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為國基,谷為民命。夏糧收購是全年糧食收購的首戰,對於保護種糧農民利益、維護糧食市場平穩運行、保障穩定安全供給等具有重要意義。今年夏糧歸倉之際,中儲糧嚴守質量管控第一關口,借助科技升級倉儲管理,全力護航夏糧收購,以現代化管理守護大國糧倉。
河南沈丘庫:小麥托市收購開啟
6月17日,在河南沈丘周營金麥糧油購銷有限責任公司收儲點,工作人員正在進行夏糧小麥的入庫工作。新華網 姚遠 攝
仲夏時節,中原大地各糧食主産區正全力推進夏糧搶收,河南沈丘率先啟動小麥托市收購,為穩定小麥市場提供有力保障。
在河南沈丘周營金麥糧油購銷有限責任公司收儲點,偌大的收糧現場上,十余輛滿載新麥的卡車整齊排列,工作人員有條不紊地忙碌着。“以前賣糧得排很久的隊,現在手機上點一點,到點直接來交糧。”河南沈丘縣周營鎮馬營村農戶程曉東一邊展示手機裏的預約短信,一邊對記者説。
6月17日,在河南沈丘周營金麥糧油購銷有限責任公司收儲點,售糧農戶為記者展示在“惠三農”APP預約成功後的短信消息。新華網 李然 攝
“今年我們合作社收穫小麥200多萬斤,都送到了中儲糧收購點。這裡收糧很規範,價格、稱重都看得一清二楚,上午拉來的糧食,當天就能收到錢。”種糧大戶趙鵬飛説。
當問起今年夏糧收購最大的變化時,趙鵬飛説:“最大的變化就是有了線上預約通道,不用排隊了。通過中儲糧‘惠三農’APP預約,送糧方便多了。”
在中儲糧沈丘直屬庫,記者看到,面對高溫天氣,庫點還專門設置了“愛心服務站”,在空調休息室內,為售糧戶們準備了方便麵、飲用水、西瓜等食品以及防暑降溫藥品與應急藥箱,為售糧群眾提供暖心服務。
6月18日,在中儲糧沈丘直屬庫“愛心服務站”內,工作人員正在為前來售糧的農戶發放水果降溫,做好夏糧收購的服務保障工作。新華網 姚遠 攝
按相關政策,當監測的糧食到庫收購價格持續3天低於國家公布的最低收購價時,按程序在符合條件的地區啟動最低收購價執行預案。據悉,隨着托市收購的展開,低價區的小麥價格將築底企穩。6月以來,已有周口、平頂山、許昌、駐馬店、開封、新鄉、漯河、信陽、安陽、商丘、鶴壁、焦作、濟源、南陽、濮陽、鄭州16個地市啟動最低收購價收購。目前,沈丘直屬庫已完成首批10個租賃庫點公示並開秤收購,日均收購量穩定在9000噸左右。
6月18日,在中儲糧沈丘直屬庫門前,售糧農戶正在登記信息。新華網 姚遠 攝
“托市收購不僅穩住了糧價,更守住了農民‘糧袋子’。”中儲糧沈丘直屬庫倉儲科科長代子尚介紹,全縣已設立夏糧收購宣傳&,開通農技諮詢服務,並組織50余名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指導農民科學晾曬、安全儲糧,確保儲糧品質。
中央儲備糧沈丘直屬庫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會民&&,後續將根據市場形勢動態調整收購策略,持續優化預約服務,做到“早開門、晚收秤”,讓農民賣“明白糧”“舒心糧”。
安徽阜陽直屬庫:綠色科技賦能夏糧收儲
圖為中儲糧阜陽直屬庫庫區內景(6月18日 攝)。新華網 姚遠 攝
走進中儲糧阜陽直屬庫庫區,新建的11棟淺圓倉格外醒目,在這片現代化倉群當中,運糧車穿行而過,夏糧輪換收購作業正在有序開展。
按照國家有關政策規定,中儲糧各直屬庫每年要對存儲中一定比例的中央戰略儲備糧進行市場化輪換購銷,保證糧食常儲常新。
6月18日,在中儲糧阜陽直屬庫內,準備卸糧的卡車停靠在淺圓倉旁。新華網 姚遠 攝
目前,阜陽直屬庫儲備輪換收購工作已進入收尾階段。平均每天收購一千噸左右,最高時,一天收購1500噸左右,有效保障了中央戰略儲備糧常儲常新。”中央儲備糧阜陽直屬庫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景偉説。
在現場,只見一輛滿載小麥的貨車從庫區北門駛入,停靠在淺圓倉液壓翻板作業區。隨着操作人員啟動系統,液壓翻板將貨車緩緩抬升,糧食從車尾部精準卸入地坑。“一輛滿載50噸的運糧貨車通過液壓翻板卸糧,只要3-5分鐘,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中央儲備糧阜陽直屬庫有限公司倉儲管理科副科長劉其超介紹説。
6月18日,在中儲糧阜陽直屬庫,運糧貨車正在通過淺圓倉液壓翻板系統進行卸糧作業。新華網 姚遠 攝
“糧食進入卸糧坑後,將會通過水平輸送機與鬥式提升機送至倉頂,依次通過滾動篩、震動篩進行雙層篩選。篩選後的糧食還會進行第二次提升,這是為了確保糧食與雜質充分分離後進入淺圓倉。在質檢環節,我們採用‘現場抽檢+化驗室檢測’的雙保險,數據實時與化驗室標準檢測結果比對,有效防範了高水分、高雜質糧食混入。”劉其超説。
