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27日,以“未來增長的新前沿”為主題的2024夏季達沃斯論壇在大連舉行。霍尼韋爾智能工業科技集團副總裁兼中國總經理柴小舟在接受新華網思客採訪時&&,外企的創新要與中國本土實踐相結合,以本土創新推動企業增長。
6月25日在夏季達沃斯論壇主會場大連國際會議中心拍攝的開幕式現場。新華社記者 李鋼 攝
思客:中國提出加快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産力,對於在中國的外企而言,可以發揮什麼樣的作用?
柴小舟:新質生産力的核心要素是科技創新。我認為外企的創新要與中國本土實踐相結合,以本土創新推動企業增長。
一直以來,我們投入了大量的資源來壯大本土創新能力,希望能更好地服務中國本土的客戶和市場。閉門造車無法帶來創新,所以我們更傾向於和本土客戶一起做共創,在契合客戶需求,幫助他們提升生産效率的同時也提升自身的創新能力。
中國的創新能力在多個方面已經居於世界領先地位,比如新能源汽車。新能源汽車需要用到電流傳感器,這恰恰也是霍尼韋爾一直深耕的領域。中國新能源汽車産業的飛速發展帶動了我們電流傳感器業務的發展,從最初服務於中國客戶到現在走出中國,服務於全世界的客戶。中國廣闊的市場讓我們有機會發現這個商機,在與本土需求契合的基礎上,不斷拓展超越。我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思客:您如何看待中國市場的未來前景?
柴小舟:中國市場不止是一個龐大的消費市場,更是前沿創新的大舞&。一直以來我們都在持續加碼中國市場,也獲得了很好的回報。
中國市場非常重要,一方面在中國創新已經成為常態,各類型的企業都在努力通過創新推進增長,營造出一種積極向上的市場氛圍。另一方面,中國市場很大,場景很多。只有在中國這樣的大市場中,企業的創新才能找到合適的場景並得到充分驗證,找到合適的解決方案,逐步走向成熟。
思客:中國發展將會給世界帶來哪些機遇?
柴小舟:中國可以為世界提供一個多層次、多角度、關聯各行各業的大市場。對全世界企業而言,這裡面蘊藏了非常多的機會,只要能抓住機會,與中國的實際相結合,提供解決方案,服務於低碳、智能製造、能源轉型等一系列成長型的業務,企業就能在其中獲得成長的機會。
策劃:劉娟
監製:唐心怡
採訪:楊柳
編輯:周佳苗
校對:馬宇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