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量發展“縣”在進行時|縣域發展如何貫徹新發展理念?

發表於:2023-09-04 09:01:39

  縣域興衰關係着發展全局,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是時代賦予的使命。新一季“思客講堂·黨校公開課”推出《以“理”服人丨高質量發展“縣”在進行時》,八位黨校青年教師帶你解鎖中國縣域發展的“韌性密碼”。本期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教研部教授鄒一南,講述縣域發展如何貫徹新發展理念。

  演講全文:

  大家好,我是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教研部的鄒一南,我是一名“80後”。這是我出生的地方,江蘇省北部一座美麗的城市,“一城青山半城湖”。但是這又不是我出生的地方,在我出生的時候,它是這個樣子,“一城煤灰半城土”。傳統老工業城市以資源開採為主導産業,黑、臟、亂,是人們對這的普遍印象。

  我上小學是在九十年代,縣裏的煤炭資源枯竭後,很多人開始到外地尋找謀生的路子。小學班上有一個同學,他的父母也加入了民工潮,去了南方的大城市,每年只回來一次。我曾經問我這個同學,你的爸爸媽媽為什麼不能留在家裏陪你呢?他説,農村老家的地被徵收了,蓋上了很高的樓房,他們只能去很遠的地方打工掙錢。我又問他,那你為什麼不能跟他們一起去呢?他説,那邊的學校不招收外地的孩子,他只能留在老家上學。在那個年代,“要地不要人、見物不見人”的發展模式,把很多人遺忘在了飛速行駛的時代列車的身後。

  2005年我考上了大學,選擇了經濟學專業,知道了一個概念,叫做GDP,國內生産總值。我還學到了一種理論,叫做地方政府競爭機制,據説正是靠着這種機制,全社會的勞動、資本、土地這些生産要素被充分地調動了起來,並創造了一個中國經濟增長的奇蹟。這是我最早接觸到的對中國經濟發展模式的理論解釋。

  畢業後,我來到中央黨校工作,當時黨的十八大剛剛召開不久。記得是在2013年的6月的一天,我從電視裏聽到了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的一段講話,他説,要改進幹部考核方法,把民生改善、社會進步、生態效益等指標作為重要的考核內容,再也不能簡單以國內生産總值增長率來論英雄了。這句話極大地震撼了我,因為它顛覆了我在學校學到的理論。我認識到,對於國家和社會來説,還有比GDP增長率更重要的目標。

  2015年,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召開,全會首次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創新是第一動力,協調是內在要求,綠色是必要條件,開放是必由之路,共享是本質要求。這些新的思想、新的理念促使我開始重新思考中國經濟增長奇蹟的本質,我隱約地感覺到,新發展理念的提出是關係我國發展全局的一場深刻的變革。由發展理念、發展方式轉變而引發的一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理論正呼之欲出。

  一些變化在悄然發生着。天變藍了,水變綠了,縣城裏的人氣變旺了,人們身邊的“創客”變多了。作為一名理論工作者,我更感興趣的,是在這些變化背後所蘊含的源自新發展理念的科學力量。2022年8月15號,我在這一天的《求是》雜誌上找到了答案,它是三個關鍵詞:完整、準確、全面,這是貫徹新發展理念的總要求。完整,就是要從“發展”這個出發點和落腳點來推進工作,我們不能只關注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要求,而忽視了“發展”這個本質目標。準確,就是要從以物質為中心轉向以人民為中心,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能見物不見人。全面,就是要從一個整體去統籌布局,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都要予以關注,要形成合力,而不能以偏概全。

  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要牢記根本宗旨。古人説:“天地之大,黎元為本”,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的根本宗旨,而踐行這個根本宗旨就要切實從單純追求GDP和財政收入最大化的舊發展理念,轉變到追求人民福祉改善、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新發展理念上來。福建晉江,是中國民營經濟高度發展的一個縣級市,200多萬常住人口中有一半以上是外來人口。進入21世紀第二個十年之後,晉江在全國率先推出居住證制度,持有居住證的外來人口可以享受子女義務教育、醫療互助、社會保險等30多項市民化待遇。2014年,晉江又推出了流動人口市民化積分優待管理辦法,積分高的新晉江人可以享受購房補貼政策。“本地人留戀、外地人嚮往、更多的人可託付終身”,從這句流傳很廣的話中,我們可以感受到晉江人的自豪。如今,晉江的民生投入已經佔到了地方財政的70%,一百多萬外來人口扎根晉江,從“候鳥”到“歸人”,讓晉江走出了一條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道路,踐行了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

