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美力·畫布上的聲音|用音樂致歉:作曲家亨德爾與英國國王喬治一世-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3 05/23 11:00:52
來源:新華網

審美力·畫布上的聲音|用音樂致歉:作曲家亨德爾與英國國王喬治一世

字體:

  編者按:

  人生來的天性就是追求真善美!求知、想好、愛美是一個人成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唯有在這三方面最大限度協調發展,生命才能實現美好幸福。人如一棵花草,要根莖葉花實都得到均衡和諧的發展,才能長得繁茂有生氣。

  美感教育本質上是一種情感教育。《論語》中“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是儒家教育的宗旨。但美感教育並非人們吃飽穿暖後的奢侈享受,而是如同水和空氣一樣,瀰漫包圍在我們的生命各處,使每個人在豐富華嚴的世界中隨處可以吸收到,並推動我們生命向前的鮮活力量。

  “審美力,是一個人是核心競爭力”,是新華網文化頻道、書畫頻道自2020年推出的美育口號。第一檔欄目是新華網文化頻道聯合國家大劇院共同推出的【審美力·藝術微課堂】,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和點評。

  現在,我們再次與國家大劇院合作,並聯合北京大學出版社,共同推出【審美力·畫布上的聲音】,繼續為您帶來全新的審美體驗,通過世界名畫與名曲,講述一個個妙趣橫生的故事,使您充分體驗藝術的美。

  《審美力·畫布上的聲音》第四期,讓我們通過比利時畫家哈曼的《亨德爾與英國國王喬治一世泛舟泰晤士河上》與亨德爾的《水上音樂》組曲,聆聽一個用音樂“致歉”的傳奇故事。

  《亨德爾與英國國王喬治一世泛舟泰晤士河上》是比利時畫家愛德華·讓·康拉德·哈曼以英國國王喬治一世巡游泰晤士河為背景創作的油畫。

哈曼《亨德爾與英國國王喬治一世泛舟泰晤士河上》

  18世紀著名音樂家亨德爾

  畫面中,船的華蓋下並排坐著英國國王與王后,位於國王前方與之交談的是德國著名作曲家亨德爾。畫中的英國國王似乎對亨德爾很友好,也很親切。那麼英國國王與這位德國音樂家之間有着什麼關係?哈曼的這幅畫所要表現的又是什麼?

  其實,這幅畫所描繪的場景並非虛構,而是記錄了一段真實的歷史,其背後還隱含了一首世界名曲誕生的經過……

  畫這幅畫的康拉德·哈曼是19 世紀比利時著名畫家,其繪畫主要以歷史畫、風俗畫以及著名學者和貴族肖像而聞名。下面就先從畫中的人物,音樂家亨德爾開始説起。

  凡是喜歡音樂的朋友都熟知亨德爾的大名,亨德爾是18世紀德裔英籍著名的作曲家,一生作品頗豐,作有大量的歌劇(46 部)、清唱劇(32 部)、大合唱(100 部)以及眾多器樂作品。亨德爾的曲風雄偉、崇高,所創作的清唱劇是戲劇性的“英雄史詩”,對英國音樂産生了深遠的影響。亨德爾全名喬治·弗裏德里克·亨德爾,1685 年出生於德國哈雷的一個理髮師家庭裏。

亨德爾

  雖然亨德爾自幼在音樂方面便顯露出才華,但父親卻希望亨德爾長大以後成為一名律師而不是音樂家,所以喜愛音樂的小亨德爾只得趁夜晚家人熟睡後,偷偷爬上閣樓練習彈琴。

熱愛音樂的小亨德爾深夜偷偷在閣樓練琴

  亨德爾的音樂才華被薩克森公爵看重,公爵便要求亨德爾的父親讓孩子接受正統的音樂教育。在公爵的資助下,亨德爾師從聖母教堂的管風琴師學習樂器演奏法和作曲,並於1702 年成為哈雷教堂的管風琴師。除演奏外,亨德爾也開始作曲,他早期的創作便是為教堂每個星期天的彌撒譜寫樂曲,同時他也開始創作歌劇。

