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響中國 | 改革開放為什麼“行”: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上

發表于:2024-03-22 09:03:09

新一季“思客講堂·黨校公開課”《理響中國 | 以“理”服人:改革開放為什麼“行”》,五位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的資深教授,帶你解碼全面深化改革和高水準對外開放的“中國智慧”。本期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政治和法律教研部副主任、教授孫東方,講述“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上”。

演講全文:

大家好!

我是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政治和法律教研部的孫東方。今天跟大家分享的主題是: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上。

談到中國的改革開放,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托馬斯·薩金特曾經講過這樣一段話:“我曾遇到過一些中國學生,他們的故事讓我本人非常感動。這些學生的父母既不識字,也不會寫字,而這些學生卻獲得了博士學位。試想一下,這樣的事情在人類歷史上發生過幾次呢?”美國著名經濟學家科斯也發出了這樣的讚嘆:1978年以來,中國的改革開放是二戰之後人類歷史上最為成功的經濟改革運動!他説:“我是一個出生在1910年的老人,經歷過兩次世界大戰和許多事情,深知中國的前途遠大,深知中國的奮鬥是全人類的奮鬥!中國的經驗對全人類非常重要!”

大家都知道,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是我們的重要法寶。45年前(1978-2023),面對何去何從的重大歷史關頭,我們黨作出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開啟了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偉大征程,實現了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面對冷戰剛剛結束的復雜局面,我們黨吹響了進一步擴大開放的號角,開放的腳步由經濟特區、沿海城市走向沿江、沿邊和內陸地區,多層次、全方位的區域開放格局初步形成。面對經濟全球化的迅猛浪潮,我們黨努力進取、百折不撓,從“復關”申請到“入世”談判總共談了15年,黑頭髮談成了白頭髮,中國成功加入WTO,積極融入國際體係,對外貿易實現跨越式發展,並帶動了經濟的高速增長。面對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習近平總書記創造性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為世界經濟增長注入了新動能,為國際經濟合作提供了新平臺,開辟了人類共同實現現代化的新路徑,成為新時代中國的深刻印記和鮮明標識。大家想想,這麼重要的法寶能丟嗎?丟掉了那就是犯歷史性錯誤。

篳路藍縷,春華秋實。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中國的今天。45年來(1978-2023),我們的國家興了,創造了很多的世界第一和名列前茅;我們的老百姓富了,紛紛出國旅遊、購物、送孩子留學,享受著全球化帶來的好處;我們的企業強了,到世界經濟的大海中去經風雨、見世面、強筋骨,有135家企業進入世界500強;那我們對世界的貢獻更大了,最近10年(2013-2023),中國經濟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平均貢獻率是超過了30%。特別是現在越來越多的80後、90後甚至是00後,邁著自信的步伐走進國際舞臺,講述著中國開放的故事、傳播著中國開放的聲音、展現著中國開放的形象。他們的學識、視野和作為,是父輩們不敢想像的。打開大門的中國充滿著生機和活力,國際社會看好中國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國家與中國開展合作,越來越多的外國企業到中國投資興業,越來越多的外國朋友來中國學習工作。總之一句話,發展自己、造福世界,這就是中國開放的成功之道。中國的開放,不是要一家唱獨角戲,而是歡迎各方共同參與;不是要謀求勢力范圍,而是支援各國共同發展;不是要營造自己的後花園,而是要建設各國共用的百花園。大家想想,這麼好的經驗能丟嗎?丟掉了,我們舍不得。

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進入新時代,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已經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發展環境發生深刻復雜變化。特別是最近這些年,一些國家開歷史倒車,小院高墻、脫鉤斷鏈、冷戰思維,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在這樣一種情況下,有人也很擔心:中國開放的大門會不會關上、開放的進程會不會中斷。對此我只想説一句:朋友,你多慮了!因為我們懂得,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必然落後。這是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一個國家要發展繁榮,就一定要把握世界發展的大勢,否則就會被歷史所拋棄。因為我們知道,我國作為一個人口眾多和超大市場規模的社會主義國家,要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絕不可能關起門來搞建設。世界好,中國才能好;中國好,世界才更好。中國開放的大門不僅不會關上,而且只會越開越大。

中國是這麼想的,也是這麼做的。我們實施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形成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對外開放格局,堅持以高水準開放促改革促發展。而且大家還要注意,新發展格局以國內大迴圈為主體,絕不是要關起門來搞封閉運作,而是通過發揮內需潛力,使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更好地聯通,更好地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實現更加強勁的可持續發展。

