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福林:以科技創新贏得發展主動

發表于:2022-04-22 17:49:21

  4月21日,由新華網聯合vivo共同主辦的2022博鰲亞洲論壇思客會在海南博鰲舉行。與會嘉賓圍繞“加強科技創新 助力經濟復蘇”主題,探討面對持續演變的全球疫情和復雜嚴峻的外部環境,中國如何進一步通過結構調整和科技創新,為全球經濟復蘇注入新動力。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在會上表示,科技創新已成為統籌安全與發展的關鍵因素。面對新形勢,要以結構性改革推動科技結構升級,激發科技創新活力,釋放科技創新潛力,形成以科技創新贏得發展主動的新格局。

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出席2022博鰲亞洲論壇思客會並發表主旨演講

  以下為主要演講內容:
  當前,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面臨嚴峻挑戰,發展與衝突成為全球突出矛盾。在這個特定背景下,統籌安全與發展成為我國發展的核心目標。

  科技創新已成為統籌安全與發展的關鍵因素。面對新形勢,要以結構性改革推動科技結構升級,激發科技創新活力,釋放科技創新潛力,形成以科技創新贏得發展主動的新格局。

一、科技創新發展正處于重要的關節點

  過去幾十年,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科技結構升級趨勢明顯,在基礎研究、高科技領域、産業發展等方面都取得多方面重要進展。但對標國際科技創新的先進水準,我國科技創新面臨著科技結構升級的嚴峻挑戰。

  全球科技創新正處于突破的關鍵時點。當前,全球科技創新已經進入空前密集活躍期,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正在重構全球創新版圖、重塑全球經濟結構。比如,一些顛覆性技術領域成為發達經濟體科技發展布局的重點之一。再比如,馬斯克的“激進創新”,已經形成一條完整的創新鏈,創新領域廣泛而跨界,創新産品和門類相互支援配套,工程思維和整合創新模式相互融合,已經産生了巨大的效應。

  我國科技創新仍面臨多方面挑戰。這些挑戰主要表現在科技結構亟需優化、轉型、升級方面。比如:

  ——研發支出總量大,但比重低。2019年中國研發支出超過2.2萬億元,但佔比僅為2.23%。同期,韓國研發支出佔比為4.64%,美國、日本、德國、瑞典、奧地利、新加坡研發支出佔比均超過3%。2021年,我國研發強度提升到2.44%,仍低于3%的水準。從企業角度看,我國企業研發強度較低,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強度只有1%左右,低于發達國家2%左右的水準。其中,基礎研發比重偏低的問題比較突出。2021年,我國基礎研發支出佔比為6.1%。基礎研發投入偏低,客觀上制約了我國在科技基礎理論創新上的突破,不利于中長期科技競爭力的提升。

  ——研發成果規模大,但轉化率低。一方面,從專利看,2020年我國專利申請量居于全球首位,接近6.9萬件,超過美國的5.9萬件、日本的5萬件、韓國的2萬件。一方面,從轉化率角度看,我國與發達國家還有較大差距。有專家推算,中美兩國的專利轉化率分別為6%和50%。

  ——研發人員數量大,但工匠比重低。2020年,我國全時研發人員為522.3萬人,研發人員全時當量達到509.2萬人年,是2012年的1.6倍。與此同時,我國制造業所急需的工匠數量嚴重不足。截至2020年底,我國高技能人才數量僅佔技能人才總量的28%,而德國、日本等國高級技工佔比達到40%到50%。

  ——核心技術進口比重大,自主研發比重低。根據世界智慧財産權組織(WIPO)統計,1993年-2018年,中國持有的美國發明專利累計為7.3萬件,美國持有的中國發明專利累計為24.5萬件,是前者的3.3倍。2021年,我國從發達國家和地區進口的高科技産品佔進口總額的22.8%。我國對發達國家的技術依賴高于發達國家對我國的技術依賴。
  未來幾年是科技創新的關鍵時期。當前全球經濟格局正在發生深刻變化,甚至面臨重構;全球秩序失序挑戰加大。同時,未來幾年也是科技創新的關鍵時期,一些重大的顛覆性創新有可能在這個時期取得重大突破。一些大國均把未來幾年作為科技創新的關鍵時期。以美國《無盡前沿法案》(Endless Frontier Act)為例,美國在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設立新的技術和創新部門,進行包括人工智慧、半導體、量子計算、先進通信、生物技術和先進能源在內的關鍵技術領域的基礎和先進研究、商業化、教育和培訓項目。

二、科技創新與競爭已成為國際競爭的核心

  在內外形勢變化下,隨著科技革命深刻變化,科技創新的戰略性全面凸顯。科技已經成為國際競爭的關鍵所在,也成為國際合作的重要領域。

  第一,以科技創新推動科技與經濟融合。以數字經濟為例。隨著大數據、人工智慧、移動互聯網、雲計算、5G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應用普及,數字經濟時代正加速到來。數字經濟發展速度之快、輻射范圍之廣、影響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正在成為重組全球要素資源、重塑全球經濟結構、改變全球競爭格局的關鍵力量。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數字經濟規模達到32.6萬億美元,其中,美國數字經濟佔全球比重的41.7%,位居第一。在比重上,我國數字經濟佔GDP比重為38.6%,而美國、英國等發達國家都超過60%,我國並不具備優勢。通過“開源、上雲、跨境”推動數字經濟發展,加快數字科技應用,將形成科技與經濟融合的重要突破。

