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學用千萬工程經驗 探索寧都振興實踐——以新質生産力賦能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新華網鄉村振興思客會11月24日在江西寧都舉行。文化和旅游部“十四五”規劃專家委員會委員、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首都文化和旅游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厲新建&&,紅色文化在鄉村振興中發揮着重要作用,通過挖掘和利用深厚的紅色文化底蘊,可以有效推動鄉村經濟的發展。
文化和旅游部“十四五”規劃專家委員會委員、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首都文化和旅游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厲新建發表主旨演講
厲新建認為,在鄉村振興過程中,文化認同和文化自信的提升尤為重要。紅色文化與文化自信密切相關,擁有紅色資源的地區,通過推動紅色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將紅色資源變現,推動鄉村社會經濟發展,助力賦能鄉村振興,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探索方向。
紅色資源是我們黨艱辛而輝煌奮鬥歷程的見證,是最寶貴的精神財富。近年來,依託紅色文化資源發展鄉村特色文化産業和旅游業,推進鄉村文化振興,文化和旅游成為助力鄉村振興的重要生力軍,進一步夯實了鄉村振興的基礎。厲新建&&,紅色文化的核心在於精神和教育,而旅游則更注重市場性和娛樂性。因此,在發展紅色旅游時,必須確保有足夠的市場需求,即“自流量”,才能實現有效的經濟轉化。同時,紅色文化在旅游化過程中,需要平衡嚴肅性和娛樂性,確保旅游活動既有意義又有趣味,這樣才能吸引更多的游客,提升消費品質。“用‘小而美’‘小而精’‘小而特’的服務提升紅色旅游的消費品質,‘流量’就會轉變為‘留量’”。
厲新建指出,紅色旅游的發展需要結合市場的內生需求,通過市場化的努力,構建吸引力體系,形成基於市場自發形成的消費客群。比如紅色旅游在講述歷史故事時,不僅要注重故事本身的質量,還要考慮游客的接受方式和興趣點,通過創新解説隊伍和解説方式,使故事更加生動、易於理解,吸引更多游客。“用游客們樂於接受的方式、易於理解的語言講好的紅色故事,進而講好紅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