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乒乓球賽場響起雙語助威聲-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6/01 22:56:43
來源:新華網

草根乒乓球賽場響起雙語助威聲

字體:

  新華社西安6月1日電(記者鄭昕)“六一”國際兒童節當天,陜西省寶雞市體育館涌入不少帶着孩子比賽、觀賽的乒乓球友,原本通風涼爽的賽場被熱情烘得近乎鼎沸。一個拐角處的球&旁尤為熱鬧,巴基斯坦泰坦隊領隊兼教練阿里·雷赫曼坐在長條凳上大汗淋漓,耳畔不斷響起的“好球”“加油”聲中,是球友用漢語和英語輪番喊出來的。

  2024年“百合杯”賽場。寶雞市體育局供圖

  5月30日至6月2日,2024年陜西·寶雞“百合杯”乒乓球大獎賽暨第41屆“百合杯”乒乓球聯賽再燃戰火。這項創辦於2006年、起初由民間力量發起的草根賽事,如今已成為全國知名的民間乒乓球盛會,過往不僅有郝帥、周雨等前國手登場與業餘球手切磋,也邀請過不少海外職業選手。

  今年是“百合杯”時隔5年後再次向外籍運動員發出邀請,不僅吸引了馬來西亞國家隊的男女球員,雷赫曼這些“巴鐵”乒乓球愛好者也成了受益者。

  “儘管我們之前沒聽説過‘百合杯’,但看到這個比賽就動心了。”雷赫曼説,他們隊中有旅行社員工、有軟體工程師,但沒有一人會説漢語、更沒人來過寶雞。師徒五人辦好簽證,開啟這趟“説走就走的旅行”,無論入關還是在5月29日抵達寶雞後,住宿、吃飯都沒遇到大問題,就是覺得“乒乓球勝過一切語言”。

  本屆“百合杯”執行副裁判長田濤告訴記者,在決定重新向海外球員開放報名後,他們就通過乒壇好友、賽事運營公司以及贊助企業“廣撒英雄帖”,不少曾參加過“百合杯”的國際選手都自發在網上傳播賽事報名消息。儘管時間緊迫,但最終還是有埃及、馬來西亞、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亞等國家和地區的近50名外籍球手來到了寶雞。

  自知實力有限,雷赫曼給球隊報了水平次一等的甲級組別,但在30日上午的首戰還是僅用時25分鐘就以0:3敗給一支武漢球隊。

  巴基斯坦泰坦隊球員在“百合杯”比賽中。新華社記者 鄭昕 攝

  “中國有太多高手了。”巴基斯坦隊員法哈德·薩弗拉茲説,自己練乒乓球已經一年多,但隊中最短的接觸這項運動只有幾個月,連發球都還不熟練。“我們俱樂部每週練球,就是當作工作後的消遣。”

  儘管一天內連輸三個0:3,但笑容還是挂在泰坦隊球員臉上。觀眾也不吝惜把稱讚送給外國運動員,只要他們打出一個好球,場邊就響起長久的掌聲。

  從另一張球&打完比賽的楊波緊貼雷赫曼坐著,不停讓妻子用手機查看“你們打得還不錯”用英語怎麼説。“他們的基本功還可以,心態也很輕鬆,真正在享受運動。”他説,“相信他們可以學到很多經驗。”

  “百合杯”的賽制是讓參賽者盡量多打比賽,小組出局的泰坦隊還要繼續出戰決定最終名次。在31日和1日的排位賽上,走進賽場的他們已和不少球友、裁判員成了熟人。在一陣來者不拒的合影之後,雷赫曼説,今天打完“百合杯”,他們還要去西安、北京游玩,到6月6日再回國。

  艾爾賽義德·拉申在賽事期間走進校園與學生切磋交流。新華社記者 鄭昕 攝

  “這項比賽是個能交到更多朋友的地方。”在聽説泰坦隊的故事之後,曾代表埃及乒乓球隊三次出戰奧運會的艾爾賽義德·拉申深表讚同。他也是時隔多年後再次來中國參賽,一到寶雞就看到了很多之前打“百合杯”時認識的朋友。

  作為冠軍球員代表,拉申還在比賽間歇前往寶雞市的中小學、老年大學,和當地乒乓球愛好者交流切磋,感受濃郁的乒乓球氛圍。“這次來中國,感覺無論是交通還是住宿都更方便了。”拉申説,他在手機上註冊了支付程序,計劃找個商店體驗掃碼付款。

  “外國球手回到‘百合杯’大家庭,不僅提高了他們的球技、讓比賽更加精彩,也給他們提供了更近距離感知中華文化的機會,與這屆比賽的‘絲路百合、乒向未來’口號相契合。”寶雞市乒乓球協會主席張寶祥説,正如“百合杯”開幕式演出中的一個節目將《茉莉花》與《今夜無人入睡》編曲在了一起,中外球手的“合奏”,讓“百合”綻放得更加絢爛。

【糾錯】 【責任編輯:刁文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