那高水準開放體現在哪呢?比方説,加快制度型開放,主動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2013年,我們在自貿試驗區推出了第一張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最初的限制措施是190項,而今天只有27項。試驗成功後,馬上在全國推廣實施。我們還把自貿試驗區和自貿港建設由藍圖變成了現實。2013年,在上海設立了第一個自貿試驗區,到今天有多少,總共是21個(截至2023年10月)。這21個自貿試驗區雖然佔國土面積還不到千分之四,但貢獻的進出口佔到了全國的17.3%,吸收的外資佔到了全國的18.5%。2018年,海南自貿港建設正式啟動。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希望海南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把海南自由貿易港打造成展示中國風范的靚麗名片。”海南自貿港建設的鮮明特點,就是通過制度整合創新加速高水準開放。累計推出的15批134項制度創新成果跟下餃子一樣並形成了一個疊加效應,廣泛涉及營商環境、“放管服”改革、産業發展等多個領域,讓國際上的朋友們充分地看到了高水準開放的力度、速度還有溫度。德國大眾集團董事長奧博穆就明確説,“海南自貿港正在成為全球了解中國的一扇新窗口”,期待“未來與中國、與海南加強全面合作,實現互利共贏”。

又比方説,加大進口力度,實打實地為低迷的世界經濟注入新動能。我們現在不光要往外賣,更要往裏買。從2018年開始,進博會我們連續舉辦了六屆,即便是在疫情期間也沒有中斷。來的朋友是收獲滿滿,他們講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沒想到”。2018年,美國的一家精油企業抱著“試試水”的心態來了,沒想到一下子收獲了3.8億元的訂單。之後,他們一屆都沒有缺席,之前只有9平米的展臺,現在也擴展到了200平米,採購的金額是到了10億元。2020年,一個阿富汗小夥帶著純手工的羊毛地毯來了,沒想到輕松拿下2000張訂單。這2000張訂單意味著什麼,意味著2000個阿富汗山區的家庭有了一整年的收入。2022年,日本的一家制藥企業帶著治療罕見病的新藥也來了。大家都知道,新藥上市一般來説要經過好幾年,但沒想到的是,在進博會的積極推動下,這款新藥只用了6個月就進入到博鰲的醫療機構。那這一個又一個的“沒想到”説明瞭什麼,我想就充分説明,進博會是市場、是平臺、是機遇、是吹走世界經濟陰霾的春風,更是我們高水準開放的生動寫照。

再比方説,積極推動“一帶一路”高品質發展。“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年(多)來,從無到有,從“大寫意”到“工筆畫”,從硬聯通軟聯通到心聯通,不斷上演著共商共建共用的精彩故事。那也有人問:“一帶一路”是不是中國自己受益給別人挖坑?情況絕不是這樣的。麥肯錫公司的研究報告顯示,中國企業在非洲雇員的本地化率是到了89%,極大地帶動了當地的就業,可以説“一人就業、全家脫貧”。世界銀行的研究報告也有這樣的評估,“一帶一路”使共建國家的貿易增長2.8%到9.7%,全球貿易增長1.7%到6.2%,全球收入增加0.7%到2.9%。到2030年,將使共建國家的760萬人擺脫極度貧困、3200萬人擺脫中度貧困。我們看到,“一帶一路”有效促進了各國商品、資金、技術、人員的大流通,成為新時代國際貿易的駝鈴、帆影。我們看到,“一帶一路”讓能源短缺不再是發展的瓶頸,讓發展中國家綠色低碳的夢想得以點亮,成為新時代可持續發展的綠洲、燈塔。我們還看到,精彩紛呈的文化年、藝術節、博覽會,獨具特色的魯班工坊、“絲路一家親”、“光明行”,不斷深化著文明的交流互鑒,成為新時代的絲路樂章。“一帶一路”連接歷史、現實與未來,她源自中國,但機會和成果屬于世界。

同舟共濟揚帆起,乘風破浪萬裏航。世界在變,中國也在變。很多朋友都非常關心一個問題,就是持續深化的中國開放會給世界帶來什麼?我想,歸結起來至少有三點:第一,更加堅定的開放信心,隔閡偏見、弱肉強食是越走越窄的死胡同,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不僅能破解難題、走出困境,而且會孕育激發人類文明的不斷進步。第二,更加強勁的發展動能,共用中國大市場提供的機遇,共用中國制度型開放提供的機遇,世界經濟增長將不再徘徊在長期乏力的低谷,發展成果將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各國人民。第三,更加完善的全球治理,一個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新型經濟全球化,一個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體係,就在不遠處等著我們。

最後,我想用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在首屆進博會開幕式主旨演講中,曾經講過的一段話與大家共勉:中國經濟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個小池塘。大海有風平浪靜之時,也有風狂雨驟之時。沒有風狂雨驟,那就不是大海了。狂風驟雨可以掀翻小池塘,但不能掀翻大海。經歷了無數次狂風驟雨,大海依舊在那兒!經歷了5000多年的艱難困苦,中國依舊在這兒!面向未來,中國將永遠在這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