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鬧元宵,紅紅火火過大年。隨着元宵節臨近,從品嘗美味的元宵湯圓到手機AI伴游元宵燈會,各地消費市場延續了春節假期的火熱景象。元宵湯圓口味新,非遺燈會玩法多,民俗文旅消費活力旺,描繪出一幅熱鬧非凡、生機勃勃的節日畫卷。
元宵湯圓口味新
元宵和湯圓歷來是元宵節的重頭戲。隨着元宵節臨近,元宵和湯圓的銷售量不斷攀升。京東超市數據顯示,近一週以來,湯圓的銷量環比增長超2倍,其中甜湯圓銷量佔比達七成。消費者更願意嘗試新口味,新造型、寓意美好的湯圓銷售火爆。
網友“阿狸的小相機”分享的創意湯圓圖。來源:小紅書
一些傳統速凍品牌趁勢推出多款創新造型和口味的湯圓。例如做成橙色柿子的湯圓寓意事事如意;黃色的元寶湯圓寓意日進鬥金;貼上一朵粉色小花圖案湯圓寓意“玫玫滿滿”,此外還有外皮晶瑩剔透的水晶湯圓,以及麻將牌、錦鯉、卡通造型等各式湯圓。
除了在造型上“卷”出天際,在餡料方面,生椰拿鐵咖啡、楊枝甘露、蛋黃流沙等口味的湯圓也引起了很多人的興趣。“蛋仔派對”等IP聯名款湯圓也是今年的新趨勢。隨着人們健康意識的提高,今年市場上粗糧湯圓的佔比有所增加,一些低糖低脂口味的湯圓成為銷售亮點,受到不少顧客熱捧。
非遺燈會玩法多
今年元宵節,將元宵燈會和現代科技相結合,成為各地的潮流新玩法。大眾點評數據顯示,結合AI、全息投影、3D裸眼、聲光電現代科技手段的戶外沉浸式燈會展成為今年元宵燈會的亮點,相關筆記攻略數同比去年增長1104%,筆記瀏覽量增長308.8%。
在武漢園博園花燈會,游客可以感受到強烈的科技時代感。燈會融入賽博朋克風格元素,特別是部分燈組設置AI語音互動、手機AI伴游觀燈等科技手段,游客可實現沉浸式體驗、場景式漫游。
北京溫榆河公園的千燈夜展覽,採用全息投影技術,打造裸眼3D體驗,從神話仙境到未來宇宙,讓游客可通過觸摸、聲音等方式和燈光互動。北京同慶街以“數字街區+民俗文化”為特色,通過科技手段重塑傳統廟會場景,用LED互動屏“祈福墻”“AI定制年禮”等互動型消費賦能傳統年俗,打造了一條古今交融的“數字年味街”。
北京郵電大學互聯網治理與法律研究中心主任謝永江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把AI等高科技融入傳統節日,創造新的消費場景,這體現了企業捕捉市場需求的能力。另一方面,這也説明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我國的應用和普及已經初具規模,在日常生活中開始大量應用。高科技和傳統文化再融合,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民俗文旅消費活力旺
今年元宵節,除了逛“高科技”燈會,民俗消費熱度依舊不減。在天津桂發祥十八街麻花首家老字號集合店內,琳瑯滿目的麻花、果仁等年貨一應俱全,燈籠、湯圓等點綴出元宵節的團圓氛圍。店內還有捏面人、吹糖人等非遺技藝展示,吸引眾多游客前來一站式採購老字號年貨,深度體驗民俗文化和節日魅力。
元宵節臨近,一些南方小城依舊年味十足,游人如織,帶動了吃喝玩樂等本地消費增長。美團旅行數據顯示,春節假期後一週,福建文旅預訂單量顯著增長。2月5日-6日期間,福建省異地用戶在美團&&貢獻的餐飲團購訂單量同比上漲近四成。受特色年俗活動和深度旅游帶動,預計今年福建等南方地區的旅游熱潮將持續至元宵節後,客流高峰也將較往年延長一週左右。
民俗文旅消費不僅豐富了元宵節過節的儀式感,也激發了商家和企業研發新産品、推出新服務、拓展新渠道的積極性,在培育消費市場的新增長點的同時,對拉動經濟增長也發揮了重要作用。
策劃:唐心怡
編輯:周佳苗
製作:姚遠
設計:王亞婧
統籌:王雲霞 張琦
校對:常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