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詞裏的中國活力|從競技到經濟,一場馬拉松如何帶火一座城?

發表于:2024-04-12 14:30:18

  3月24日,參賽選手在3小時內完賽。2024無錫馬拉松共有3423人“破三”(3小時內完賽),這也創造了國內單場賽事“破三”的新高。新華社記者 楊磊 攝

  隨著天氣轉暖,鳴槍起跑的馬拉松賽事,成為多座城市春日裏的流動風景。在三月的最後一個周末,有大約40項馬拉松比賽在各地開跑。可以説,在這個春天,路跑實實在在地火爆了起來。多位受訪者表示,在參與路跑活動的過程中,不僅增強了身體健康,擴大了社交圈層,也逐漸讓跑步成為一種向往的生活方式。

  路跑促進運動消費升級

  我國馬拉松賽事今年重回火爆,從賽事報名便可初見端倪。參賽規模為33000人的無錫馬拉松,報名人數達到了265920人,創造了中國馬拉松賽事報名人數紀錄,全程馬拉松項目中簽概率僅為3.45%。而同日開跑的武漢馬拉松,同樣吸引了超過26萬人報名,刷新了賽事紀錄。

  當路跑賽季拉開大幕,整個路跑消費市場愈發活躍,各項賽事的主辦方和裝備品牌方將工作準備得越來越細致,以此迎接新賽季的到來。

  據報道,來自廣東的網友為備戰武漢馬拉松,添置的路跑裝備累計花費超萬元。在武漢的線下店內,索康尼品牌接下百萬元大單,昂跑、HOKA ONEONE等專業跑步品牌銷量迎來兩位數增長,阿迪達斯銷售增幅超2倍,斯凱奇銷售額比同期上漲五成,特步、美津濃、喬丹等運動品牌平均增幅亦超20%。

  早在2019年,《2019年中國馬拉松人群與消費洞察報告》顯示,中國跑者平均花費為1.1萬元,主要花在跑步裝備和賽事開銷上。跑褲、跑鞋、遮陽帽、運動耳機、眼鏡、速幹衣、智能手環、跑步手表、水壺……這些都是馬拉松參賽者的剛需。

  奔跑的力量可以帶動整條産業的加速邁進,也正因為如此巨大的市場潛力,當各項賽事出現“專業化”和“精細化”的趨勢時,國內外的運動裝配品牌也開始瞄準路跑産業,爭取搶佔更多的市場份額。

  據不完全統計,中國已有業余馬拉松跑者1000多萬人。僅在裝備方面,從跑鞋、護膝、護腕,到運動手表、跑步眼鏡,再到運動飲料、能量食品,直接拉動相關消費有望達到千億級的市場。

  一場馬拉松,是競技也是經濟

  當前,越來越多的城市通過舉辦體育賽事,將活動的流量變成了消費的能量和經濟的增量。相關研究顯示,馬拉松賽事的外地參與者對吃、住、行、遊、購、娛等間接消費的帶動比例高達1:13。

  3月17日落幕的桂林馬拉松,根據測算,因賽事帶來的直接經濟效益1.83億元,並帶動相關産業産生間接經濟效益2.96億元。今年的無錫馬拉松參賽者在錫馬期間創造餐飲、住宿、交通、旅遊等經濟效益2.82億元——這一數字,較去年提升了45.5%。2024浦口馬拉松期間,全區接待遊客48.9萬人次,實現旅遊消費3.6億元。

  一組組數據彰顯了各地馬拉松熱辣滾燙,賽事搭臺、經濟唱戲,體育競賽帶動區域經濟加速跑。

  可以説,馬拉松帶來的經濟效益是有目共睹的。很多參加者在賽事前後也會成為遊客和消費者,拉動“吃住行遊購娛”全鏈條增長,對城市經濟的拉動效應愈加顯現。

  産業融合激活城市新業態

  一場馬拉松,活力一座城。密集的馬拉松賽事既彰顯了全民健身熱潮的高漲,也傳遞出城市管理者期望通過一場全民賽事打造城市品牌,提升城市知名度和美譽度的緊迫感。

  一方面,舉辦體育大賽能推動城市文體建設、經濟發展;另一方面,這也是吸引人才、招商引資的重要舉措。例如,廈門馬拉松從2003年舉辦首屆至今,深刻影響並改變了廈門,為這座城市注入了體育內涵。20年來,在馬拉松“拉動”下,廈門全民健身蔚然成風,10分鐘步行可及的運動健身圈正在形成;體育産業蓬勃發展,安踏、特步、匹克等頭部企業匯聚廈門,搶佔時尚運動新賽道。

  此外,城市通過舉辦馬拉松賽事,可以將體育與旅遊、文化等其他産業結合起來,打造綜合性的體驗活動,激活城市“賽事+文旅”的經濟新業態,創造城市效益。比如“武漢體育消費周”通過賽事疊加旅遊、展會、美食等要素,進一步引發廣泛而緊密的城市聯繫。據武漢馬拉松組委會不完全統計,今年馬拉松賽事的舉辦預計為武漢創造15.71億元的城市效益。

  馬拉松是一個大平臺,可以搭載和連結很多內容。城市跳出體育做體育,與旅遊、商貿、文化等多領域的合作都取得了理想的收獲。以賽營城,以賽興業。馬拉松已不僅是一項單純的體育競技活動,更是體育産業特有融合效應和帶動效應的引擎,為城市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策劃:劉娟

監制:唐心怡

編輯:李然 杜佳蕙(實習)

設計:王亞婧

校對:周佳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