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歐足聯頂級教練員講師和中國同行-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3/13 09:56:17
來源:新華網

一位歐足聯頂級教練員講師和中國同行

字體:

  新華社北京3月12日電(記者馬邦傑)歐洲足聯職業級教練員講師拉爾斯·伊塞克在中國工作七年有餘。他不事張揚,少為圈外人所知。但熟悉他的人都曉得他的厲害——博學多識,業務精湛;直言不諱,不留情面。

  中國足球業內人士都直呼他拉爾斯。中國足協近期致力於教練員培訓,上個工作年度舉辦了五期教練員講師培訓班,187人參訓,拉爾斯擔任主講並考核學員。

“刁難”的用意

  在學員考核中,這位德國人單刀直入的語言風格和犀利詞鋒,讓一些學員難以招架。

  圖為拉爾斯在考核學員

  有一位身帶煙味的學員在接受考核時説,他當年因胃部問題而停踢職業足球,隨後去讀大學。拉爾斯隨即發問:“抽煙對您腸胃好嗎?”

  學員回答:“不好。”

  拉爾斯追問:“那您為什麼還抽煙?”

  學員一時語塞。拉爾斯隨後看著這位學員的自我評價表説:“您在這裡説自己很自律,也很有邏輯。但我覺得您既不自律,(言行)也不合邏輯。”

  在對另一學員的考核中,拉爾斯突然問到一個與足球無關的問題:“您在自我介紹裏提到了哈姆雷特,那麼請講講哈姆雷特的故事。”

  學員怔住了,説自己只知“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句話的內涵,不知哈姆雷特故事的具體內容。此學員是位擁有博士學位的教練。

  拉爾斯還就“語言”“溝通”“講解方式”等細節深入追究,經常把學員問得無言以對。

  起初,一些學員認為拉爾斯是在故意刁難他們。隨着培訓的進展,他們逐漸理解他的用意。來自雲南足協的高富林説:“拉爾斯這樣做,其實是在考察我們的基本能力。他問題問得很直接,把我們從舒適區踢出來,也讓我們知道自己幾斤幾兩。”

  圖為參加培訓的學員在準備考核

一位頂級教練員講師的素養

  拉爾斯擁有令人垂涎的歐洲足聯職業級教練員講師頭銜。這是世界足壇各級教練員講師中的頂級存在。中國足協目前尚無國産職業級教練員講師。

  歐洲不少教練的球員生涯並不顯赫,拉爾斯也是如此。他曾在德國最高級別的青年聯賽踢球,他説他當時意識到自己無法成為一名頂級球員,於是放棄職業球員身份,決定申請美國一所大學的獎學金,邊上學邊踢球。但他到美國後,對方大學告知他因超齡而被拒入學。那時他有些失意,借宿在紐約一個朋友家,白天終日泡在當地博物館和圖書館,博覽群書,學得一口流利的英語。

  在紐約逗留數月後,拉爾斯回到家鄉法蘭克福的一所大學深造,主修美國和日本文學文化。他粗通日語,認識一些漢字。拉爾斯説,上學期間發現無法割捨足球,決心嘗試成為一名教練,參加相關課程培訓。他去德國足協領取自己的初級教練證書時,正巧趕上一支法國國家青年隊去德國進行訪問活動。德國足協需要一名會説法語且懂足球的人幫忙,拉爾斯因中學學過法語被推薦去做這次活動的聯絡官。

  拉爾斯説,這次活動期間,他結識了德國足協負責職業級教練培訓的官員,進而萌生了考取職業級教練證書的想法。為此他需要有職業執教經驗,於是去執教一家日本職業俱樂部隊的德國教練手下進行為期兩周的實習。有一次球隊訓練,因有球員受傷缺席,拉爾斯頂替上場。他的表現打動了場邊觀看訓練的一位球探,後者&&到當地一家職業俱樂部為拉爾斯提供兩年的職業合同。當時拉爾斯已經年屆三十,又擔心兩年前曾撕裂的前十字韌帶舊傷復發,於是婉拒了對方邀請。他回到德國修完大學學業,並拿到了A級教練員證書。

  2003年3月,31歲的拉爾斯開始參加職業教練員培訓班培訓,是班上最年輕的學員。拉爾斯在培訓班上表現出眾,結業考試前兩個月,德國足協認定他肯定能夠以前五名身份通過考試,為他預定一次去盧旺達作為教練員講師負責教練培訓的活動。當他拿到職業教練證書時,他同時也是一名教練員講師,隨後他逐步深造升級,成為一名職業級教練員講師。