  因為熱愛世俗音樂,亨德爾於1703 年遷居當時唯一有民族歌劇的德國城市漢堡,開始從事歌劇的創作。1706 年後,亨德爾在漢堡威爾及倫敦兩地進行創作,不久便成為英國的音樂權威人士。1706 年至1710 年,亨德爾在當時的世界歌劇中心意大利四處游歷,廣泛接觸了意大利的音樂文化,開闊了藝術眼界。歸國後,被漢諾威選帝侯聘為宮廷樂長。

德意志漢諾威選帝侯喬治·路德維希

  亨德爾出任漢諾威選帝侯宮廷樂長不久,便向他的主人提出想到英國旅游的請求,理由是希望多外出走走,以利於開闊眼界,今後能為選帝侯創作出更多的好作品。漢諾威選帝侯因為非常看重亨德爾的才華,便同意了,兩人約好英國之行的行期僅為一年,到期亨德爾必須返回。在得到選帝侯的應允後,亨德爾前往了英國。

  到倫敦後,亨德爾一邊旅行一邊創作。亨德爾的音樂在英國深受大眾的喜愛,可謂是給當時沉悶保守的英國音樂界吹來了一縷清風。在倫敦,亨德爾不僅以歌劇《裏納爾多》獲得巨大成功,1713 年他還以一首《女王生日頌歌》博得了英國安妮女王的歡心。

安妮女王

  安妮女王非常賞識亨德爾的音樂才華,希望亨德爾能長住英國,便對他委以英國宮廷作曲家的職位,而且酬金豐厚。這在當時可是一個至高的榮譽,亨德爾為此非常動心。也許是趨利心作祟,又許是亨德爾覺得英國的氛圍可能更有益於他個人未來事業的發展,總之,在女王的盛情下,他便不顧來英國前與漢諾威選帝侯達成的按時返回的約定,私自接受了英國女王的聘請,供職於英國王室,沒有返回德國。從此,亨德爾定居英國,在英國開始了他輝煌的事業。

  音樂的致歉:亨德爾《水上音樂》組曲

  對於亨德爾逾期未歸的事,他的老僱主漢諾威選帝侯非常生氣。但由於英德兩國山高水遠,漢諾威選帝侯生氣歸生氣,又奈何不得,只得自己生生把這口惡氣給吞了。

  正當亨德爾在新僱主安妮女王的庇護下志得意滿,準備在英國大展宏圖的時候,命運卻與他開了個天大的玩笑。令亨德爾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在他剛上任服務於英國王室不久,1714 年安妮女王駕崩。雖然女王駕崩讓他失去恩寵,但這還不算糟糕的,更令他糟心的是女王沒有後代。儘管女王生前曾生育有17 個孩子,但不幸全部夭折,因此,安妮女王去世後,她的王位繼承權便落到了女王的遠親漢諾威選帝侯的頭上,由此,漢諾威選帝侯便繼承了王位,成為英國國王喬治一世。而這位新國王,便是前面提到的亨德爾在德國時的老僱主。

喬治一世

  為什麼一個德國人竟會成為英國國王?喬治一世,名叫喬治·路德維希,原為德意志漢諾威選帝侯。1714 年,英國安妮女王駕崩,因女王沒有子嗣,根據1701 年英國頒佈的《王位繼承法》,時年54 歲的喬治作為女王的遠親繼承了英國王位,史稱英格蘭及愛爾蘭國王喬治一世,於1714 年至1727 年在位。由於喬治一世在德國出生長大,母語是德語,即便當上了英國國王,也不會講英語。由此,他成為英國歷史上唯一一位不會講英語的英國國王。

  世界上有些事就是無巧不成書,喬治一世當上了英國國王,讓供職於王室的亨德爾處境十分尷尬,而喬治一世在英國登基後,對之前亨德爾不履行承諾,失信於他的事也一直耿耿於懷,對亨德爾態度極為冷淡。亨德爾自覺愧疚,事已至此,無奈只得低三下四忍氣吞聲,誰讓自己曾失信於人呢!

