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恒山:立足實際與實效發展低空經濟

發表於:2025-09-16 10:22:48

  低空經濟是新質生産力的典型代表之一,是培育競爭新優勢、打造增長新引擎、開闢産業新賽道、增強發展新動能的重要方向,對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做好國家空中交通管理工作,促進低空經濟健康發展。低空經濟前景廣闊,大有可為,但應當有序發展、高質量發展,要緊扣立足實際和確保實效兩個關鍵要求確立推進思路和操作方式。

  低空經濟涉及産業領域寬廣,應用場景豐富多樣,應高度重視、積極發展

  低空經濟是以各種有人駕駛和無人駕駛航空器的各種低空飛行活動為牽引,輻射帶動相關領域融合發展的綜合性經濟形態。所謂綜合性經濟形態,是因為低空經濟涉及民用、警用、軍用等多個領域,橫貫一、二、三産業,涵蓋業態的上、中、下游整個發展鏈條,具有“多領域、跨行業、全鏈條”的特徵。幾乎所有的領域、行業都可以與航空器組合或融合,成為“航空+”或“+航空”,並進一步衍生出各種形態的經濟活動場景。

  從産業發展角度把握,低空經濟門類至少包括以下四個方面産業門類:一是低空製造,為低空飛行活動提供核心裝備。包括面向各領域、各行業、各場景的不同類型的航空器、相關零部件、機器設備等。二是低空飛行。這是低空經濟的主體,其對整個低空經濟發展發揮着牽引和帶動作用,涉及生産作業、公共服務、生活享樂等各個方面,種類繁多,不可勝數。三是低空保障,為各類低空飛行活動提供基本保障支撐的相關産業,既包括相關基礎設施的建設運營,如通用機場直升機起降&&、飛行營地、中轉場所、維修基地、航空器充電設備等,也包括為空域安全飛行提供服務的系統,如低空空域管控系統、航空器飛行信息系統、無人機反制系統、氣象監測系統等。四是綜合服務,指圍繞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所開展的各種服務性産業活動,包括航空會展、廣告、諮詢、科研、租賃、保險、培訓等。

  可以預見的是,隨着科技的不斷創新,包括信息通信和數字孿生等技術的突破、航空器類型的增加與品質的提高等,再加上管理水平的不斷提高,包括空域劃設的優化、軍地間部門間協調程度增強、調控的精準性效率性提升等,産業門類將會得到進一步細化與拓展。在航空器的支持下,許多過去難辦的事項將變為便利易辦。例如,地況極為複雜區域的生産活動與生活服務能夠有效開展、城市地面交通嚴重擁堵的狀況會因低空交通發展而得到很大緩解。而一些當前可辦的事項也會進一步節省成本、提高效率。在未來,低空經濟將呈現出“無所不在、無所不能”的格局。

  低空經濟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貢獻將日益增強。小到滿足個性化、定制化服務,解決生産生活難點堵點問題,大到加快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促進資源優化配置和經濟良性循環,維護國家安全穩定,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都將看到低空經濟的身影,體驗到其所發揮的特殊作用。

  區域發展低空經濟應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突出重點、有序推進

  低空經濟的廣泛性及其重要作用為各地區發展低空經濟提供了必然性和必要性。但同時,各地發展低空經濟應走科學發展、高效發展的道路,不能恣意妄行、隨心所欲,尤其不能饑不擇食、四面出擊,應從地區實際出發確立發展重點、步驟、目標,堅持循序漸進,做到量力而行。

  各地區發展低空經濟,應從基礎、實力、難度、融合、協同五個方面統籌考慮。所謂基礎,是指當前具備的條件或擁有的比較優勢。要充分考慮現有條件的制約,或者説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好現有條件特別是突出的比較優勢,不宜另起爐灶,不搞推倒重來。所謂實力,是指聚集資源特別是資財的能力。這種能力既體現在對地區內部資源的籌集與運用上,也體現在對外部資源的引進和利用上,能力較弱者不宜一味追高求廣。所謂難度,是指相關工程建設或産業發展的技術複雜性和資金投入強度。低空經濟涵蓋內容廣泛,一些項目需要高端技術和大額投入支撐,遙不可及者不宜作為優先選項。所謂融合,既指低空經濟項目與所在地區産業的結合度,也指它與其他經濟業態間涉及資金、要素分配的平衡性。應秉持擇優而用的原則,不宜為發展低空經濟而“殺雞取卵”,或者“拆東墻補西墻”。所謂協同,是指與周邊地區低空經濟項目的錯位與互補。宜加強地區間合作,除開各自都有足夠市場空間的情形,應盡力避免項目同構而導致地區間的同質競爭。

