻體的房子依球場而立,映襯着藍天白雲,煞是好看。

  這是科布體育俱樂部的足球場。新華社記者 公兵 攝

  只見八名孩童在熱身,兩個教練在旁指揮,一場足球訓練課正在進行中。

  這樣的球場附近還有兩片。

  球場旁邊有一個游泳館,孩子們在泳池中半嬉戲、半接受教練指導,媽媽們坐在外面等候。手球館內,十幾個孩子正在認真聽教練講解,一場“大戰”蓄勢待發。網球場上,幾個年輕人揮舞着球拍,有説有笑,罔顧當日的驕陽……

  俱樂部的手球館(上)和網球場。新華社記者 公兵 攝

  這些項目還不是這傢俱樂部的全部“家當”,合氣道、擊劍、摔跤、體操、排球也都是這裡的人氣項目。

  已經來德國20多年的黃錚就住在科布。他有兩個孩子,老大是兒子,從小就熱愛體育,俱樂部離他家步行只有幾分鐘,於是兒子成了其忠實擁躉。

  黃錚説,孩子憑興趣自願報名,價格不貴,一個項目一年只需100歐元(約合人民幣780元)。刨除各種假期,孩子每年實際上課約40節,平均每節課不到人民幣20元。相比國內不少運動興趣班一年動輒上萬元的價格,便宜很多。

  由於每個項目的人數有限制,個別項目如網球很火爆,黃錚的兒子本想學網球,結果排了兩年都沒排上,於是練了一段時間手球,覺得枯燥又換了足球,但後來發現自己沒有多少足球天賦,於是轉練游泳和擊劍,不承想卻出了點小小的成績——在俱樂部U12年齡段比賽中分獲第一名和第二名,也獲得了代表俱樂部去參加更高層級擊劍比賽的機會。

  黃錚的兒子練習擊劍和游泳。(受訪者供圖)

  黃錚並不奢望孩子今後走職業體育道路,畢竟走這條路的人少之又少,但這種綜合體育俱樂部確實給很多愛好體育的孩子提供了一條出路,有天賦的孩子將逐級參加更高層級的比賽,或許最終還能入選國家隊;更重要的是,這讓孩子們從小就有了更多接觸體育和各類運動的機會,對身心都很有好處。

  北京市乒乓球隊原隊員高鵬1998年來到德國發展,他見證了德國基層體育、群眾體育枝繁葉茂的過程。

  高鵬説,德國的體育俱樂部非常多,逐級往上,形成完善的訓練和比賽體系。以他所從事的乒乓球為例,全德國有16級男子聯賽、10級女子聯賽,共有9100傢俱樂部,註冊會員554000人。

  他認為,熱愛程度決定了群眾體育發達與否。相對而言,德國的孩子對體育的熱愛程度更高,主觀能動性更強;中國的孩子是否熱愛體育、選擇何種項目更多受到家庭的影響。他建議,中國的孩子也應得到接觸更多運動項目的機會,通過全面的鍛煉選出自己喜歡、更適合自己的項目;中國應增加體育場館建設,德國的學校基本上從小學開始多數就有獨立的體育館。

  高鵬(中)和他的弟子們。(受訪者供圖)

  在德國,體育其實也是一種社交需要,只有參與進去,才能有共同話題,才能更好地融入集體。而規則意識、團隊精神更是體育的價值體現。

  高鵬還對德國體育俱樂部的公益性感觸良多:場館多由政府提供,或者和學校共用;管理人員基本都是志願者,不領取報酬。他自己就曾經做過志願者。

  由於大家有一個普遍的心態——自己的城市,自己的孩子,自己的興趣,自己應當出一份力;因此在俱樂部看到一些老人當志願者也就見怪不怪了。

  俱樂部如何維持運營?據了解,其收入包括會員費、政府資助、捐贈和營業性收入等。俱樂部的收入全部用於日常維護、教練員工資、賽事和活動組織。

  自發性是這類俱樂部的另一個特點。高鵬説,德國有的體育俱樂部創建初期只有一個項目,因為喜歡某個新項目的會員越來越多,大家就會商議在各方麵條件成熟時新增項目。他在德國打球的第一傢俱樂部伯克曼斯韋勒創建時只有乒乓球項目,羽毛球、自行車等項目都是後來新增的;現在打球的格南塔爾俱樂部處於第四級別聯賽,從創建起就是綜合性的。

