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大牌|北京冬奧組委部門負責人係列訪談之延慶運作中心常務副主任張素枝

新華網
2022-01-18 08:53
張素枝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賽區已做好準備,用一流場地設施、高標準服務保障,向運動員、媒體和觀眾等呈現一場精彩的冬奧雪上盛宴。


  新華社北京1月17日電(記者張驍、夏子麟、馬邦傑)張素枝的辦公室位于海拔約1200米處的高山滑雪競速結束區。屋內陳設簡單,像一個“戰地指揮部”——沒有窗,只有簡易值班床、辦公桌、鐵皮櫃和賽道地形圖。這是山地辦公條件的縮影,也是運作團隊集中精力、決勝冬奧的寫照。

  作為北京冬奧組委延慶運作中心常務副主任、延慶場館群執行主任、國家高山滑雪中心場館主任,張素枝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賽區已做好準備,用一流場地設施、高標準服務保障,向運動員、媒體和觀眾等呈現一場精彩的冬奧雪上盛宴。

  近日,位于北京冬奧會延慶賽區的“海陀塔”上的奧運五環結構吊裝作業完成,塔頂設置奧運五環標誌,表面安裝7萬余個白色點光源,塔身加裝飄帶形裝飾,屆時將在夜間點亮燈光景觀,成為北京冬奧會標誌性景觀之一。新華社記者陳鐘昊攝

  延慶賽區已做好準備

  延慶賽區是北京冬奧會三大賽區之一,建有國家高山滑雪中心、國家雪車雪橇中心2個競賽場館,延慶冬奧村、阪泉服務中心、制服和注冊分中心、冬(殘)奧會頒獎廣場4個非競賽場館;賽時,將産生21枚冬奧會金牌、30塊冬殘奧會金牌。

  眼下,距離冬奧會開幕只有不到20天時間,延慶賽區準備得怎樣了?

  張素枝表示,賽區準備工作總體就緒。硬體和基礎設施全面就緒,高山場館造雪進入收尾階段,正在制作冰狀雪。

  “在最後優化提升的工作中,首要的是抓好疫情防控,這是成功辦賽的關鍵。”她介紹,延慶賽區存在場館面積龐大、設施分布較散、防疫分區和流線設計難等防疫挑戰。為此,場館堅持“運作重防疫、防疫保運作”理念,嚴格執行第二版《防疫手冊》的各項規定,加強全員培訓,正抓好實地落實,全力做好防疫工作。

  其次是持續優化場館運作。“我們根據運作計劃,全面開展了實戰演練,特別是全面細化競賽組織、賽道救援、媒體服務、頒獎流程等演練磨合工作,我們將全面做好餐飲交通等賽會服務保障。”張素枝説。

  還有一項重要工作是“小閉環”管理。國家高山滑雪中心按照“嚴控閉環管理規模、壓減閉環管理人員、動態調整閉環區域”的原則,制定了防疫方案和每日運作時間表,嚴格落實36小時預報告、24小時確認機制,動態調整閉環內運作區域,確保各類人員、各環節不交叉。

  2021年1月19日,國家高山滑雪中心(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張晨霖攝

  高山救援有“兩個戰場”

  高山滑雪、雪車雪橇都是雪上極限運動,高山滑雪更是最易受傷的雪上項目之一,如何及時、準確地提供專業的高山醫療救助?

  張素枝表示,雖然高山救援在國內屬于空白,但高山醫療隊成立之後,一直在積極學習國際賽事保障經驗,與國際雪聯保持密切溝通,共同研究醫療站設置,最終形成了現在的醫療保障方案和救援流程。

  目前,國家高山滑雪中心共設置4個運動員醫療站、2個觀眾醫療站、20個FOP醫療站,安排8個救護車組和2架直升機參與救援,整個團隊包括外籍滑雪醫生、國內滑雪醫生、醫療站人員等共計180人。