  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要抓住問題導向。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發展中的問題開始不斷地涌現,其中最核心、最緊迫的問題,就是如何把我國的經濟增長動力從依靠人、地、錢這些生産要素的積累,轉變為依靠創新來驅動全要素生産率的提高,其中,科技自立自強又是一個決定我國生存發展空間,決定我們能否突破“卡脖子”難題的關鍵問題。顯然,縣域經濟在這方面大有可為。江蘇昆山,常年在中國百強縣排名中名列榜首,在推動創新發展方面走在了全國的前列。為了實現創新發展,昆山廣建“朋友圈”。早在2018年,昆山就在全國首創針對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服務的科技創新券,實現了昆山與中心城市上海在財政獎補資金上的通用通兌。2019年,昆山又啟動了自主可控産業技術攻關計劃,滾動發布企業的“需求清單”、徵集高校院所的“供給清單”,實現校企聯合、優勢互補。如今,昆山已經擁有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2700多家,這些企業不僅是一個個的“創新場”,更是推動發展的“永動機”。創新發展不僅是東部發達地區的專利,同樣也適用於中西部地區。在貴州省貴陽市高新區,當地政府充分利用大數據産業優勢,實現工業化與信息化“兩化融合”,促進傳統産業的轉型升級。在貴陽高新區內,有一家生産棕櫚床墊的企業。過去,在傳統生産工藝下,生産一張棕櫚床墊要六個人、兩三個月的時間才能完成。現在,在智能製造工藝下,從原料到成品的整個過程都實現了自動化,廠房裏的工人已經很少了。不僅如此,這家企業還利用紅外線掃描技術,分析顧客全身的壓力點,個性化地定制出用戶滿意的床墊。創新的生産技術和創新的營銷理念,讓這家企業各系列床墊的年産量達到20多萬床,在棕櫚床墊領域的市場佔有率,達到全國第一。

  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要常備憂患意識。“不困在於早慮,不窮在於早豫”,在當前國內外各類風險空前上升的時代背景下,我們必須統籌發展和安全,隨時準備應對複雜困難的局面。對於縣域經濟來説,雖然不處在國際經濟軍事鬥爭的一線,但作為“鄉之頭、城之尾”,卻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排頭兵。在山東安丘,為了應對農村勞動力進城、糧食種植收益下降所導致的土地拋荒和“非糧化”現象,當地政府以供銷社為載體,成立了農業社會化服務公司,為農民提供生産經營全託管的“保姆式”服務和半託管的“菜單式”服務,打造了“農民進城打工、供銷社為農民打工”的服務品牌,在促進農民增收的同時保障了糧食的生産供給,探索出了一條以服務的規模化推動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的新路子,樹立了統籌經濟發展與糧食安全的縣域樣板。

  我的家鄉前些年實現了“縣改區”,我想這可能是對一個資源枯竭型老工業城市成功實現轉型發展的一種肯定和褒獎。曾幾何時,這個區縣有大大小小的煤礦256座之多,常年的煤炭開採,造成了農田被毀、房屋坍塌、道路斷裂、生態惡化,累計塌陷地達到13萬畝。從進入21世紀第二個十年開始,當地政府正式對採煤塌陷區實施改造。歷經十年的修復治理,投資50億元,建成了9.2平方公里的水域,栽植了16萬棵大型樹木和100萬平方米的花卉植被,同時,還營造了19個濕地島嶼,把一個採煤塌陷區改造成了國家4A級風景區。有詩人曾經為此賦詩,“鷺影飛舟何處飲,池杉岸柳初成蔭。潘安五月雨蛙鳴,璀璨榴花千里沁。”

  前段時間我回了一趟老家,碰巧遇到了那位小學同學。多年沒有&&,和他聊了很多。從他的口中我得知,他父母打工的城市後來&&了流動人口隨遷子女在公立學校接受義務教育的政策,他終於去到了父母的城市和他們生活在了一起。我問他,你現在為什麼又回來了?他説,家鄉這些年的變化太大了,生態環境的改善也吸引了很多人來這裡投資,這裡又宜居、又宜業,為什麼不回來呢?看著他那躊躇滿志的眼神,我想,這可能就是新發展理念引領下縣域經濟應該有的樣子吧。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對經濟社會發展提出了許多重大的理論和理念,其中新發展理念是最重要、最主要的。新發展理念是一個系統的理論體系,回答了關於發展的目的、動力、方式、路徑等一系列理論和實踐問題,闡明了我們黨關於發展的政治立場、價值導向、發展模式、發展道路等重大政治問題。縣域是改革發展的前沿,唯有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才能真正實現縣域經濟的高質量發展,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打下一個堅實的發展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