  就在亨德爾處境難堪不知如何是好的時候,聽説為慶祝喬治一世國王的登基,王室大臣正策劃於近期舉辦一次隆重的水上游樂會,請新國王在泰晤士河泛舟巡游,觀賞倫敦城壯麗的景色。

  這種水上游樂會,是當時英國王室最時髦、最熱衷的夏季活動,活動從白天一直持續到夜晚。屆時,王室成員乘坐懸挂綵燈的禦船,周圍則簇擁着成群結隊的大小帆船,好不熱鬧。自然,活動中,音樂是一項必不可少的娛樂節目。

為慶祝喬治一世登基,在泰晤士河上舉行的水上游樂會

  得知此情,亨德爾便抓住這個機會日夜寫作,希望能以自己的音樂重新博得喬治的好感,也&&自己對此前不妥行為的歉意。於是,他為這次英王水上巡游精心創作了一首音樂作品,這就是著名的《水上音樂》。

  不僅如此,亨德爾還特別安排在英王巡游的過程中,自己在另一艘船上指揮一支數十人的樂隊,伴隨在國王的游覽船一側演奏助興。游樂會當日,盛況空前,泰晤士河兩岸彩旗飄飄,圍觀群眾不計其數。樂隊在亨德爾的親自指揮下反復演奏着這首由他特別創作的音樂,同時,亨德爾也很巧妙地利用聲音在水面上的折射,使得樂隊的音響效果更加出色。可見他是如此煞費苦心。亨德爾的一切苦心沒有白費,音樂與泰晤士河畔美麗的景色相得益彰,充滿了歡樂祥和與生機勃勃的氣氛,為國王和貴族們的游玩增添了無盡的光彩。

英王喬治一世泛舟巡游泰晤士河夜景

  亨德爾的《水上音樂》不具什麼思想內涵,僅為娛樂而作。亨德爾曾參加過三次這樣的王室巡游活動,分別為:1715 年8 月22 日、1717 年7 月17 日和1736 年4 月26 日。亨德爾也由此創作過三首《水上音樂》組曲。

  《水上音樂》中的音樂素材多來自民間舞曲,節奏輕快,較適合宮廷宴飲舞蹈。樂器使用有小提琴、低音提琴、日耳曼橫笛、法蘭西橫笛、雙簧管、圓號、小號等。 由於是在露天場所演出,亨德爾加大了銅管樂器的比例,以提高音量,這使得整套管弦樂組曲顯得恢宏、大氣,也符合王室的身份定位。其中管樂與弦樂的互動很值得留意,時而應和、時而融合,使音樂整體顯得非常有層次感。至今,亨德爾的《水上音樂》仍是巴洛克器樂作品中最為人們喜愛的管弦樂佳作之一。

  泛舟泰晤士河上的英王喬治一世被亨德爾的這部美妙作品深深打動,遂要求樂隊在亨德爾的指揮下,在晚餐前後再各加演一次。由此,曾因爽約事件而倍感難堪的亨德爾,又重新獲得了他曾經的僱主德意志漢諾威選帝侯、現今的英國國王喬治一世的賞識和器重。這便是康拉德·哈曼在其畫作《亨德爾與英國國王喬治一世泛舟泰晤士河上》所表現的一個“用音樂致歉”的故事。

(文章摘自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陳立著《畫布上的聲音:世界名畫與名曲》)

《畫布上的聲音:世界名畫與名曲》

出品:國家大劇院、北京大學出版社、新華網書畫頻道

支持:國家大劇院藝術普及教育品牌“走進唱片裏的世界”

策劃:袁思陶

統籌:邢賀揚

編輯:譚雪莉、常寧、邢賀揚、伊媛、劉蘭芳

【糾錯】 【責任編輯:邢賀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