  2021年3月13日,國家高山滑雪中心醫療隊醫生懷偉(左二)與隊友在崇禮參加雪地救援培訓。新華社記者張玉薇攝

  針對高山救援難點,團隊有針對性地做好準備。為應對嚴寒,滑雪醫生會把藥物放在衣服內側,靠體溫讓藥物不結冰、不變質;當遭遇大風、暴雪等極端天氣,直升機不能起飛救援時,經過改造的壓雪車車廂可為運動員提供相對溫暖的救治環境。為應對冰狀雪賽道和陡坡,團隊開展滑雪技術專項培訓和陡坡繩索救援培訓。

  為提供專業救援服務,高山醫療隊于2018年選拔40名國內滑雪醫生,並聘請專業滑雪教練團隊進行專業培訓,迄今為止培訓了4個雪季。今年元旦過後,滑雪醫生提前進駐場館熟悉賽道、鞏固技術,和巡邏隊進行了最後的強化訓練。

  張素枝認為,高山救援有兩個戰場。“第一戰場”是場館一線,“第二戰場”是週邊延慶區的北醫三院延慶醫院冬奧醫療保障中心。該中心設置獨立區域、獨立設備,還成立冬奧醫療保障專班,為賽事提供高品質一站式醫療服務。這兩個“戰場”高效緊密配合,共同為運動員、隨隊官員以及所有工作人員的健康保駕護航。

  賽場上,運動員爭分奪秒與時間賽跑,力爭賽出好成績。看不見的“賽場”上,醫療服務保障團隊也在“救援賽道”上爭分奪秒,全力護佑運動員和所有工作人員的健康。

  2021年11月16日,正在造雪中的國家高山滑雪中心雪道(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張晨霖攝

  延慶賽區實現多個“不可能”

  從冬奧會申辦到籌辦,從測試活動到國際測試賽,延慶賽區一直在攻堅克難中前行。張素枝表示,盡管建設條件復雜、籌辦任務艱巨,賽區始終堅持黨建引領,打贏了一場又一場攻堅戰。這幾年,賽區實現了很多“不可能”。

  談及這些難忘歷程,張素枝用“三個一”來總結。

  一無所有——延慶賽區建設之初無水、無電、無路、無通訊信號。“申辦選址過程中,山體地形錯綜復雜,大家冒著零下30攝氏度的嚴寒,連續40余天自帶幹糧攀爬踏勘上百次,最遠的一次在山路上行走30多公里。”她説,有的黨員幹部一個冬天瘦了20斤,磨破5雙鞋。有時錯邁一步就是萬丈懸崖,也不叫一聲苦。就這樣,大家在“四無”山區中建成國際一流的冬奧場館,同時留下了一方綠水青山。

  一無所知——中國沒有辦過冬奧會,對辦賽規則、規律、保障方式並不熟悉,但通過不斷學習,延慶賽區成功籌備北京冬奧會首場測試賽,通過了疫情下北京冬奧組委組織的首場國際活動——雪車雪橇場地預認證,圓滿完成去年國內測試活動和世界杯級別的國際測試賽,積累了寶貴的運作經驗。

  一往無前——延慶賽區一直在攻堅克難中前行。無論烈日炎炎,還是天寒地凍,都磨礪著全體建設者和運作人員不怕吃苦、創新攻堅、勇于奉獻的奮鬥精神。“現在,北京冬奧會籌辦來到壓線衝刺的關鍵時刻,雖然還面臨極端天氣、國際疫情形勢復雜等諸多風險挑戰,但我們堅信,延慶賽區將全力完成好賽時的各項任務,呈現一場精彩的雪上盛宴。”她説。

  出品人:許基仁、駱國駿、劉健、錢彤

  制片人:周傑、李斌、周紅軍、劉加文、薛劍英

  監制:彭東、李德欣、肖陽

  統籌:倪宏、展鵬、吳俊寬、姬燁、馬邦傑、侯大偉

  記者:張驍 夏子麟

  攝影:夏子麟 張驍

  剪輯:夏子麟 周粵婷(實習)

  編輯:樹文、吳博文、周欣

  新華社體育部

  新華社北京分社

  新華網

  聯合出品

責任編輯:丁峰
010030101030000000000000011106081211533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