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屆新華網思客年會(山西)現場
近日,第十屆新華網思客年會(山西)在臨汾舉行。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國家發改委學術委員會原秘書長張燕生以視頻連線形式發表主旨演講。張燕生認為,2024年我國外貿發展機遇和挑戰並存,應通過五個方面的轉型升級來推動我國外貿高質量發展。
以下為主要內容:
2024年我國外貿發展面臨機遇和挑戰,下一步我國外貿發展將構建更高水平的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根據我的研究,在2035年中國將成為世界第一大消費市場,而且我們的消費市場規模有可能達到第二名與第三名的總和。
另外,我們可以看到,過去的45年,我們離岸製造、在岸製造、全球製造的工業研發投資在全球2500強中間處於第二方陣。美國是第一方陣有800多家,中國有700多家,其中中國大陸有600多家。
我們在全球的2500強的工業研發投資集中在四個關鍵領域。一是ICT(信息與通信技術)的生産,第二個領域是健康,第三個是ICT的服務,第四個是汽車。我們下一步的重點是怎麼能夠把戰略新興産業和先進製造業的優勢,在規模化産業集群上提升,進行更好地創新和創造。
2024年,我國外經貿的轉型方向對我們下一步的發展是非常重要的。2024年我國外貿的第一個特點就是全球貨物貿易的增長態勢將顯著好於去年。根據WTO的研究,2022年全球貨物貿易量的增長是2.7%,2023年是0.8%,預計2024年是3.3%。我們從物流、海運、海關的數據都能看到,從去年的11月份、12月份,中國的外貿在顯著好轉,這一態勢會延續到今年。但同時要前瞻性地看待貿易摩擦,尤其是新能源汽車和鋰電池行業。
另外,我國外貿的中間品貿易額在明顯上升,綠色貿易、數字貿易、跨境電商的貿易額也在明顯上升。從全球看,去年全球的中間品貿易是下降的,因為中間品貿易它更多依賴相互依存的貿易全球化。因此,中國的企業在推動貿易轉型中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把自己的貿易鏈、産業鏈、供應鏈延伸到世界其他國家。
我們的外經貿今年將會加快“走出去”。未來我國的外經貿應通過五個方面來達到高質量發展。
第一,外貿要從低成本走向高增值。這方麵包括發展服務貿易、數字貿易、綠色貿易和新的離岸貿易。
第二,從招商引資的角度來講,我們下一步的一個着力點是我們怎麼能夠穩住市場驅動型的外資,利用好中國大市場的優勢,能夠更多地引進和中國企業合作的跨國公司的研發中心、技術中心、資訊中心、設計中心等為中國製造、研發、設計。在穩住市場驅動型外資的同時,還要加大對效率驅動型外資的引進。也就是怎麼把西方的高技術跨國公司視為中國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組成部分。這些都是我們下一步要努力的方向。
第三個方面就是“走出去”。我覺得核心的問題是要解決怎麼能夠走進去、融進去、本地化,做負責任的市場參與者。
第四個方面是外包,也就是加工貿易的發展。我們過去45年主要是低水平的“嵌入”,下一步如何能夠進入到高增值的“嵌入”?
第五個方面也就是我們如何能從過去的嵌入方轉成發包方。比如説我們2022年研發經費投入突破3萬億,其中有一部分的資金是對全球的高技術企業、科學家、工程師發包,這也成為我們的高質量發展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
最後,我們要引進人才,引進全球的人才,引進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優秀人才,引進美、歐、日、韓的一流人才。我們要建設中國式現代化,這就要求我們的政府、企業、全社會能夠建立起全球視野,立足中國,放眼世界,把高質量發展這篇大文章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