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博鰲看機遇,智庫專家這樣詮釋中國活力

發表於:2023-03-29 19:58:46

  新華網博鰲3月29日電(周佳苗 楊柳)春回大地,博鰲相聚。3月28日,以“不確定的世界:團結合作迎挑戰,開放包容促發展”為主題的博鰲亞洲論壇2023年年會在海南博鰲拉開帷幕。

  面對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中國的對外開放面臨哪些挑戰?如何推進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3月28日,博鰲亞洲論壇思客會邀請中國人民大學學術委員會副主席、中國資本市場研究院院長吳曉求和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姚洋,圍繞“高水平開放下的中國經濟新活力”,深度探討中國如何更高水平地對外開放,更有力地促改革促發展。與會專家認為,改革開放是不可動搖的基本國策,中國經濟必須在開放的環境下才能獲得持續發展,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將為世界經濟做出更大貢獻。

  圖為博鰲亞洲論壇思客會現場 新華社記者 黎多江攝

  在高水平開放中加快釋放經濟活力

  開放,來自自身發展的需要。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是我國現代化建設不斷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寶,全面開放為新時代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間。在改革開放的推動下,中國已成長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貨物貿易國,開放不斷釋放着中國經濟的活力。

  吳曉求&&,高水平開放一個很重要的內容就是要積極穩妥地推進中國金融體系的對外開放,有序推動人民幣國際化,提升中國金融市場在全球金融市場的比重和影響力。吳曉求認為,中國經濟整體韌性足,迴旋餘地大,這主要得益於多年改革開放取得的成就,特別是堅持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這一正確發展方向。“未來我們要更加關注如何進一步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只要發展方向對了,中國經濟就能保持活力。”吳曉求説。

  姚洋&&,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的體量越來越大。目前我國國內生産總值佔世界比重超過18%,近十年來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平均貢獻率位居世界首位。中國在很多領域的發展也是處在世界前沿,比如智慧城市、新能源産業等。通過改革開放,中國儲備了大量優質人才,這既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優勢,也成為未來競爭力的保障。

  開放的中國帶給世界更多機遇

  近年來,中國堅持實施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秉持越發展越開放的姿態與世界互動,共同構建更高水平開放型世界經濟體制,開拓共贏之路。

  中國不斷深化對外開放,讓世界更好地共享中國發展的紅利。全球投資者加碼中國市場,更彰顯出對中國發展前景的信心和對中國擴大開放的肯定。

  吳曉求&&,中國經濟的發展對世界經濟貢獻巨大,中國在拉動全球經濟增長的過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中國市場規模越來越大,經濟不斷成長,對於任何一家真正具有戰略眼光、有國際視野的企業而言,這都是巨大的吸引力。

  姚洋認為,中國對於世界的影響只會增加,不會削弱。全球經濟對中國的依賴度實際上還是在上升,這是沒有改變的。中國市場是有力量的,提供一個長期穩定的預期,外資就會持續進入中國市場。

  不拒眾流,方為江海。中國經濟的發展歷程,就是不斷融入世界經濟並以自身發展促進世界共同發展的過程。從全球看,唯有開放合作,才能應對不確定的世界所帶來的種種挑戰。

  策劃:劉娟

  監製:唐心怡

  記者:周佳苗 楊柳

  編輯:崔祎璁

  設計:王亞婧

  校對:孫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