  第二,以科技創新推動高品質發展。以産業結構為例,我國是全球制造大國,但制造業面臨著“大而不強”的挑戰,掣肘了産業結構轉型升級。2020年,我國制造業研發投入強度為1.54%,遠低于發達國家3%以上的水準。2020年,中國企業500強平均研發強度僅為1.61%,入圍全球創新百強企業名單的中國制造業企業僅有小米和華為兩家,同期美國超過30家。

  第三,以科技創新打破“卡脖子”挑戰。當前,我國不僅面臨缺芯挑戰,而且面臨著關鍵材料、關鍵零部件高度依賴發達國家的現狀。根據工信部2018年對全國30多家大型企業130多種關鍵基礎材料調研結果,我國32%的關鍵材料仍為空白,52%依賴進口;95%的高端專用晶片、70%以上智能終端處理器、絕大多數存儲晶片依賴進口;高檔數控機床、運載火箭、大飛機、航空發動機、汽車等關鍵件精加工生産線上逾95%的制造及檢測設備依賴進口。科技日報提出了一份包含35項技術的“卡脖子”清單,每一項都對國家經濟安全有著重要影響。

  第四,以科技創新推動國際合作。雖然美國正在推動與中國的“科技脫鉤”,但多方面情況説明,我國在國際合作方面還有相當大的空間:一是依托中國自身已有的科技實力開展國際合作。以航太事業為例,我國已明確表態,中國空間站歡迎國外航太員來訪,就是一個開放的主動姿態;二是與歐洲等其他國家的科技合作仍有空間。中歐擁有比較強大的科技研發實力、充滿活力的市場以及一批世界級的科技企業。中歐科技合作,不僅有利于應對共同挑戰,而且將惠及全世界;三是即便是和美國,在某些方面也有開展合作的空間。數據顯示,在生命科學與生物醫藥領域、電機工程領域和人工智慧領域中美合作的論文佔美國論文總數的比重分別為10%、30%和18%。

三、推動科技結構升級已成為推動科技創新的重大任務

  面對科技前沿與科技競爭的壓力,需要以創新全鏈條為導向,發揮超大規模市場的優勢,以明顯加大基礎研發為重點推動科技結構升級。

  第一,明顯提升研發強度。建議到2030年研發強度提升到3%的水準;縮小與主要發達國家研發強度的差距。在企業層面,規上工業企業研發強度提高到2.5%左右。從實際看,美國正在大幅加大科技研發投入,我們如果仍按常規提升研發支出,與美國的研發差距有可能被進一步拉大。

  第二,明顯提升基礎研發比重。到2030年,爭取基礎研發佔比提升到15%。通過基礎研發投入的明顯加大,大力加強基礎科學理論研究,實現科技基礎領域的重大突破,尤其是在“卡脖子”的基礎材料、基礎工藝、基礎零部件、基礎研發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第三,明顯優化科技支出結構。尊重人在科技創新中的主體作用,持續優化科技支出結構,落實項目經費中用于“人”的費用比重不低于50%的政策,特殊項目可進一步提升到60%-70%,以此調動科研人員參與科技創新的積極性。

  第四,明顯提升科技成果轉化率。到2030年,爭取專利成果的轉化率從當前的6%提升到20%以上,加快形成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發相互促進的研發全鏈條。

四、關鍵是以結構性改革推動科技結構升級

  “創新是第一動力”。以科技創新贏得發展主動,關鍵是要以結構性改革推進科技結構的升級,釋放創新潛力,釋放創新活力。

  第一,堅持開放創新的方向不動搖,加快推進科技領域高水準開放。創新由封閉轉向開放,創新無國界,是當今世界科技創新發展的重要趨勢。盡管有些大國挑起“科技脫鉤”,但從科技創新本身的規律來説,創新由封閉轉向開放,創新無國界,是當今世界科技創新發展的重要趨勢。我國堅持開放創新不動搖,就能吸引更多的創新要素。這就需要:第一,加大與發達國家的科技合作,利用全球科技創新人才的智慧加快科技創新。第二,充分利用我國14億多人口的大市場優勢,通過加快高科技領域的商業轉化,吸引集聚海外人才加入我國的高科技前沿技術研究。第三,吸引科技領域留學生回國,加大開放創新力度,利用全球傑出人才集聚創新資源。

  第二,以開放推動科技體制改革,推動科技管理與國際對接。我國有著巨大的創新潛力,但當前的科技體制存在某些不相適應的地方,掣肘這一潛力的釋放。為此,需要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優化科技資源配置效率。例如,加快構建國家創新生態體係,包括促進科技資源互聯互通;深化科研領域“放管服”改革,打破制約創新創造的繁文縟節,推動科技管理與國際對接;推動科技資源的市場化改革,推動包括智慧財産權在內的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

  第三,釋放企業和社會的研發潛力。企業是科技創新的主體。2020年,我國研發經費支出中,企業是主體,佔76%。企業創新活躍,發展才有持久動力。為此,需要加快推進科技市場開放,構建支援企業創新的制度環境。比如,鼓勵更多的專精特新“小巨人”發展,通過科技研發和創新的突破,涌現出更多領域的隱形冠軍。同時,充分發揮我國市場空間大、應用場景多、需求升級快的優勢,促進新技術産業化規模化應用,加強智慧財産權創造、保護和運用,開辟科技成果轉化的快車道。

  第四,關鍵是解放人,把人的創新活力激發出來。人才是第一資源。我國500余萬科研人員,有著巨大的創新活力。關鍵是尊重科研規律,大力破除制約科研人員自主性的相關規定,打破制約科研人員創造性的各種條條框框,激勵、支援科研人員沉下心來,在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上取得重要突破,奠定科技強國的堅實支撐。

 監制:李曉雲
 編輯:馬宇聰 付敬
 校對:孫惠

↓點擊圖片進入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