  “如果德國足協認為你足夠優秀,可以培訓教練,那麼他們就會認定你作講師。你需要具備的是職業教練員證書。”拉爾斯説。

  2014年夏天,德國國家隊在赴巴西參加世界盃前夕,既需要比賽熱身,但又不想暴露戰術秘密,一時找不到合適的熱身對手。主教練勒夫為此左右為難。拉爾斯當時擔任德國U20國家隊助理教練,他建議自己的球隊模仿成年隊假想敵的風格與勒夫的球隊比賽。他的建議被採納並付諸實施。拉爾斯説,他很驕傲能為德國隊世界盃奪冠作出貢獻。

  2017年,在為德國足協工作15年後,拉爾斯決定接受新挑戰,來到中國。

對於培養中國教練的建議

  拉爾斯生活自律,煙酒不沾,多年潛心研究業務,賦予他學者氣質,沒有江湖習氣。與他探討足球業務,你會發現他富有學識,講解起來條理清晰,滔滔不絕。足球,在他這裡成為一門嚴謹的學問。

  拉爾斯成功的內因在於他出色的基本素質和不懈的努力。拉爾斯説,有的中國教練基本素質堪憂,這和他們受的教育程度不夠有關。他説,一些中國教練的自身素質成為自我提升的最大障礙。“比如,有個中甲球隊的主教練竟然把‘守門員’寫成了‘手門員’。雖然我漢字認識不多,但我一眼就看出那寫錯了。”

  圖為拉爾斯在教練員講師培訓課堂上講課

  拉爾斯成功的外因是高水平的德國足球環境,既包括業餘足球,也包括職業足球。他認為,只有高水平的足球環境才能塑造高水平的足球教練。他曾應邀去巴西職業級教練培訓班擔任講師,他的學員中有不少高水平的前職業球員,比如1994年巴西國家隊隊長等。拉爾斯説:“他們作為球員水平很高,很多都在歐洲職業聯賽踢球,他們的教練水平也很高。巴西球員很多來自貧民窟,沒有接受很好的學校教育,但他們接受過很好的足球教育。這方面,中國球員與他們有巨大差距。”

  中國足協現有各級教練員講師和助理講師241人,沒有國産職業級講師。日本擁有6名。中國為什麼沒有?中國足協關於職業級教練員講師的規定要求:“具備相當水平的執教經歷”“具備獨立外語溝通及授課能力”……這些要求對中國教練員講師來説難以企及。一位中國教練説:“這取決於我們的整體足球水平。顯然,我們水平不夠。”

  中國足球從球員到教練再到教練員講師,彼此相互影響一直處於低水平循環。中國足協近來加大了教練培訓力度,拉爾斯一年到頭都在四處培訓講課。他認為,受限於目前的中國足球環境,留洋是培養優秀教練的最好選擇。

  拉爾斯説,中國教練必須要到高水平的足球環境中去學習,如此才有可能成為一位高水平的教練或教練員講師。留洋人數不必求多,但要保證資源。

  關於教練培訓,拉爾斯認為,中國足球有兩個認知誤區。其一:只有優秀的職業球員才能成為優秀的職業教練;其二:優秀教練必須年過50。他説,帶領球隊奪得歐冠冠軍的薩基,以及給德國教練界帶來巨大影響的朗尼克,都是業餘球員。另兩位歐冠冠軍教練克洛普、圖赫爾的球員生涯都乏善可陳。穆裏尼奧和瓜迪奧拉奪得歐冠冠軍時,一個41歲,另一個38歲。納格爾斯曼28歲時就開始執教德甲球隊,36歲擔任德國隊主教練。“年齡不是界定優秀教練的標準。”他説。

  圖為參加培訓的學員在訓練

  這些國際足壇聲名顯赫的教練的成功取決於三個因素:個人素質與努力、外部環境和運氣。中國足球教練的培養需要在前兩個因素上下功夫,既要有高水平的足球環境,也要找到素質完備的合適人選。

  那麼,誰是合適的留洋人選呢?拉爾斯説他正在留意物色。“這是個很大的挑戰,我已經找到了一個。”

【糾錯】 【責任編輯:解冰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