  各地區科學、高效發展低空經濟的基礎是務實發展,而核心所在應是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其所包含的主要元素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突出重點。有效利用現有基礎條件,充分發揮比較優勢,結合地區需求和市場環境,有選擇地發展若干適宜的低空經濟産業和項目,從長計議、久久為功,持續做優做強,逐步形成區域性甚至國際性低空經濟發展高地。二是強化特色。在突出重點的基礎上,進一步依託技術創新、體制創新等形成特色。積極開拓那些與自身獨特環境條件緊密契合的領域和項目,同時努力在普適性或一般性領域提供個性化、創新型、定制類的産品和服務。以特求進、以特爭先,力求花小錢辦大事,迅速形成市場競爭優勢。三是循序漸進。低空經濟涉及領域廣泛,所有項目發展都需要投入,而又並非所有項目都能帶來豐厚的收益。因此,地區發展低空經濟,宜步步為營、逐步擴張,項目選擇的順序應是先急後緩、先易後難、先小後大、先近後遠。四是加強銜接。從本質上説各類飛行器還是重要的交通運輸工具,低空飛行活動會直接影響其他交通運輸工具的應用,在不少場景下會形成直接競爭。應加強比較效益研究,當前優越於低空飛行的運載項目宜保持現狀。同時,加強低空運行工具與其他運輸工具的聯動與協同,最大限度地提升經濟效益,降低運行成本,克服堵點卡點,緩解運行壓力。

  以統籌發展和安全關係為主線,紮實做好有效發展低空經濟的基礎工作

  作為一種綜合性經濟形態,低空經濟涉及一些重大關係的把握與處置,其中最為重要的是發展和安全的關係。發展低空經濟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需要,有利於拓展區域與國家經濟增長空間。但這種拓展必須以高度安全為底線。安全也是市場,是效益,是競爭力,是發展速度。應把安全作為發展低空經濟的首要問題把握,使發展和安全相互推動、相互促進。

  推動低空經濟務實有效,又好又快發展,重在打好基礎,基礎不牢則後患無窮。基於發展和安全一體,地區發展低空經濟應紮實做好以下一些基礎工作。一是健全規章制度。把政策法規挺在前面,借鑒外部經驗,把握自身情況,從全、從細、從準制定法律規章和管理制度,做到無死角、能落實、有力度。涉及安全運營和安全監管的法規制度,要從嚴從實制定,使一切活動在法律和政策的框架下開展。二是落實責任主體。低空經濟發展涉及管理主體眾多,且存在着跨界事務,應清晰劃定責任主體,相應厘清監管職責。業務可以跨界,職責不能模糊,監管必須到位。通過明確各部門的權責和在此基礎上建立的協同機制,切實為低空經濟發展及時排憂解難並高效進行應急處置。三是優化基礎設施。在充分利用已有條件的基礎上,適應形勢需要,對接先進技術,從“硬”“軟”兩方面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硬體方面,積極推動通用機場改造,加強無人機起降&&建設,優化飛行服務站和維修基地配置。軟體方面,建立良好的數字化管控體系,強化無人機溯源、監視、追蹤等技術手段建設,切實解決“看不見、叫不到、管不住”的問題,從根本上消除“黑飛”狀況,使良好的基礎設施成為低空經濟快速發展和安全運行的有效載體與堅實支撐。四是改善空域生態。協調好部門關係、軍地關係,切實落實好國家賦予的低空空域權益;依據流量、時段、地帶等細化空域劃分,實施差異化管理和動態調控;建立戰時從軍、平時為民的軍地空域資源有效切換機制,實現空域資源軍地共享和最大程度利用。五是加強人才培養。人才是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支撐,是基礎中的基礎。各地區應把培養、招攬人才作為發展低空經濟的重中之重,既要重視飛行人才、研發人才、專業工匠,也要重視管理人才、輔助人才。低空經濟跨界特徵明顯,融合特徵明顯,邊緣性問題眾多,絕非單一的知識結構所能支撐,因而應特別重視交叉型、複合型人才的培養打造。(來源:學習時報 作者係國家發展改革委原副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