  高鵬(左一)和他的弟子們。(受訪者供圖)

  為了謀求發展,俱樂部往往會和學校合作,俱樂部免費幫助學校組織賽事活動;反過來,如果有的孩子對某個項目感興趣,則可以到俱樂部進一步學習,互惠互利,相得益彰。

  受到高鵬和德國群眾體育文化的雙重影響,他的兒子也喜歡打乒乓球。即將迎來大學生涯的兒子目前在打第七級別聯賽。由於級別較低,對訓練強度、頻次要求不高,因此兒子未來完全可以兼顧學業和打球。

  德國強大的俱樂部體系培養了不少頂級體育人才,效力於德甲豪門拜仁慕尼黑的托馬斯·穆勒就是一個典型。穆勒從小就酷愛足球,出生於小市鎮佩爾的他加入當地的體育俱樂部,以此為跳板進入拜仁青訓營乃至一線隊,並效力至今。期間,他幫助拜仁兩獲歐冠冠軍,助力德國隊奪得2014年世界盃冠軍。本屆歐錦賽上,即將35歲的穆勒開賽至今為德國隊貢獻一記助攻。

  6月14日,德國隊球員穆勒(右二)替換隊友穆夏拉(右一)下場。當日,在德國慕尼黑進行的2024年歐洲足球錦標賽小組賽A組首輪比賽中,東道主德國隊5比1戰勝蘇格蘭隊。新華社記者 白雪飛 攝

  科布、佩爾體育俱樂部只是德國約90000家體育俱樂部的縮影,這些俱樂部分佈於大城市、小市鎮,甚至鄉村,德國人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體育俱樂部。全德國體育俱樂部的會員人數達2700多萬,佔德國總人口的1/3。

  為了維持俱樂部體系運行,僅靠政府顯然不夠,引入社會力量成為必然選擇。德國的做法是把基層體育俱樂部的發展與當地企業的公共福利責任、促進企業員工健康水平相結合,整合了基層社區組織、企業、政府、協會、志願者等多方力量。

  體育俱樂部的壯大保證了德國體育事業的協調發展,競技體育的地位和作用沒有被過度放大,學校體育和群眾體育也得到充分重視和支持。

  德國體育俱樂部體系發達得益於德國對群眾體育的重視——《黃金計劃》廣泛動員全體國民參加多種形式體育活動,為優秀家庭頒發“德國體育獎章”;《德國體育指南》指出:“堅持滿足大眾日益增長的體育需求”;在不同時期發起“通過體育保持健康”“體育運動有益於德國”“德國,動起來”“體育與健康”“特色奧運會”等活動。

  正是基於以上種種,當你游走於德國街頭時,不時會遇到健身人群,他們或獨自一人,或三三兩兩,或一個團隊;或跑步,或騎車,或踢球,或在內卡河上劃着賽艇……

  在德國街頭、水上鍛煉的人們。新華社記者 公兵 攝

  體育已經成為這個國家人民生活的一部分,其體育人口占了總人口的2/3。

  國情不同,德國的俱樂部經驗很難完全複製到中國,但俱樂部的公益性、自發性,吸引更多社會力量加入,以及其組織形式和管理模式,或許可以給中國的群眾體育發展帶來一定借鑒,總之,需要給孩子們多提供接觸體育、接觸各種運動項目的機會。

【糾錯】 【責任編輯:賈紫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