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北京科技大學、中國腐蝕與防護學會和國家材料腐蝕與防護科學數據中心聯合主辦的“第一屆材料腐蝕與防護智慧化理論與應用國際學術交流會暨面向2035材料腐蝕與防護學科發展研討會”在北京科技大學舉辦。
會議主席由中國腐蝕與防護學會理事長、國家材料腐蝕與防護科學數據中心主任李曉剛教授擔任,北京科技大學國際合作與交流處處長、國家材料腐蝕與防護科學數據中心常務副主任張達威教授主持開幕式。來自18個國家的腐蝕科學與防護及材料科學與工程領域科學家、企業家及工程技術人員150人參會。
作為首屆“材料腐蝕與防護智慧化理論與應用國際學術交流會”,會議圍繞AI驅動的腐蝕機理、智能監測技術、新型防護材料開發等議題展開深入交流。會議同期設立“腐蝕防護2035”專題研討會,探討了學科未來方向。
北京科技大學副校長焦樹強介紹了北京科技大學在腐蝕與防護領域的研究成果。他&&,期待通過本次活動深化國際合作,促進學科交叉融合,共同開創腐蝕防護事業新局面。
英國腐蝕學會主席Yunnan Gao&&,期待通過會議深化中英在腐蝕科學與工程領域的合作,共同推進技術創新與人才培養。
李曉剛&&,智能化時代,科研工作者需抓住技術升級契機,加強國際合作,共同研究數據驅動的腐蝕防護技術,為重大工程裝備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
會議期間,14位國內外專家就腐蝕機理、智能監測、新材料開發等議題發表報告,為解決重大工程裝備的腐蝕防護問題提供新思路。
【糾錯】 【責任編輯:孫曉倩】