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伊斯蘭堡11月8日電 通訊:心心相印 文化交融——中國當代藝術交流展增進中巴人民“心聯通”
新華社記者唐斌輝 王歡
7日,巴基斯坦首都伊斯蘭堡一座展廳裏人來人往,來自中國的水墨書畫、雕塑、油畫等作品陳列其中,幾名觀眾駐足在一幅書畫作品前,細細品味。
11月7日,在巴基斯坦伊斯蘭堡,參觀者欣賞展覽上的中國藝術作品。 新華社記者 唐斌輝 攝
“雖然我不懂中文,但依然能理解很多內容,這些作品體現了中國文化的多樣性,有着豐富的象徵意義。”22歲的巴基斯坦學生胡達·阿卜杜勒·巴西特説。
“星月之路——2023巴基斯坦中國當代藝術交流展”當天在伊斯蘭堡的巴基斯坦國家藝術委員會展廳開幕,該活動由中巴教育文化交流中心、巴基斯坦國家遺産與文化部和巴國家藝術委員會聯合舉辦。
巴西特告訴記者:“這樣的活動有利於兩國互學互鑒,以文化交融來增進相互理解,鞏固友誼。”
巴基斯坦書法家沙比爾·艾哈邁德·齊亞從事創作已有40年,他告訴記者,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書法藝術且各具特色,他被中國書法深深吸引。
這是11月7日在巴基斯坦伊斯蘭堡拍攝的展覽上的中國藝術作品。 新華社記者 唐斌輝 攝
齊亞以筆畫和字母的排列為例,向記者列舉了中巴兩國書法中的一些共性,&&兩國間的文化交流非常有必要。“通過交流學習,兩國書法家可以提升書寫技巧與文化理解能力。”齊亞説。
今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也是“中巴旅游交流年”。中巴教育文化交流中心負責人楊曉東&&,希望通過文化交流促進兩國間更緊密的&&。
楊曉東告訴記者,該中心從2018年起就致力於兩國間文化交流活動,聯合中巴兩國高校共同培養留學生,截至目前已有80多名中國大學生在巴院校攻讀碩士和博士學位。
“很多非物質文化遺産專業的中國學生願意來巴基斯坦學習研究犍陀羅文化藝術,我們想在這個領域和巴基斯坦學者進行更深入的交流合作。”楊曉東説。
巴基斯坦看守政府國家遺産與文化部部長賽義德·賈邁勒·沙阿&&,藝術是最好的溝通方式之一,中華文明在歷史的演變中保持着持久的生命力,巴中兩國因古絲綢之路連結在一起,而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更為兩國高質量文化交流搭建了友好橋梁。
這是11月7日在巴基斯坦伊斯蘭堡拍攝的展覽上的中國藝術作品。 新華社記者 唐斌輝 攝
中國駐巴基斯坦大使館文化參讚張和清&&,中巴兩國自建交以來就保持着良好的文化交流合作,期待未來舉辦更多範圍更廣、層次更深的活動,增進巴基斯坦民眾對中國文化的理解,進一步提升雙邊友誼。
據了解,該主題展覽已在巴基斯坦多個城市舉辦,未來將繼續在巴巡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