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開放之姿擁抱世界:中國“十五五”規劃的世界意義

發表於:2025-11-18 16:39:00

在全球經濟復蘇乏力、地緣衝突頻發、不確定性因素激增的當下,中國的“十五五”規劃不僅為中國式現代化擘畫了未來的宏偉藍圖,更以自信開放的姿態向世界傳遞出中國發展的強勁脈動,為迷茫疲軟的經濟全球化注入強勁正能量,為動蕩搖晃的世界注入寶貴的確定性,向國際社會傳遞出中國與世界共享機遇、共謀發展的鮮明信號。

戰略的連續性,是中國給予世界的定心丸。與部分國家政策隨政治周期搖擺不同,中國的五年規劃體系始終保持着超越短期利益的長期視野。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充分肯定“十四五”時期中國取得的重大成就,在經濟實力、科技實力躍上新&階的基礎上,接續擘畫“十五五”發展藍圖,這種階梯式遞進的發展邏輯,讓國際社會看到中國治理的穩定性。正如沙特阿拉比亞電視台報道説,“十五五”規劃不僅為中國未來五年的發展擘畫了藍圖,它以其獨特的中國思路、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為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經濟注入了寶貴的確定性,向世界展示一種立足長遠、科學謀劃的發展智慧。從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到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從強化製造業根基到培育未來産業,連貫的政策導向讓外資企業、合作國家能清晰預判合作前景,這在當前全球戰略信任缺失的背景下尤為珍貴。

發展的穩健性,是中國給予世界的穩定錨。放眼全球,世界經濟深陷增長困境,地緣政治衝突不斷升級,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甚囂塵上,國際秩序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而中國,卻如同一艘穩健的巨輪,在驚濤駭浪中破浪前行。從經濟運行看,2024年中國國內生産總值達到134.9萬億元、首次突破130萬億元,經濟總量再上新&階。放眼全球,中國經濟表現依然亮眼,5%的增速不僅高於全球3%左右的增長水平,高於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的整體增速,也高於美國、歐元區、日本的增速。我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保持在30%左右,仍然是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從發展潛力看,全球創新指數第10位的躍升,彰顯了中國在科技創新領域的巨大潛力。134.9萬億元的經濟總量,更是中國綜合國力不斷提升的有力證明。中國,已成為動蕩世界中的“穩定錨”,為全球經濟增長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開放的共贏性,是中國給予世界的合作紅利。全會明確提出開創合作共贏新局面,這與部分國家奉行的“單邊主義”形成鮮明反差。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作為共贏合作的核心載體,正從設施聯通向規則聯通、民心相通深化。數據顯示,前三季度中國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17.37萬億元,增長6.2%,佔進出口總值的51.7%,比重提升了1.1個百分點。對東盟、拉美、非洲、中亞等進出口分別增長9.6%、3.9%、19.5%和16.7%,實實在在的貿易增長讓沿線國家共享發展紅利。此外,中國對最不發達國家實施100%稅目産品零關稅等舉措,彰顯了不附加政治條件的包容開放,為全球發展失衡問題提供了破解思路。

高水平的對外開放,是中國給予世界的中國方案。全會將“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作為戰略任務,標誌着中國開放進入“規則對接”新階段。這一戰略升級,絕非簡單的“門戶開放”,而是中國在全球經濟治理中從參與者到規則制定者的重大跨越,正在重塑全球經濟治理的底層邏輯。中國不僅成為全球市場的參與者,更成為規則的制定者和引領者,為世界經濟的發展貢獻着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標誌着中國從國際規則的被動適應者轉向主動引領者。比如,中國自主選擇開放領域和節奏,推出了75個國家免簽等一系列便利化舉措。過境免簽國家擴展到55個,入境口岸增加至60個。今年1—6月份,全國各口岸查驗來華外國人1915萬人次,同比上升30%,其中免簽入境外國人1364萬人次,佔比71.2%,同比上升53.9%。這種自主開放並非單邊讓利,而是基於自身發展和全球需求的戰略抉擇,既掌控了開放主動權,又為世界提供了穩定預期。當某些國家築起“小院高墻”,搞貿易保護主義和技術封鎖時,中國卻用開放包容的姿態歡迎世界各國共享中國發展機遇。這種開放,不是單向的索取,而是雙向的互動;不是零和博弈,而是互利共贏。

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是中國提供給全球現代化的新路徑。全會始終貫穿“人民至上”原則,將人民生活品質提升作為重要目標,推動共同富裕邁出堅實步伐。這種不追求單一增長指標、注重發展包容性的模式,與部分國家現代化進程中出現的貧富分化、社會撕裂形成鮮明對比。中國的規劃以人民為本而非霸權為先,這種以人為本的現代化道路為全球現代化提供了新的路徑和參照。從完善民生保障到促進城鄉融合,中國的實踐證明,現代化並非少數人的特權,而是全體人民共同參與、共同享有的過程。這一發展邏輯,為眾多尋求發展的國家提供了擺脫“增長優先”單一思維的新思路。

以高科技為制高點的新質生産力,是中國給予世界的創新能力。中國發展新質生産力的過程,始終是開放共享的過程。全會提出擴大國際科技交流合作,打造開放包容的創新環境,這一理念在實踐中不斷落地。在沙特,中國技術助力當地數據中心提升運營效率;在中亞,綠色能源技術推動地區低碳轉型;在非洲,無人機技術賦能智慧農業發展,這些實踐生動詮釋了中國創新的全球價值。創新能力不是排他的“獨角戲”,而是惠及全球的“協奏曲”,為世界經濟增長開闢了新空間。

“十五五”規劃給予世界的意義和價值就是讓世界相信,中國始終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以實際行動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堅定不移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不斷以中國式現代化新成就為世界提供新機遇。(作者:鄭承軍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副院長、中國高教學會區域國別分會副理事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來源:中國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