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屆進博會|從六個行李箱到一個集裝箱——秘魯食品商的進博“加速度”-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11/07 08:43:05
來源:新華網

第八屆進博會|從六個行李箱到一個集裝箱——秘魯食品商的進博“加速度”

字體:

  11月5日,人們從第八屆進博會主題裝飾前走過。11月5日,第八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開幕。新華社記者 任鵬飛 攝

  新華社上海11月6日電 題:從六個行李箱到一個集裝箱——秘魯食品商的進博“加速度”

  新華社記者吳夢

  “去年我們帶着六個行李箱來參展,今年帶來的是整整一個集裝箱。”在第八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現場,秘魯庫斯科食品公司IncaSur首席執行官阿曼達·加列戈斯笑着説。她的企業專注於藜麥、莧菜等安第斯穀物加工。兩次進博會之行,見證了這家秘魯企業從“初來乍到”到“加速前行”的故事。

  “第一次來上海參展時,我們人生地不熟,語言又不通,對中國市場也一無所知,只能抱着試試看的心態,拖着六個裝滿樣品的行李箱來到展館,沒想到我們的産品在展會上大受歡迎。”加列戈斯回憶説。

  回國後,公司立刻着手辦理中國市場准入所需的註冊認證。“經過一年努力,今年我們終於帶着一整個集裝箱獲得中國海關進口食品境外生産企業註冊的産品,再次來到上海。”加列戈斯説。

  “從行李箱到集裝箱,這不僅意味着我們企業的成長,更代表秘魯與中國經貿合作的日益緊密。”她説。

  今年,加列戈斯帶來了包括七種口味的藜麥餅乾、即食穀物麥片和健康零食在內的多個新品,吸引不少觀眾駐足試吃。“中國消費者越來越注重健康飲食,喜歡天然、低糖、高蛋白的食品,我們的産品正好契合這種趨勢。”她説。

  她介紹,産品原料全部來自秘魯安第斯山區海拔3500米以上的農戶。那裏的家庭式小農種植藜麥、莧菜、蠶豆和瑪咖等作物,世代延續着印加文明的農業遺産。“能讓這些農戶的産品出現在中國消費者的餐桌上,是我們最自豪的事。”她説,“這不僅是商業合作,更是文化與傳統的交流。”

  讓她倍感振奮的,還有從秘魯錢凱港出發、直達上海的新航線。錢凱港是中國與秘魯共建“一帶一路”的標誌性項目,2024年11月開港,成為連接亞洲與拉美最重要的航運樞紐之一。今年前三季度,上海海關累計監管經該航線進出口貨物15.4萬噸、貨值39.7億元。

  8月28日,在秘魯錢凱港碼頭,集裝箱船靠港裝卸。新華社發(伊萬·帕斯攝)

  “此次我們運抵上海的首個集裝箱,正是通過錢凱港啟運的。”她説,“現在貨物從秘魯到中國只需不到30天,航程縮短大約15天,這對保質期有限的食品而言十分關鍵。同時運輸成本降低,也讓我們在中國市場更具競爭力。”

  11月5日,第八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開幕。本屆進博會有155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參與,4108家境外企業參展,展覽面積超過43萬平方米,展覽面積和企業總數均創歷史新高。

  在加列戈斯看來,中國市場潛力巨大,而進博會正是打開這扇大門的最佳&&。“沒有這場博覽會,我們很難有機會直接與中國監管部門溝通並獲得註冊認證。”她介紹,進博會提供的數字化&&讓企業能夠實時提交材料,與中國相關部門保持線上互動,大大加快了産品註冊流程。

  從首次參展的忐忑到如今的從容,加列戈斯感受到的不僅是企業出口增長的速度,更是中秘經貿合作的溫度。“中國消費者的熱情、市場的開放和政策的支持,讓我們有信心把安第斯的味道帶給更多中國家庭。”她&&,期待能在此次進博會上對接連鎖超市、電商&&等銷售渠道,讓秘魯傳統食品成為中國百姓餐桌上的常客。

【糾錯】 【責任編輯:王萌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