淺圓倉的優勢不止於入糧環節。其整體澆築的倉體結構使氣密性提升70%,為氣調殺蟲創造了理想條件;而類似“冰箱”的隔熱設計,能將糧溫波動控制在±3℃以內,延緩糧食品質變化速度。中央儲備糧阜陽直屬庫有限公司倉儲管理科科長陳剛介紹,“倉體高度達30米,但通過高位和低位卸糧口設計,利用糧食自流特性裝車,出庫效率比平房倉提高3倍。針對糧食入倉破碎問題,倉內設置了特製的緩衝裝置,將破碎率從早期的5%降至1.2%以下。”
圖為中儲糧阜陽直屬庫淺圓倉(6月18日 攝)。新華網 姚遠 攝
據了解,阜陽直屬庫目前已完成1個新倉近6000噸的壓倉試驗,正按“先裝60%倉位、靜置半個月再續裝”的國家規範推進。新倉將主要用於儲備糧和最低收購價糧存儲,預計年周轉效率提升50%,作業效率是平房倉的4倍。
在糧食儲藏過程中,科技正在發揮重要作用。在阜陽直屬庫32號平房倉旁,一輛與糧倉相連的可移動黑色槽罐車引起了記者注意。
“這是二氧化碳氣調殺蟲裝備。”劉其超向記者介紹,這&裝備能將液態二氧化碳快速氣化,通過通風系統充入糧倉,無需化學藥劑,僅需15天左右就可以把倉內害蟲滅活,能夠實現綠色儲糧。“相比氮氣氣調技術,二氧化碳殺蟲濃度僅需35%,殺蟲周期也縮短近一半。” 劉其超説。
6月18日,在中儲糧阜陽直屬庫,二氧化碳氣調殺蟲裝備正在作業。新華網 姚遠 攝
目前,阜陽直屬庫根據倉型結構特點採取二氧化碳與氮氣混合使用方案。未來,隨着二氧化碳價格逐步下探,其應用範圍有望進一步擴大。
“從卸糧到儲糧,環保的理念延伸至儲糧工作的每個環節。”王景偉&&,庫內的智能化監控中心,可監測糧溫、氣體濃度、設備運行等數據,通過“技防技控”實現儲糧方案的動態優化,構建起高效、智能、綠色的糧食安全“數字防線”。
江蘇徐州直屬庫:數智創新確保儲糧品質
圖為中儲糧徐州直屬庫庫區內景(6月19日 攝)。新華網 姚遠 攝
自成為集團公司智能扦檢系統試點單位以來,中儲糧徐州直屬庫已完成三代智能扦檢設備的技術迭代,收購效率顯著提升。
“智能扦檢系統集成高精度傳感器、自動化控制系統與數據分析算法,可實現全流程無人化完成稻穀、小麥、玉米、大豆四大主糧的扦樣和檢驗。從應用結果來看,該系統從根本上杜絕了人為因素的干擾,從以前人工扦驗一個樣品需40分鐘左右,縮短至20分鐘以內,大幅提升了工作效率。”中央儲備糧徐州直屬庫有限公司倉儲管理科副科長韓高強向記者介紹道。
6月20日,在中儲糧徐州直屬庫,工作人員正在操作智能扦檢系統。新華網 姚遠 攝
“智能扦檢提高了糧食檢驗的效率,可以有效避免人情因素干擾。”徐州盛冠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翟瞿説,“對糧食種植企業來説,有了標準,企業可在種植和處理階段更有針對性地提升糧食質量,以符合收購要求,實現利潤最大化。我們目前銷售給中儲糧的糧食佔比達到50%-60%,價格穩定,結算及時,合作信心越來越強。”
圖為中儲糧徐州直屬庫的智能扦檢系統扦樣作業區(6月20日 攝)。新華網 姚遠 攝
在儲糧方面,徐州直屬庫積極開展低溫倉、內環流控溫系統、氮氣氣調技術的改造和應用,降低儲存期間的糧食安全風險隱患,有力保障儲糧品質和存儲安全。
中儲糧在科技儲糧方面的實踐也得到了下游企業的廣泛認可。維維六朝松麵粉産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義觀説,“近年來,中儲糧在儲糧技術上有很大創新,比如低溫倉、內環流控溫等技術的運用,使得糧食保管情況明顯改善,同樣存儲年限的糧食品質比過去更好。在合作佔比方面,我們與中儲糧一直維持在30%-50%之間,是十分密切的合作夥伴。”
圖為中儲糧徐州直屬庫3號倉內的夏小麥(6月20日 攝)。新華網 姚遠 攝
除了儲糧技術,中儲糧近年來還不斷提升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水平,打造應用智能監控&&。該&&集成了糧庫可視化、數字倉儲、智能&&庫、智能安防和AI預警等多項功能。
在徐州直屬庫記者看到,通過智能監控&&,工作人員可以360度無死角監控整個庫區。系統主頁面顯示了作業情況等基本信息。
工作人員隨機打開3號平房倉的“三維展示”圖,屏幕上分層顯示308個測溫點的分佈狀況。“我們能看到倉內每個測溫點的數值變化,這些數值可以使我們了解倉內各處的溫度情況。”工作人員介紹道,“如果某個點位的溫度異常,它就會發出提醒,這樣我們就能及時採取措施,確保糧食儲存安全。”
這一系列科技賦能不僅提高了糧食儲存和收購的效率,也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撐。中央儲備糧徐州直屬庫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下一步,徐州直屬庫將繼續提升扦檢數據的精準度,探索智能檢測結果與結算挂鉤,運用智能科技更好守好大國糧倉,為端牢中國飯碗、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貢獻堅實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