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觀眾在第二十二屆中國國際農産品交易會的精品品牌展區參觀選購。新華社記者 孫凡越 攝
新華社天津10月20日電 題:中國農業從“産品出口”轉向“體系出海”
新華社記者宋瑞、包慶齡
在天津舉辦的第二十二屆中國國際農産品交易會上,信豐縣正大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肖播將贛南臍橙去皮切塊,邀請觀眾品嘗。展&上,臍橙酒、臍橙茶、臍橙片等深加工産品琳瑯滿目。
“我們圍繞着贛州臍橙推出一系列高附加值産品,已出口至印度尼西亞、越南、馬來西亞、韓國等地,未來還將進入日本、阿聯酋等市場。”肖播信心滿滿地説。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農産品貿易與政策研究室主任胡冰川認為,近年來,中國農産品出口正朝品牌化、製成品化和高端化方向發展。
陜西瑞傑生態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公司有10余個蘋果品種,其中“瑞雪”等三四個優質品種以高端禮盒形式出口,海外銷量持續攀升。
品牌化、高端化戰略正助力中國農産品以更優質形象走向世界。而除了終端産品,從育種、種植到管理的全鏈條農業服務體系,也正在加快“走出去”的步伐。
10月17日,觀眾在第二十二屆中國國際農産品交易會的農業科技展區參觀。新華社記者 孫凡越 攝
中國農機出口市場今年繼續保持強勁增勢。中國海關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農業機械及零部件進出口總額99.8億美元,同比增長21.5%。較之去年同期,增速提升22.09個百分點。其中,出口93.05億美元,同比增長26.5%。
中國一拖集團有限公司河北大區高級經理張佔軍説:“從第一台‘東方紅’拖拉機下線,到如今我們用智能農機來支撐中國智慧農業的發展,中國一拖在技術上持續取得突破。”中國一拖2024年外貿出口拖拉機近8000&,今年有望突破10000&。
在農交會的農業科技展區,幾株生物育種玉米大豆植株吸引眾多目光。專家説,它們具備優異的抗蟲耐除草劑性狀,長勢茁壯。
北京大北農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總裁辦主任張晶瑩告訴記者,他們從2013年起開展南美業務,目前多個生物育種大豆産品已獲當地政府種植許可。
10月17日,觀眾在展會主賓國泰國展&參觀。新華社記者 孫凡越 攝
在積極向外拓展的同時,中國農業亦注重向內深耕。本屆農交會發布的《津吉粵深化省際合作交流倡議》提出,將進一步健全合作機制,推動區域農業協調發展,攜手探索農業跨區域協同發展新路徑、新模式。
隨着數字經濟發展,中國農業出海正實現從單一産品到體系化服務的創新躍升。
農信數智集團從創立之初便致力於將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與農業融合,為行業提供“軟硬智一體”的數字化服務。他們推出的生豬全産業鏈數智生態&&,實現了從養殖生産、企業管理到供應鏈協同的全流程數字化管控。
農信集團副總裁於瑩説:“公司正在構建一個數據驅動的全球智慧農業服務&&,整合資源,輸出中國農業的創新解決方案。”
從初級農産品到高端品牌産品,從單一産品到全鏈體系,中國農業出海的廣度與深度不斷拓展。
胡冰川説:“未來,農業出海的應用場景與創造價值,必將超越我們今天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